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
  • 朱志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273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应用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1

1.1 应用语言学说略1

1.1.1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1

1.1.2 世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13

1.1.3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19

1.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成熟与发展32

1.2.1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产生与发展32

1.2.2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阶段的划分36

1.2.3 “对外汉语教学”定名问题44

1.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形成46

1.3.1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基础46

1.3.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分布50

1.3.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特色52

1.3.4 “语言应用研究”与“语言本体研究”61

1.3.5 语言教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和两个必须考虑的问题64

1.3.6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定位69

第2章 语言与语言学习71

2.1 语言的本质71

2.1.1 语言存在的普遍性72

2.1.2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74

2.1.3 语言结构的系统性77

2.1.4 语言使用的社会性81

2.1.5 语言机制的生成性85

2.1.6 语言功能的交际性88

2.2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92

2.2.1 关于四个概念92

2.2.2 有关第一语言获得的研究96

2.2.3 关于第二语言获得生理机制的研究114

2.3 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119

2.3.1 第二语言与Native Language及Native Speaker120

2.3.2 怎样评价Native Speaker123

2.4 衡量第二语言水平的标准136

2.4.1 Native Speaker在应用语言学上的特征136

2.4.2 怎样衡量第二语言水平144

第3章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148

3.1 作为领先科学的语言学150

3.1.1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科学”151

3.1.2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领先的”154

3.2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156

3.2.1 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与语言学的独立157

3.2.2 比较研究方法对诸多学科的影响159

3.2.3 第二语言教学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161

3.3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结构主义思潮167

3.3.1 结构主义语言观168

3.3.2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与结构主义思潮176

3.3.3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179

3.4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83

3.4.1 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及其对各种学科的影响184

3.4.2 从心理学角度看乔姆斯基的语言观193

3.4.3 乔姆斯基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的讨论202

3.4.4 乔姆斯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209

3.5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12

3.5.1 功能语言学213

3.5.2 认知语言学225

3.6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动237

3.6.1 语言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影响237

3.6.2 语言教学检验语言理论,并为语言理论提出新的课题241

3.6.3 语言教学对语言理论的应用过程243

第4章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245

4.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性质246

4.1.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产生的社会背景246

4.1.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学术基础249

4.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的研究内容250

4.2.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250

4.2.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258

4.3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流派265

4.3.1 对比分析理论267

4.3.2 中介语理论273

4.3.3 语言共性理论285

4.3.4 认知理论291

4.3.5 文化融合与语言混合化理论296

4.3.6 监控模式理论303

4.4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方法318

4.4.1 研究的基本手段318

4.4.2 语料的搜集与处理322

第5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325

5.1 语言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327

5.1.1 语言教学法的理论性327

5.1.2 语言教学法的体系性329

5.1.3 语言教学法的传承性和现实性332

5.2 历史上的第二语言教学法334

5.2.1 语法翻译法334

5.2.2 直接法337

5.3 侧重语言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345

5.3.1 口语法和情景法345

5.3.2 听说法350

5.3.3 视听法356

5.3.4 交际法358

5.4 侧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364

5.4.1 认知法364

5.4.2 全身反应法368

5.4.3 沉默法371

5.4.4 社团语言学习法375

5.4.5 自然法378

5.5 前苏联第二语言教学法简介383

5.5.1 自觉对比法383

5.5.2 自觉实践法387

5.6 语言教学法的比较与评估391

5.6.1 语言教学法的比较392

5.6.2 语言教学法的评估398

第6章 学习者母语文化传统与跨文化语言教学400

6.1 文化的概念与特点401

6.2 第二语言教学的跨文化性质403

6.3 第二语言教学在教育学上的特殊意义406

6.4 学习者母语文化传统与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410

参考文献417

后记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