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政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政策学
  • 严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23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公共政策-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政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公共政策活动1

案例导入1

研修要求2

第一节 公共政策活动的实质2

第二节 公共政策活动的基本功能6

第三节 公共政策活动的历史演变11

第四节 公共政策活动的主要领域20

本章小结25

关键概念26

问题与思考26

知识补充27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30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35

案例导入35

研修要求36

第一节 公共政策行动主体的特性与构成36

第二节 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具体行动主体45

第三节 公共政策行动主体面对的矛盾56

本章小结59

关键概念59

问题与思考60

知识补充60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65

参考文献65

第三章 公共政策价值66

案例导入66

研修要求68

第一节 公共政策价值的地位68

第二节 公共政策价值的特点73

第三节 公共政策价值的论辩78

本章小结85

关键概念85

问题与思考85

知识补充86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89

参考文献89

第四章 公共政策工具90

案例导入90

研修要求91

第一节 公共政策工具的实质和作用91

第二节 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别96

第三节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106

本章小结113

关键概念113

问题与思考114

知识补充114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119

参考文献119

第五章 公共政策议程123

案例导入123

研修要求124

第一节 公共政策议程的地位与类型124

第二节 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129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主要途径136

本章小结144

关键概念145

问题与思考145

知识补充145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147

参考文献147

第六章 公共政策规划149

案例导入149

研修要求151

第一节 公共政策规划的取向与类型152

第二节 公共政策规划的步骤与原则156

第三节 公共政策规划中的行动主体组合166

本章小结172

关键概念172

问题与思考173

知识补充17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176

参考文献176

第七章 公共政策决策177

案例导入177

研修要求178

第一节 公共政策决策实质与作用178

第二节 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型181

第三节 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规则187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采纳与合法化189

本章小结191

关键概念191

问题与思考192

知识补充192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201

参考文献202

第八章 公共政策执行203

案例导入203

研修要求205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和原则205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213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工具选择219

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模型223

本章小结230

关键概念231

问题与思考231

知识补充23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235

参考文献236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237

案例导入237

研修要求239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与模式239

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方法246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习的类型与途径256

本章小结261

关键概念262

问题与思考262

知识补充263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265

参考文献265

第十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和任务269

案例导入269

研修要求270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与人员271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280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285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交流和利用286

本章小结289

关键概念290

问题与思考290

知识补充29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293

参考文献294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问题建构分析295

案例导入295

研修要求296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分析的意义与步骤296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与结构类型300

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分析的模型306

第四节 政策问题建构分析的主要方法与技术311

本章小结319

关键概念319

问题与思考320

知识补充32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322

参考文献323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的前景预测分析324

案例导入324

研修要求326

第一节 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目的和形式326

第二节 公共政策前景预测结论的局限性331

第三节 公共政策预测分析的未来状态和目标333

第四节 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方法和技术337

本章小结358

关键概念358

问题与思考359

知识补充360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360

参考文献360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分析362

案例导入362

研修要求365

第一节 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性质和特征366

第二节 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两种选择模型367

第三节 公共政策行动建议中的理性形式和标准371

第四节 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两种分析途径377

第五节 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若干方法384

本章小结391

关键概念391

问题与思考392

知识补充392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394

参考文献394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结构管理397

案例导入397

研修要求399

第一节 政策结构原则与类型399

第二节 政策的领域结构管理405

第三节 政策的形式结构管理423

第四节 政策的周期结构管理424

本章小结430

关键概念430

问题与思考431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431

参考文献431

第十五章 创新型政策管理433

案例导入433

研修要求434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创新的特点与类型434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440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455

本章小结465

关键概念466

问题与思考466

知识补充467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468

参考文献468

第十六章 应急型政策管理469

案例导入469

研修要求471

第一节 危机事件与应急型政策决策471

第二节 应急型公共政策管理的意义与步骤479

第三节 应急型政策管理的综合模式483

第四节 应急型公共政策的整合管理487

本章小结493

关键概念493

问题与思考494

知识补充494

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497

参考文献497

后记498

图0-1包含多个栏目的公共政策学新编写体例2

图0-2包括研究、分析和管理在内的公共政策活动领域2

图1-1公共政策活动1

图1-2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社会均衡稳定功能10

图1-3公共政策活动中的主要领域25

图I-A公共政策系统33

图I-B公共政策活动中外部和内部生态及其互动34

图Ⅱ-A公共政策过程121

图5-1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128

图5-2政策议程设立的多源流模型132

图7-1完全理性决策模型182

图7-2渐进决策模型185

图7-3集团决策模型196

图7-4精英决策模型198

图7-5公共选择决策模型:政党竞争中的投票最大化模式201

图8-1雷恩和拉宾诺维茨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224

图8-2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225

图8-3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调适模型227

图8-4霍恩和米特尔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228

图8-5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229

图9-1成本—效益评估方法(1)251

图9-2成本—效益评估方法(2)252

图9-3“前—后”对比评估253

图9-4“投射—实施后”对比评估253

图9-5“有—无”对比评估254

图9-6“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评估254

图3-A公共政策分析267

图10-1不同类型的政策分析人员274

图10-2公共政策分析对象282

图10-3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285

图10-4公共政策分析的交流和利用287

图11-1政策问题的感知、解决与政策问题的构建297

图11-2构建问题的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299

图11-3政策分析中最常用的符号模型308

图11-4表示减少污染概率的决策树310

图11-5表示降水和水库深度关系的替代性模型311

图12-1美国未来总人口数的预测329

图12-2未来的三种状态:可能的未来、合理的未来和规范的未来335

图12-3收敛的、发散的、系列的和循环的推论344

图12-4政府无效率论证的因果关系箭头图解347

图12-5说明公共选择模型的路径图349

图13-1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多种方法384

图13-2国家能源政策目标树385

图13-3对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应该保持限速的建议386

图4-A公共政策管理395

图14-1单项政策的运行周期425

图14-2政策集群的战略周期图427

图14-3政策集群的战术周期428

图14-4政策周期转换管理429

图15-1影响政策创新的主要因素441

图15-2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456

图15-3创新政策被采纳的速度曲线459

图15-4创新型政策被采纳的影响因素462

图16-1危机决策和平常决策的比较477

图16-2政府危机管理的综合模型484

图16-3应急型政策管理的环节485

表2-1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参与者42

表4-1新公共管理范式:公法机制到私法工具95

表4-2新治理范式:从一元工具到多元工具96

表4-3政策工具图谱99

表4-4政策工具选择的五种研究途径106

表4-5常用的公共行动工具及其特征116

表4-6政府箭袋里的许多箭(政策工具箱)117

表4-7政策工具选择模型诸因素关联度118

表7-1政治体系的生产力之一:政策产品181

表7-2政策决策的理性模式与渐进模式比较184

表7-3决策的参数186

表7-4基本决策模型186

表7-5决策的类型学划分193

表7-6博弈决策模型:斗鸡游戏199

表8-1政策工具选择的综合模式222

表9-1政策学习的外生概念和内生概念259

表9-2政策学习和政策变迁260

表9-3政策评价的标准265

表11-1政策问题的三种结构性质302

表11-2政策问题建构分析方法312

表12-1目的和目标的对比335

表12-2三个政策方案相互影响矩阵表355

表13-1成本要素结构387

表16-1危机管理矩阵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