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庆祝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历史系论文集 史学论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4955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9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6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庆祝北京师范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历史系论文集 史学论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上编2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李大钊2
历史动力学说之检讨 杨秀峰5
谈史学遗产 白寿彝14
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凡 楚图南27
农业与中国文化 钱穆33
《中国史》自序 陈恭禄39
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传说时代的史料 徐旭生43
《商君书解诂定本》自序 朱师辙47
汉代社会与汉代思想 侯外庐48
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 齐思和76
汉初“布衣将相”浅论 唐赞功92
《水经注写景文钞》序 范文澜106
宋代百家争鸣初探 方壮猷108
宋辽之关系 王桐龄126
大辽瓦解以后的契丹人 陈述131
爱薛之再探讨 韩儒林145
《明季史料题跋》节选 朱希祖153
明代必里卫考 张鸿翔163
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 高一涵173
章学诚之志例驳议 李泰棻178
《四库全书荟要》的编修 刘乃和186
《桑园读书记》节选 邓之诚201
《清代通史》导言 萧一山212
王西庄与钱竹汀 柴德赓221
《近代二十家评传》自序 王森然235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梁启超237
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之天主教 陈垣242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自序 张星烺256
美国的“新移民”与文化测验 丁则民259
《圣鞠斯特》绪论 杨人楩267
柏林会议与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张文淳271
下编280
我所认识到的辨证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 何兹全280
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刘家和284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王培华298
司马迁生年考辨 赵光贤307
读《庄子·徐无鬼》札记 晁福林314
礼让与禅让——论周代“让”的社会观念变迁 罗新慧322
秦封泥的考古学发现与初步研究 周晓陆330
汉代的领尚书事述论 刘欣尚342
试论班固及《汉书》中阐发的为国举贤才的用人思想 刘淑英351
客家民居特征探源——与汉魏晋北朝中原宗族聚居、大宅、坞堡关系 黎虎358
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 陈琳国375
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 曹文柱383
唐代的选人与官阙 宁欣391
论庆历荫补新制 游彪398
琉球民族与华夏民族 武尚清410
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 顾诚423
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 陈宝良436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赵世瑜447
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 曹大为457
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 王东平466
姚莹交游述略 龚书铎473
鸦片战争前后的诗 孙燕京482
关于王韬上书太平天国之我见——兼与杨其民等同志商榷 王开玺492
从粤筹三厂迁鄂看派系之争对洋务企业发展的影响 李志英498
康有为和廖平的一桩学术公案 房德邻503
儒学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进 张昭军511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观 郑师渠522
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史革新533
武昌军政府内部矛盾演变与湖北辛亥革命的失败 张皓544
“洪宪科举”和《呜呼私塾》 张守常557
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胡适对戴震义理学的解说视角为核心 李帆565
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 朱汉国573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汪、蒋策略的演变 耿向东581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融入世界与转向民族传统 王桧林589
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郭大钧599
略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民主思想 王宗荣615
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限估计考略 鲁振祥621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 李少兵629
民国时期的人力夫分析 王印焕640
关于罗马城起源的几个问题 李雅书651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和近现代人的诠释 郭小凌664
罗马早期国家论 杨共乐679
关于古代印度农村公社长期存在质疑 周启迪685
马丁·路德的转变 孔祥民691
城市与德国农民战争 侯树栋702
加尔文的教会思想及实践 刘林海709
莎士比亚 杨育才716
虚伪,抑或图新——叶卡特林娜二世开明专制新论 张建华721
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 刘宗绪727
明治时期日本人的自我认识 杨宁一739
大久保利通的改革思想及其实践 韩文娟748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华工的历史性贡献 黄安年756
热那亚会议与列宁的和平共处政策 卢文璞766
本雅明简论 刘北成775
试论英国旧的殖民体制的特征及其瓦解的原因 郭家宏780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梅雪芹788
黑海海峡制度的历史变迁 王新796
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 金相春803
二战结束前美国的远东战略与对华政策 茹莹811
意识形态的差异与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 张宏毅818
敦煌汉悬泉置遗址出土帛书《元与子云书》考释 王冠英826
司马迁的《史记》与中国史学的自觉 杨燕起830
《史通》的求实精神 李秋沅838
《汉纪》史论的政治观点 李书兰846
略论宋代官府对经部书的校勘 汝企和854
《文渊阁书目》考 张升862
通典食货典校笺序 曾贻芬868
从历史教育说董仲舒 张显传873
应研究“历史教科书史” 潘缉熙880
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马卫东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