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市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市场](https://www.shukui.net/cover/7/32241795.jpg)
- 李格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86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货币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市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市场与金融市场化改革3
第一节 麦金农与爱德华·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市场化4
一 金融抑制及其手段4
二 金融抑制的后果7
三 麦金农—肖的金融市场化9
四 一个简短评价10
第二节 金融约束论与金融市场化12
一 金融约束论12
二 对金融约束理论的简要评价16
第三节 金融功能观下的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结构的调整18
一 金融功能观18
二 新金融发展理论下的金融市场化过程:金融结构的调整25
第四节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货币市场的作用28
一 确立金融体系的基准利率29
二 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渠道32
三 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市场化的依托33
四 小结35
第二章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和固定收益证券定价37
第一节 基准利率的界定38
一 简单的资产定价模型38
二 基准利率的标准38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基准利率的理论关系:利率期限结构41
一 静态利率期限结构理论41
二 动态利率期限结构理论42
第三节 基准利率与固定收益证券的价格:利率的风险结构45
一 基准利率固定情况下的利率风险结构45
二 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的风险结构49
三 小结51
第四节 货币市场与基准利率的载体51
一 基准利率的载体:国债52
二 其他基准利率的载体57
三 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中的报价基准60
第五节 基准利率与金融工具的结构调整62
一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工具结构比较63
二 新兴经济体固定收益证券不发达的原因:货币市场被抑制65
第三章 货币市场、流动性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69
第一节 流动性的供给机制:市场和银行比较70
一 银行和市场解决流动性冲击的机制分析71
二 流动性保险与银行脆弱性73
三 金融市场与流动性管理74
第二节 货币市场发展与机构投资者:一个理论分析75
第三节 流动性管理与货币市场基金79
一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工具与投资策略79
二 货币市场基金与流动性管理82
第四节 货币市场基金与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85
一 货币市场基金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86
二 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业变革89
三 其他国家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日本为例91
第五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及其影响94
第四章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98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机制98
一 货币市场与货币调控工具99
二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07
第二节 中国间接货币调控机制的确立与发展112
一 中国货币调控机制的转变112
二 中国间接货币调控机制工具的实践114
第三节 完善中国货币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效率123
一 由国债操作转向央行票据:背景与局限123
二 全面认识现代国债的功能,推进国债管理体制的改革126
第五章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总览133
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总量变化133
第二节 中国货币市场结构136
一 同业拆借市场136
二 债券市场138
三 票据市场140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143
一 中国货币市场资金流动的基本格局143
二 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动与风险传播148
三 未来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格局的展望150
四 丰富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152
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利率与利率风险规避156
一 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总体波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56
二 建立货币市场利率风险规避机制160
第六章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163
第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史及其功能164
一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史:全球视角164
二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分析168
第二节 中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史173
一 分割的市场:1996年之前173
二 市场的统一:1996年175
三 参与机构的扩大:1999年——176
四 外币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2002年177
第三节 中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变化及进一步的发展177
一 中国同业拆借市场早期功能的异化177
二 同业拆借市场效率的增进179
三 改革银行准备金制度,促进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182
第七章 短期政府债券及回购市场的发展187
第一节 中国国债市场的历史回顾188
一 中国国债市场的组织形式188
二 中国国债的交易结构:现券与回购交易191
三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与回购市场的作用194
第二节 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做市商制度的发展197
一 中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分析197
二 交易机制:从封闭式回购转开放式回购200
三 建立国债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203
第三节 完善中国国债市场的套利机制210
一 完善国债市场套利机制的重要性210
二 建立债券远期交易与期权交易机制213
第八章 票据市场的发展215
第一节 票据和票据市场216
一 票据体系与票据市场216
二 票据市场的功能218
第二节 金融体系中的票据市场:国外的经验221
一 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和结构变化221
二 票据市场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探讨224
第三节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回顾228
一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28
二 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231
第四节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缺陷与进一步的改革235
一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缺陷235
二 中国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制度创新240
参考文献249
后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