图书介绍

中外文化与文论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文化与文论 3
  •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15583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文化与文论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者访谈录1

中西诗学:米勒教授访谈录&李敏儒 1

比较文学17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笔谈17

九十年代比较文学&苏珊·巴斯奈特17

接受研究:一个大有作为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伊夫·谢弗莱尔20

比较文学现状之我见&多多西24

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卢康华26

三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陈惇28

比较文学和“民族性”、“国际性”的同步发展&孙景尧30

重视比较文学的理论研究&谢天振33

圈子的扩大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曹顺庆35

培植比较文学的中国“根”&孟华40

立足自身,跨越疆界&刘象愚41

比较文学应充分发掘、利用自己的生长点&周发祥44

比较文学之道&段炼45

比较文学专论49

中国派与台湾比较文学界的当前走向&古添洪49

比较文学影响论&张国安62

海外专稿71

间离效果: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余宝琳71

文为何物,且如此怪异?&张隆溪85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107

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念活化和当代生成&陆贵山107

借鉴传统 探寻资源——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的一些感想&杜书瀛110

方向是正确的 道路是漫长的&张少康112

重在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蔡钟翔114

把“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王元骧116

门打开 广积材 慢慢来&黄保真119

站定脚跟 打好基础&梁道礼121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命题与反命题之间&党圣元122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125

宋明理学的思辨特征与文论&李清良125

“立象尽意”与“立言救言”——为重建现代汉语诗学提供一份参考&向天渊135

东方文化与文论144

多元化、全球化与大同世界——论中西文化与文学的交融&黄维樑144

越南文论选读(中)&王晓平159

边缘话语与边缘批评170

文化边缘话语与文学边缘批评&王岳川170

当代西方文化的“边缘”话语&温立三174

边缘批评——第三种批评&文能181

以边缘的姿态说着边缘的话语——世纪之交第三种文学批评的寻找&程文超185

边缘与中心的定位与换位&冯宪光189

中心不再与边缘意识&毛迅192

边缘化与公共性&吴兴明196

边缘化与文学理论的自觉&李杰199

西方文学与文论204

《欧洲小说史》构想&龚翰熊204

福科自由观简述&徐文英217

从“沉寂的文学”到“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韦勒克对一种“文学终结”论的批判&陈菱224

翻译研究232

论的的不休&余光中232

中国古典文献学245

《苏轼全集校注》选萃245

注苏札记&张志烈245

苏诗旧注纠谬举例&陈应鸾247

苏文编年、辨伪拾补&金诤251

回音壁255

究竟是谁最先敲响比较文学中国派的锣鼓?&黄美序255

资料库257

话语理论简介&王晓路257

来稿撷英262

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点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方法论定位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反击“欧洲中心论”&周可262

中西移情论比较研究&张燕玲264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曾艳兵266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专栏269

西安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议专稿26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钱中文269

西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杨新272

会员近况279

方法论的启示——李丕显美学论著读后印象&冯廉279

书评与序跋282

《比较文学》序&季羡林282

《当代西方文论教程》结语&朱立元285

“政治和文艺理应相勉同行”——评《文艺政治学导论》&曾绍义292

第一接触·第二视力·第三只眼——评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李贵294

汉诗节奏理论的当代建构——评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段从学296

编后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