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专报 7 普查勘探技术与方法 第7号 青藏高原东部航磁特征及其与构造成矿带关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专报 7 普查勘探技术与方法 第7号 青藏高原东部航磁特征及其与构造成矿带关系](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754450.jpg)
- 杨华,梁月明,王岚,李孝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0806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5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地质专报 7 普查勘探技术与方法 第7号 青藏高原东部航磁特征及其与构造成矿带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青藏高原及邻区航磁工作简史1
第一章 概论1
第二节 青藏高原航磁工作技术方法及成果评述6
第三节 青藏高原航磁基础图件编绘说明7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学特征及航磁异常的地面检查11
第一节 青藏高原的地学特征11
一、地层和岩相古地理11
二、构造、岩浆活动12
第二节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工作概况14
一、重力测量的主要研究成果14
二、用爆炸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对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的研究17
三、天然地震、地热及遥感地质研究18
四、古地磁研究18
五、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18
一、藏北地块磁性特点20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岩石磁性20
二、三江构造带磁性特点21
三、松潘-雅砻江构造带磁性特点21
四、柴达木-陇西地块磁性特点22
五、川滇地块磁性特点23
六、攀西裂谷带磁性特点23
第四节 青藏高原东部航磁异常的地面检查24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24
二、地面磁化率测量结果25
三、野外总磁场值剖面的测量结果36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航磁图的地学分析和解释40
第一节 航磁资料的分析及各种转换图件的编绘说明40
一、航磁ΔT异常转换为垂直分量Za异常40
二、航磁ΔT异常转换为地磁极ΔT2异常42
三、航磁异常ΔT?上延20km磁场ΔT20图及其垂向一次导数?ΔT20/?Z图的编绘43
四、长波长航磁异常提取及磁性壳层顶底面埋藏深度的功率谱计算45
第二节 典型航磁异常特征分析51
一、典型岩矿磁异常特征51
二、磁异常特征分析56
三、若干典型异常带磁性体产状的正演拟合结果58
四、中磁纬度区若干典型磁性体的异常特征61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磁场特征的概略解释64
一、雅鲁藏布江强烈异常带65
二、藏北及唐古拉升高磁场区69
三、三江峡谷及西双版纳升高磁场区72
四、金沙江-红河线性磁异常分界带74
五、巴颜喀拉山及雅砻江降低磁场区74
六、龙门山及盐源-洱源线性磁场带76
八、西昌-昆明南北向磁场带78
七、四川盆地及滇中变化磁场区78
九、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线性异常带79
十、柴达木-共和变化磁场区79
十一、达肯大坂山-青海南山磁场线性分界带81
十二、阿尔金山线性磁场分界线81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部磁性基岩埋藏深度的地质构造意义82
第一节 磁性岩矿体埋藏深度计算及磁性基岩图的编绘82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部磁性基岩区的划分及简要说明83
一、四川-滇中地块区83
二、龙门山-康滇构造带84
三、柴达木-陇西地块区86
四、布尔汗布达-阿尼玛卿山构造带87
五、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构造区88
六、唐古拉-三江构造带91
七、滇西构造区92
八、藏北地块区93
九、雅鲁藏布江及藏南构造带94
第五章 对青藏高原东部主要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95
第一节 前古生代结晶基底构造95
一、柴达木-陇西地块及四川-滇中地块95
二、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构造带95
三、唐古拉-三江构造带及藏北地块96
第二节 主要断裂特征97
一、龙门山断裂带、康滇断裂带及盐源-洱源断裂带97
二、东昆仑布尔汗布达山及阿尼玛卿山断裂带99
三、金沙江及哀牢山断裂带99
四、尼玛-东巧-丁青断裂带及澜沧江断裂带100
五、雅鲁藏布江断裂带101
第三节 主要地质构造的演化特征101
一、构造区带发育特征101
三、藏北及唐古拉山构造区的特征102
二、巴颜喀拉山及雅砻江三角形构造区的特点102
四、特提斯洋的构造特征103
五、藏北地块的构造特征103
六、雅鲁藏布江构造带104
第六章 青藏高原地壳结构及动力学问题讨论105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揭示的深部结构及动力因素105
一、重力场特征105
二、卫星磁场特征105
三、地热状态107
四、地震面波及Q值计算107
第二节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107
一、人工爆炸地震测深资料107
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110
三、地热及居里等温面特征111
四、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结果112
一、结晶基底及陆壳的发育113
第三节 青藏高原地壳构造特征和演化规律113
二、统一陆壳的解体分裂114
三、特提斯洋的演化115
四、两大陆块的再次拼合116
五、青藏高原的形成方式及时代116
六、青藏高原地壳的古地理位置及演化规律117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部构造带(区)矿化特征及分布规律119
第一节 几条著名的构造成矿带的类型及特征119
一、康滇裂谷-古裂谷成矿带119
二、龙门山及盐源-洱源陆块边缘成矿带122
三、东昆仑-阿尼玛卿-古岛弧成矿带123
四、金沙江-哀牢山带大陆板块离合成矿带125
五、雅鲁藏布江及冈底斯山-古洋脊及岛弧边缘海成矿带126
第二节 不同陆壳结构区的成矿类型和特征126
一、古陆壳结构区矿化特征126
三、唐古拉山-三江构造带活动板块边缘矿化特征129
二、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新陆壳结构区矿化特征129
四、藏北及滇西断块活动板块区矿化特征130
第三节 矿化模式及认识131
一、构造带矿化模式131
二、对不同地壳结构区矿化特征的认识132
三、重要的成矿远景带132
后记134
一、关于高原形成机制中的均衡热膨胀学的补充讨论134
二、关于高原构造格架与特提斯洋演化的联系134
三、特提斯洋盆性质及形成演化机制135
四、特提斯洋发育与古赤道的关系136
五、各种地质学科相互渗透发展,形成新一代地球科学137
参考文献139
英文摘要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