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
  • 何元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284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生成规则(转换语法)-研究;翻译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语法篇1

第一章 语言的认知基础和语法理论1

1.0 语言的认知基础1

1.1 语法的组成部分及其与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4

1.2 语法理论的任务8

1.3 小结16

第二章 语法的操作系统和理论原则17

2.0 语法的操作系统17

2.0.1 词结构的生成19

2.0.2 句法结构的生成28

2.0.3 移位34

2.1 语法的理论原则39

2.1.1 X-标杠模式39

2.1.2 扩充的X-标杠模式48

2.1.3 题元原则52

2.1.4 格理论56

2.1.5 约束条件58

2.1.6 整体诠释原则59

2.1.7 经济原则61

2.2 短语结构的表达法65

第三章 单句、小句及复句的结构69

3.0 单句的三个组成部分69

3.0.1 动词短语70

3.0.2 语法范畴词短语73

3.0.3 标句词短语83

3.1 小句91

3.2 主从复句97

3.2.1 主语从句、宾语从句97

3.2.2 同位语句、关系语句101

3.2.3 状语从句110

3.3 联合复句116

3.3.1 描写语句116

3.3.2 并列和转折复句120

3.4 句子成分的句法范畴与语法功能122

3.5 小结127

第四章 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128

4.0 引言128

4.1 名物化结构的类型学特征129

4.2 相关的研究131

4.3 名物化结构分析133

4.4 相关问题141

4.5 结语暨讨论145

第五章 现代汉语使役句147

5.0 基本句式147

5.1 转换模式149

5.2 施事役格句153

5.3 含“V-得”和“V-V”的役格句156

5.4 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暨结语158

第六章 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161

6.0 表达方式161

6.1 格变167

6.2 句法结构170

6.2.1 宾格动词用为使动170

6.2.2 作格动词用为使动172

6.2.3 致使结构174

6.2.4 派生词句175

6.2.5 其他问题178

6.3 结语179

第七章 特指问句标记的类型学特征180

7.0 疑问标记的类型学特征180

7.1 零标记184

7.2 疑问标记的句法结构186

7.3 讨论暨结语189

第八章 回环理论与汉语构词法191

8.0 有趣的述宾式合成复合词191

8.1 有关研究及讨论194

8.2 回环理论198

8.3 语法的两种生成机制200

8.4 其他合成复合词203

8.5 关于“双音节复合词”205

8.6 结语206

第九章 汉语真假复合词209

9.0 传统意义上的复合词和多重复合词209

9.1 复合词的语序和类型211

9.1.1 主谓宾型的合成复合词212

9.1.2 主谓式合成复合词212

9.1.3 述宾式合成复合词213

9.1.4 偏正式合成复合词214

9.2 合成复合词的结构214

9.3 假复合词217

9.4 合成复合词的题元结构222

9.5 普通复合词224

9.6 对汉语语言习得的启示暨结语225

第十章 合成复合词的逻辑形式227

10.0 何谓逻辑形式?227

10.1 合成复合词的逻辑形式233

10.2 证据考241

10.3 讨论暨结语245

第十一章 “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及结构247

11.0 从《西游记》中“可”字型问句的翻译谈起247

11.1 “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249

11.2 “可”字型问句的语法特征251

11.3 “可”字型问句的结构252

11.4 结论255

第十二章 反身代词的无定用法256

12.0 两个理论概念256

12.1 有关例句的讨论257

12.2 反身代词无定用法的实质260

12.3 结论263

翻译篇264

第十三章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两种编码机制264

13.0 前言264

13.1 理论框架265

13.2 垂直翻译:概念—意旨系统发出编码指令269

13.3 平行翻译:记忆系统发出编码指令272

13.4 讨论暨结语277

第十四章 翻译中指称及语序转换280

14.0 零代词和指称链280

14.1 指称转移及其翻译282

14.1.1 主语转移283

14.1.2 话题转移284

14.1.3 指称契机285

14.2 语序转换287

14.3 流水句中的动词语序及其翻译290

14.4 结语292

第十五章 语言的偶像与翻译293

15.0 引言293

15.1 偶像化了的语言295

15.2 语言化了的偶像299

15.3 结语305

第十六章 《源氏物语》汉译话语结构及转折句的分析306

16.0 描写译学理论与方法306

16.1 描写对象308

16.2 话语结构的探讨311

16.2.1 译本背景311

16.2.2 译文“本土化”315

16.3 转折句的分析322

16.3.1 分类323

16.3.2 数据324

16.4 讨论暨结语328

跋331

中英文术语表332

参考文献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