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债学
  • 陈志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013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公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公债概述1

1.1 公债的概念1

1.1.1 政府收支1

1.1.2 公债的含义2

1.2 公债的产生与发展4

1.2.1 公债的产生4

1.2.2 公债的发展4

1.2.3 发达国家公债发展的历程6

1.2.4 我国公债发展的历程9

1.3 公债的功能与作用13

1.3.1 公债的功能13

1.3.2 公债的作用14

1.3.3 公债在我国特定时期的作用体现15

1.4 公债的特点19

1.4.1 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的比较19

1.4.2 公债与私债的比较20

1.5 公债与赤字的关系21

1.5.1 赤字融资的手段21

1.5.2 不同类型的赤字23

1.5.3 公债与赤字的相互影响27

第2章 公债的种类29

2.1 公债的分类29

2.1.1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常见的分类方法29

2.1.2 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的种类36

2.2 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政府债务的分类46

2.2.1 波拉科娃(Hana Polackova)的分类方法47

2.2.2 各类政府债务的划分标准与构成47

2.2.3 或有和隐性债务产生的原因49

2.3 公债种类的设计原则51

2.3.1 公债的种类设计应力求多元化51

2.3.2 公债的种类结构应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52

2.3.3 公债的种类安排应力争债息成本最小化52

第3章 公债理论54

3.1 公债有害论54

3.1.1 早期的公债理论54

3.1.2 斯密的公债理论55

3.1.3 李嘉图的公债理论58

3.1.4 萨伊的公债理论60

3.1.5 穆勒的公债理论60

3.1.6 对古典经济学家公债理论的述评61

3.2 公债有益论63

3.2.1 德国公债理论63

3.2.2 英国公债理论66

3.2.3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公债理论67

3.3 现代的公债有害论71

3.4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债理论75

3.5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77

3.5.1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含义77

3.5.2 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坚持和引申78

3.5.3 李嘉图等价定理引发的争论79

第4章 公债的经济效应分析83

4.1 研究公债效应的两种方法83

4.1.1 绝对的方法85

4.1.2 差别的研究方法88

4.2 公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90

4.2.1 公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90

4.2.2 公债对财政支出的影响93

4.3 公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96

4.3.1 公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96

4.3.2 公债流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99

4.3.3 公债偿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03

4.4 公债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105

4.4.1 公债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107

4.4.2 公债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108

4.5 公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09

4.5.1 公债发行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110

4.5.2 公债流通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110

4.5.3 公债偿还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111

第5章 公债的负担与风险113

5.1 政府融资方式选择113

5.1.1 受益原则113

5.1.2 公平原则114

5.1.3 效率原则114

5.1.4 道德和政治因素115

5.1.5 宏观经济因素116

5.2 公债的负担116

5.2.1 公债负担的内涵116

5.2.2 公债负担的理论117

5.3 公债风险的类型121

5.3.1 信用风险122

5.3.2 利率风险123

5.3.3 通货膨胀风险124

5.3.4 再投资风险125

5.3.5 流动性风险125

5.3.6 提前偿还风险126

5.3.7 外汇汇率风险127

5.4 公债风险指标体系127

5.4.1 反映财政举债能力的指标127

5.4.2 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指标129

5.4.3 反映外债风险的指标134

5.5 公债风险管理139

5.5.1 控制公债发行规模139

5.5.2 优化公债结构140

5.5.3 加强公债资金使用管理143

5.5.4 完善公债偿还制度144

第6章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146

6.1 公债的发行146

6.1.1 公债发行条件146

6.1.2 公债发行方式152

6.2 公债本金偿还与付息方式159

6.2.1 公债本金偿还方式分类159

6.2.2 公债本金偿还具体方法160

6.2.3 公债付息方式162

6.3 公债偿还资金来源163

6.3.1 预算列支163

6.3.2 预算盈余165

6.3.3 项目收益166

6.3.4 举借新债167

6.3.5 偿债基金168

第7章 公债流通市场171

7.1 公债流动性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171

7.1.1 公债流动性的意义171

7.1.2 公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172

7.1.3 我国公债流动性状况分析174

7.2 公债投资收益与计算178

7.2.1 公债投资收益的来源及形成因素178

7.2.2 公债投资收益率的计算180

7.3 公债的交易方式183

7.3.1 公债交易方式183

7.3.2 现货交易184

7.3.3 回购市场185

7.3.4 期货市场190

7.3.5 期权市场195

7.4 公债托管清算体系198

7.4.1 托管清算概论198

7.4.2 我国公债交易缺乏统一、高效的托管清算体系200

7.4.3 建立我国统一托管清算体系的基本框架202

第8章 地方公债204

8.1 地方公债的概述204

8.1.1 相关概念的界定204

8.1.2 地方政府举债的理论依据207

8.1.3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类型208

8.1.4 地方公债的特点210

8.1.5 地方公债券的发行条件212

8.2 地方举债国际经验:美国与日本地方债务融资214

8.2.1 美国的债务融资制度214

8.2.2 日本的债务融资制度217

8.2.3 美、日地方公债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20

8.3 我国的地方债务222

8.3.1 我国地方债务的现状及其特征222

8.3.2 我国地方债务的成因225

8.3.3 我国地方负债的治理227

第9章 国外公债的管理231

9.1 国外公债的内涵231

9.1.1 国外公债的定义231

9.1.2 国外公债与外债、外资的联系与区别232

9.2 国外公债的种类234

9.2.1 国外公债的期限结构235

9.2.2 国外公债的利率结构235

9.2.3 国外公债的债权结构236

9.2.4 国外公债的币种结构238

9.3 国外公债的规模238

9.3.1 国外公债规模的基本概念239

9.3.2 确定国外公债适度规模的准则239

9.3.3 我国国外公债风险指标分析242

9.4 我国国外公债的管理245

9.4.1 我国国外公债管理制度的发展245

9.4.2 我国政府外债管理的内容249

第10章 公债管理政策251

10.1 公债管理与管理政策251

10.1.1 公债管理的含义与原则251

10.1.2 公债管理政策253

10.2 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公债管理政策253

10.2.1 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253

10.2.2 公债管理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系255

10.2.3 公债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257

10.2.4 公债管理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259

10.3 相对独立的公债管理政策260

10.3.1 公债管理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差异性260

10.3.2 公债管理政策的流动性效应261

10.3.3 公债管理政策的利息率效应263

10.4 直接目标下的公债管理政策265

10.4.1 拓宽公债的发行和分配范围265

10.4.2 确保政府债券的顺利推销266

10.4.3 维持政府债券市场的稳定267

10.4.4 如约履行公债偿付义务268

10.4.5 尽可能降低举债成本268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