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中淘新闻 点破写作这层窗户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中淘新闻 点破写作这层窗户纸](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216722.jpg)
- 齐玄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711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新闻写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中淘新闻 点破写作这层窗户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物特写1
例文一:访王加林——一次本不该遗憾的采访4
例文二:访雍忠诚——一次没有准备的采访12
例文三:访张永福——一次应快速完成而又不能重复的采访17
例文四:访李清老汉——用小的篇幅写出一个人的一生的采访26
例文五:访张君贵——纸上的“采访”32
例文六:访陈颂平——一次报告文学写作尝试36
例文七:访杨光荣——两次采访几易其稿只为一个故事40
例文八:访王连忠——先当朋友后采访43
例文九:访么春生——写出一个“小人物”的生活47
例文十:访江西财政厅——用千字写出一个优秀群体的采访51
第二章 消息56
例文一:一次与境内外记者同台竞技拔得头筹荣获“中国新闻奖”的采访59
例文二:一次冲破了现有新闻理论框架的采访62
例文三: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采访65
例文四:“拾来”的一条获奖新闻68
例文五:抢救一条迟到的新闻72
例文六:一次将简讯采写成头版头条并获奖的采访75
例文七:一次差点与独家新闻失之交臂的采访78
第三章 长篇通讯81
例文一:一次获得了中央领导批示首肯的采访83
例文二:一次难忘的“战地采访”95
例文三:一次使“无形资产理论”成为一门独立新学科的采访105
例文四:一次市长亲自写来感谢信的采访114
例文五:一次本该有后续报道而又没有实施的采访122
第四章 现场特写130
例文一:看电视写现场特写132
例文二:捕捉到一个生动生活素材,既能救活一篇特写还能敷衍出一篇小说135
例文三: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149
例文四:以小见大,生活也是新闻154
例文五:一条被“瞎子”编辑蹂躏过的新闻157
例文六:开幕式里的“两个人的故事”160
例文七:由一篇素描想到的167
第五章 连续报道170
例文一:导演的一出“对话”被誉为写出了“中国冰箱业发展历程”“乡镇企业崛起的历史!”173
例文二:组织非官方记者团下基层联合报道国家级贫困县成为全国典型198
例文三:一次永远的痛207
第六章 批评报道212
例文一:既要尊重事实 又要追打“落水狗”215
例文二:用好记者来信这一批评形式233
例文三:只能批下级批不了上级238
例文四:一次针锋相对“正面交锋”243
例文五:被“出卖”了的批评报道249
例文六:批评也是搞关系的一种手段256
第七章 评论260
例文一:学写范敬宜的评论261
例文二:评论何时才能针对具体的人和事264
例文三:这篇评论的观点能载入史册267
例文四:一天写一短评也能成就大事业271
例文五:用事实说话275
例文六:不能只“老生常谈” 要学会主题“变奏”278
例文七:这篇是“挤”出来的282
第八章 一般通讯286
例文一:写企业通讯应如何写?288
例文二: 旧题材写好了也能获大奖295
例文三:如何采写从未接触过的领域302
例文四:多次被“掏过金”的地方也能写出好新闻309
例文五:一篇不会速朽的通讯314
例文六:如何从“一张名片”写起318
第九章 关系稿322
例文一:关系稿也可以写成头版头条326
例文二:关系稿也能被境外媒体转载331
例文三:写好前三节 通篇增色彩335
例文四:关系稿也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339
心之所系 舍而不弃——《新闻中淘新闻》读后感&除地345
一本独特而稀缺的书&薛宝生351
不惜给麻袋绣花&夏孝林353
沉默如金&昊天355
呼唤勇士&俞剑357
“文学青年”齐玄江&刘东361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徐善长363
后记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