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
  • 韩松,赵俊劳,张翔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16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物权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物权法总论3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特征和效力3

【评注】 物权的定义3

【探讨】 物权的效力10

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和种类11

第三节 物权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15

第四节 物权法的渊源和体系22

第五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5

【探讨】 物权变动公示原则的含义是否包括公示的效果?31

第二章 物权变动39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概念39

第二节 根据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43

【评注】 物权变动模式的范围限定43

【评注】 各国物权变动模式之思考47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要件之一——法律行为50

【评注】 承认法律行为作为物权变动根据的意义51

【评注】 物权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54

【评注】 无因性原则的优点58

【探讨】 买卖中是否存在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60

【评注】 物权行为理论与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62

【评注】 物权行为无因性与交易安全的保护63

第四节 根据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要件之二——物权变动的公示65

【探讨】 物权公示的对象65

【评注】 不动产等级制度实行的原因67

第五节 依法律行为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登记68

【评注】 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机关69

【评注】 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的区别75

【评注】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77

【评注】 不动产权属证书的作用80

【探讨】 对登记错误的判断81

【探讨】 关于登记公信力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关系85

【评注】 第三人与无权处分人交易行为的效力86

【探讨】 善意的认定标准87

【探讨】 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性质89

【评注】 登记机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89

第六节 依法律行为引起的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交付91

【评注】 现实交付的不同形式93

【评注】 占有改定与简易交付、指示交付的区别94

【评注】 观念交付96

第七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97

【评注】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98

【评注】 事实行为的物权效力100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101

第一节 物权保护的概念和特征101

第二节 物权的保护方式和途径104

【辨析】 请求确认物权与物权请求权106

【辨析】 物权请求权与物上请求权107

【评注】 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108

第二编 所有权113

第四章 所有权概论113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规定113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116

【探讨】 关于所有权的权能分离问题118

【评注】 处分权能的性质124

第三节 所有权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125

第四节 财产征收和征用128

【辨析】 财产征收和征用130

【评注】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131

【评注】 关于征收、征用程序的完善132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136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136

【探讨】 地方财政收入及投资收益的归属140

【评注】 国家机关财产直接支配权是否是机关法人所有权?148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156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172

第四节 所有权人的出资权176

第五节 法人财产权和社会团体所有权178

【评注】 法人财产权的性质178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82

第一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182

【探讨】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应当如何界定?182

第二节 业主专有权186

【探讨】 专有部分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189

第三节 业主共有权190

【探讨】 业主共有权在性质上属于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192

【探讨】 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194

第四节 业主成员权196

【探讨】 业主大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199

第七章 相邻关系204

第一节 相邻关系概述204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内容206

【探讨】 相邻通风、采光权的侵害,是否应当以相邻一方的过错为条件?208

【探讨】 相邻方未“违反国家规定”而污染环境,应否承担相邻责任?210

第八章 共有213

第一节 共有概述213

第二节 按份共有215

【探讨】 按份共有是怎样形成的?216

【探讨】 共有份额的性质如何界定?217

【探讨】 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应当如何处理?220

第三节 共同共有221

【探讨】 共同共有性质的界定222

第四节 共有物的支配与管理224

【探讨】 分管协议对共有份额受让人的效力228

第五节 共有物的分割233

【探讨】 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的性质是什么?234

【探讨】 作价补偿之分割方式的适用237

【探讨】 共有物分割效力的产生时间238

第六节 准共有239

【探讨】 债权之准共有240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241

第一节 善意取得241

【探讨】 善意取得的基础是什么?242

【探讨】 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248

第二节 拾得遗失物252

【探讨】 拾得人返还遗失物,是否有权索要报酬?255

第三节 发现埋藏物256

【探讨】 埋藏物的发现人可否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或者奖励?258

【探讨】 无人认领的埋藏物,应当归属于谁?259

第四节 先占260

第五节 添附262

第三编 用益物权269

第十章 用益物权概述269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69

【探讨】 不动产权利应否作为用益物权的客体?270

【探讨】 土地之外的其他自然资源是否是用益物权的客体?270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种类与体系272

第三节 用益物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275

第四节 特种用益物权280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292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292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名称之争292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295

【辨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永佃权295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96

【探讨】 承包合同的性质297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基于非法律行为取得298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302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土地上修建附属设施的条件303

【探讨】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的关系304

【评注】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305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307

【探讨】 发包方收回承包地的几个问题308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310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310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314

【评注】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人资格?315

【评注】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性质316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319

【探讨】 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应否采一体主义?321

【探讨】 “地随房走”与“房随地走”322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322

【评注】 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撤销的情况下,抵押权是否归于消灭?325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327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327

【辨析】 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328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328

【探讨】 宅基地使用权是否有偿取得?331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331

【探讨】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附随流转)权问题33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332

第十四章 地役权335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335

【探讨】 地役权的客体范围339

第二节 地役权的内容340

【探讨】 地役权的合同设定与物权法定主义是否冲突?343

第三节 地役权的取得与消灭343

【探讨】 需役地人及供役地人的范围344

【探讨】 我国是否存在地役权的时效取得制度?347

第四编 担保物权353

第十五章 担保物权的基本理论353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述353

【探讨】 担保物权的性质355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356

第三节 担保合同359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361

【评注】 留置权与抵押权的竞存363

【探讨】 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的责任优先问题365

第五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366

第十六章 抵押权368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368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372

【评注】 抵押登记行为的性质376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一)377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二)380

第五节 抵押权的实现386

第六节 抵押权的消灭391

第七节 特殊抵押权394

第十七章 质权411

第一节 质权概说411

【评注】 质权制度的演进411

第二节 动产质权414

【探讨】 货币能否作为质权标的物?415

【探讨】 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417

【评注】 转质419

第三节 权利质权422

【探讨】 载明“不得转让”的票据可否出质424

第四节 特殊的质权427

第十八章 留置权430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430

【探讨】 留置财产是否必须为债务人所有?431

【评注】 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关系433

第二节 留置权的取得434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438

第四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441

第五编 占有447

第十九章 占有447

第一节 占有概述447

【探讨】 占有是事实,还是权利?448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及其类型的推定451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消灭456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与保护459

【探讨】 关于善意占有人的用益权461

后记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