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土高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与气候环境变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土高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与气候环境变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289434.jpg)
- 上官周平,郑淑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801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黄土高原-植物-关系-水-研究;黄土高原-气候环境-影响-植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土高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与气候环境变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3
黄土高原自然概况及气候变化4
黄土高原植被与古气候关系6
植物气孔特征和δ13C分析7
参考文献11
陆生植物气孔参数与Ca变化14
植物气孔参数对Ca升高的响应14
利用植物气孔参数重建Ca17
研究展望19
参考文献20
陆生植物δ13C与全球变化24
δ13C与气候环境变化25
δ13 C与Ca变化25
δ13 C与温度、降水变化27
δ13 C与海拔变化30
δ13C与植物WUE31
不同时间尺度上植物δ13C与WUE的关系31
不同生活型植物δ13C与WUE的关系33
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δ13C与WUE的关系34
问题与展望36
参考文献37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42
树轮宽度分析42
树轮宽度在重建温度、降水变化中的应用42
温度、降水变化对树轮宽度的影响45
树轮密度分析47
树轮稳定性同位素分析49
树轮稳定性同位素在气候要素重建中的应用50
温度、降水变化对树轮稳定性同位素的影响53
问题与展望54
参考文献54
典型植物气孔密度变化规律61
材料与方法61
材料的选取61
临时装片的制备62
气孔密度和形态特征的观测62
结果与分析63
不同植物叶下表皮特征的种间差异63
典型植物不同年代气孔特征比较64
不同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变化65
不同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种间差异及演变规律65
讨论66
参考文献68
典型植物叶片气孔特征70
叶片气孔特征变化70
叶片气孔特征的种间差异及演变规律71
叶片气孔性状的相关分析72
讨论73
参考文献74
辽东栎叶片气孔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异75
气孔特征参数的变化范围75
气孔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异78
气孔长度78
气孔宽度79
气孔面积79
气孔密度80
小结80
参考文献81
典型植物δ13C变化研究85
植物叶片δ13 C的变化范围86
不同年代植物叶片δ13 C的变化86
不同植物叶片δ13C的变化趋势87
讨论88
参考文献91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与δ13 C的时空变异93
气孔密度和δ13 C的变化范围94
不同植被类型区域不同年代气孔密度与δ13 C差异比较94
同一植被类型区域不同年代气孔密度与δ13 C差异比较96
同一年代不同植被类型区域气孔密度与δ13 C差异比较96
气孔密度差异比较97
叶片δ13C值差异比较97
讨论98
参考文献100
典型阔叶树种叶片δ13 C与光合特征参数的关系102
材料与方法102
研究地自然概况102
植物材料103
叶片Pn的测定103
ΦPSⅡ的测定103
叶片Nmass的测定104
叶片δ13 C的测定104
植物叶片δ13C、 Pn 、 ФPSⅡ对Nmass的响应104
植物叶片δ13C、 ΦPSⅡ与PNUE的关系106
植物叶片光合特征参数、Nmass、δ13C的差异分析106
参考文献108
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结构性状的空间分布113
材料与方法114
研究区域确定114
植物类型确定及样品采集116
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116
气象资料117
数据分析117
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结构性状的空间分布118
不同生活型、功能型植物之间光合特性与叶片结构性状比较119
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结构性状之间的关系122
植物光合特性及叶片结构性状与气候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124
讨论125
参考文献128
植物叶片δ13 C的空间分布131
材料与方法132
结果与分析133
C3植物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133
C3植物叶片δ13C的空间分布133
黄土高原与宁陕县C3植物叶片δ13C的比较135
不同生活型植物δ13C的比较136
植物δ13C与气候地理因子的关系137
讨论139
参考文献142
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150
材料与方法151
结果与分析151
植物叶片养分的空间分布151
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片养分组成比较153
植物叶片C、 N、 P、 K之间的关系156
植物叶片养分与气候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156
讨论158
参考文献162
油松与刺槐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结构性状的关系164
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和结构性状参数的方差分析165
油松和刺槐叶片Pn、 PNUE、 WUE比较165
油松和刺槐叶片LMA、 Nmass 、 Chl比较167
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和结构性状参数的相关分析168
LMA、 Nmass和Chl之间的相关性168
Pn、WUE、 PNUE与LMA、 Nmass、Chl的关系168
讨论169
参考文献171
不同功能型植物光合特性及其与Nmass、 LMA的关系174
材料与方法175
不同地区同一功能型植物叶片光合特征参数、Nmass和LMA的比较176
同一地区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片光合特征参数、Nmass和LMA的比较178
不同功能型植物光合特征参数、Nmass、LMA之间的相关分析180
Pmass、 PNUE、 ФsⅡ与Nmass、 LMA之间的相关性180
Pmax、 PNUE、 ФPsⅡ之间的相关性181
Nmass与LMA之间的相关性181
讨论182
参考文献185
优势植物的δ 13C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87
材料与方法187
结果与分析188
9种C3植物δ13 C的变化范围188
7个样点之间9种C3植物的δ 13C比较188
7个样点及9种C3植物之间的δ 13 C比较189
9种C3植物δ13C的变化趋势193
9种C3植物δ13C与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195
讨论195
参考文献198
主要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200
材料与方法200
植物材料200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20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201
结果与分析202
不同植物叶片光合特征参数的差异分析202
不同植物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比较203
不同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203
植物叶片光合特征参数的相关分析204
讨论207
参考文献209
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213
土壤水分生态条件213
自然降水213
大气蒸散213
土壤性状213
土壤水分的变化特点214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214
土壤剖面的水分变化214
区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215
植被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的关系215
植被生产力的调控途径217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217
强化降水的入渗与保持217
根据土壤水资源确定适宜的生物量218
构建复合结构,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218
利用坡面径流,发展径流林业218
参考文献219
坡面水肥条件与植被建设220
土地资源状况220
植被资源现状222
坡面水分的分布特点223
坡度的影响223
坡面位置的影响223
坡向的影响224
坡面养分的分布特点224
坡度的影响224
坡位的影响224
坡向的影响225
坡面植被建设布局的依据225
坡面植被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226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226
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227
坡面植被建设的模式227
参考文献228
水分环境演变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229
水分环境的演变过程229
植被恢复过程中要重视适地选择植物种230
植被恢复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用水232
参考文献233
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的思考234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难点234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基本口粮自给234
降低人口增长率234
提高植被建设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态经济效益235
增加资金投入强度235
生态环境重塑的基本原则235
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235
远近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236
开发与整治相结合236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236
对生态环境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237
依靠基本农田,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238
开源节流,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238
控制水土流失,降低入黄泥沙239
科学规划,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生态效应239
适宜的植被覆盖率240
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适宜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模式240
参考文献241
索引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