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逻辑学导论
  • 唐晓嘉,涂德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13072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逻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逻辑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

1.1关于“逻辑”这个词1

1.2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问2

1.3演绎与归纳5

第二节 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7

2.1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7

2.2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9

2.3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12

第三节 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3

3.1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13

3.2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15

3.3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18

第二章 词项23

第一节 词项概述23

1.1什么是词项23

1.2词项的逻辑特征25

1.3词项与语词、概念27

第二节 词项的种类29

2.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9

2.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30

2.3实词项与虚词项32

2.4正词项与负词项32

第三节 词项之间的关系34

3.1相容关系34

3.2不相容关系38

第四节 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2

4.1概括与限制42

4.2划分44

4.3定义47

第三章 传统直言命题逻辑55

第一节 命题概述55

1.1什么是命题55

1.2命题的逻辑特征57

1.3命题与语句、判断58

第二节 传统直言命题60

2.1传统直言命题及其逻辑结构60

2.2直言命题的种类63

2.3直言命题的周延性67

2.4 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69

2.5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72

第三节 直接推理75

3.1直言命题推理概述75

3.2对当关系推理76

3.3变形推理77

第四节 三段论81

4.1什么是三段论81

4.2三段论的规则82

4.3三段论的格87

4.4三段论的式90

4.5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92

4.6用文恩图解释三段论96

4.7化归问题99

第四章 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105

第一节 复合命题概述105

1.1复合命题的定义及逻辑结构105

1.2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107

第二节 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109

2.1负命题109

2.2联言命题109

2.3选言命题111

2.4条件命题114

2.5等值命题118

第三节 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119

3.1命题公式119

3.2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124

第四节 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127

4.1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127

4.2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129

4.3命题联结词的相互定义132

第五章 命题逻辑141

第一节 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41

1.1推理的有效性141

1.2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44

第二节 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152

2.1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152

2.2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154

2.3等值替换规则157

2.4条件证明规则C·P161

2.5间接证明规则RAA165

2.6证明重言式167

第三节 无效推理的证明169

3.1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169

3.2用归谬赋值法证明推理的有效与无效性171

3.3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173

第六章 量化逻辑181

第一节 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81

1.1个体词和谓词182

1.2谓词公式与命题函项186

1.3量化命题188

1.4量化逻辑的公式190

1.5量化命题的真假问题194

第二节 量化命题的形式化197

2.1 A、E、I、O命题的形式化197

2.2一般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01

2.3多重量化命题204

第三节 量化推理规则208

3.1全称例示规则(简记为UI)208

3.2存在概括规则(简记为EG)209

3.3全称概括规则(UG)210

3.4存在例示规则(EI)213

第四节 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216

4.1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216

4.2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218

第七章 关系逻辑226

第一节 关系命题226

1.1关系命题的符号化226

1.2量化关系命题的符号化228

1.3一般关系命题的符号化231

第二节关系推理233

2.1多重量化命题的特殊逻辑性质234

2.2扩展的量化规则237

第三节 关系的性质248

3.1关系的几种常见性质248

3.2关系的性质与关系推理251

第四节 等词逻辑254

4.1等词推理254

4.2等同关系与命题符号化257

第八章 规范逻辑初步265

第一节 模态命题265

1.1模态词与模态命题265

1.2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268

第二节 规范命题274

2.1规范命题概述274

2.2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276

2.3规范命题的逻辑特征278

第三节 规范推理283

3.1.规范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283

3.2复合规范命题的推理286

第九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292

第一节 同一律294

1.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294

1.2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95

1.3同一律的作用297

第二节 矛盾律299

2.1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299

2.2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00

2.3矛盾律的作用303

第三节 排中律304

3.1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304

3.2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05

3.3排中律的作用306

3.4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307

第十章 非演绎逻辑——归纳与类比313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313

1.1归纳推理的定义及其特征314

1.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315

1.3归纳逻辑的产生和发展简介317

1.4归纳推理的分类317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318

2.1完全归纳推理及其特征318

2.2完全归纳推理的局限320

第三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321

3.1不完全归纳推理及其分类321

3.2简单枚举法322

3.3科学归纳法324

第四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326

4.1现象间的因果联系327

4.2求同法328

4.3求异法330

4.4求同求异并用法334

4.5共变法337

4.6剩余法339

第五节 类比推理341

5.1什么是类比推理341

5.2类比推理的特征及作用343

5.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345

附: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