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继续教育系列丛书 临床检与输血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继续教育系列丛书 临床检与输血分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204504.jpg)
- 戴光强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72114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继续教育系列丛书 临床检与输血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临床检验3
基本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检验医学的概念与研究范围3
第二节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3
第三节 现代检验医学的特点3
第四节 检验医学结果的质量保证4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7
第一节 外周血检测7
第二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11
第三节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24
第三章 临床体液检验29
第一节 尿液检查29
第二节 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37
第三节 体腔液检查42
第四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知识46
第一节 物质浓度计算及缓冲液的配制46
第二节 试验数据的正确分析与使用49
第三节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50
第五章 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55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55
第二节 糖类测定58
第三节 无机离子测定60
第四节 酶类测定65
第五节 肝功能试验69
第六节 非蛋白含氮类化合物测定70
第七节 脂类测定72
第八节 血气与酸碱分析74
第九节 激素测定75
第六章 临床生物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技术78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78
第二节 色谱技术82
第三节 电化学技术85
第四节 电泳技术89
第五节 离心技术92
第七章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理论96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遗传变异96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98
第三节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99
第八章 细菌和细菌学检验104
第一节 细菌的生物学特征104
第二节 临床细菌标本的实验室检查110
第三节 结核分枝杆菌与非典型分枝杆菌113
第四节 厌氧菌115
第五节 L型细菌118
第九章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120
第一节 病毒120
第二节 其他微生物126
第十章 临床免疫学基础理论130
第一节 抗原130
第二节 抗体133
第三节 免疫系统136
第四节 细胞因子140
第五节 免疫应答143
第十一章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146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146
第二节 沉淀反应147
第三节 凝集反应150
第四节 免疫标记技术150
第五节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154
第六节 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检测156
第十二章 细胞遗传学基础理论与检查方法160
第一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160
第二节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162
第三节 染色体核型与显带技术163
第四节 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164
第十三章 生物大分子相关理论及检验技术166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66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检验方法167
第三节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71
第四节 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173
第五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177
第六节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相关技术179
提高篇187
第一章 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187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187
第二节 血细胞分析仪的直方图分析188
第三节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193
第四节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的全面质量控制195
第五节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的进展197
第二章 红细胞检验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200
第一节 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200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204
第三节 贫血的分类及其红细胞的改变206
第三章 白细胞检验及其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213
第一节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213
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213
第四章 尿液检验228
第一节 尿液分析仪228
第二节 尿液干化学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229
第三节 尿液检查的质量控制233
第五章 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237
第一节 蛋白质检验与临床诊断237
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239
第三节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241
第四节 体液平衡紊乱245
第五节 肾功能不全的试验诊断247
第六节 肝胆疾病的试验诊断250
第七节 内分泌紊乱的试验诊断253
第六章 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分析仪的性能与应用256
第一节 主要组成及种类256
第二节 性能、选择与使用258
第三节 方法及参数设置260
第七章 临床生物化学方法的选择、建立与评价263
第一节 方法的选择263
第二节 方法的建立263
第三节 方法学评价263
第八章 细菌培养与鉴定266
第一节 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应用266
第二节 细菌鉴定主要程序和鉴定方法的应用267
第三节 细菌分类及常见细菌的鉴别特征269
第四节 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技术285
第五节 细菌数值编码鉴定技术287
第九章 抗感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289
第一节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289
第二节 厌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292
第十章 医院感染295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概念与特征295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监测296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299
第十一章 性病及性病的实验室诊断300
第一节 概述300
第二节 梅毒300
第三节 淋病302
第四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304
第五节 艾滋病305
第六节 其他常见性病307
第十二章 免疫学检验技术309
第一节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309
第二节 免疫检测自动化312
第三节 免疫检验方法学比较313
第四节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316
第十三章 免疫学检验与临床应用318
第一节 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学检验318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免疫学检验323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和免疫增殖病的免疫学检验326
第四节 移植免疫的检验331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学检验332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332
第七节 HLA分型试验338
第八节 TORCH系列高致畸病原体抗体测定340
第十四章 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344
第一节 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344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345
第十五章 现代分子诊断347
第一节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347
第二节 基因突变及其检测348
第三节 DNA测序348
第四节 常见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349
进展篇355
抗凝疗法的实验室监测355
体液学检验进展358
血脂分析技术与临床362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367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372
临床诊断酶学379
临床生化检验双试剂和干化学技术386
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室诊断391
耐药菌的产生和检测394
免疫学检验新技术399
基因工程技术407
基因诊断与基因芯片414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检验医学423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及测定方法428
临床输血435
基本篇435
第一章 概论435
第一节 输血发展简史435
第二节 输血医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437
第三节 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438
第二章 血型抗原与抗体440
第一节 血型抗原与抗体440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441
第三节 白细胞血型446
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446
第五节 血清型和红细胞酶型447
第三章 血型血清学技术449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的鉴定449
第二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450
第三节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筛选452
第四节 吸收放散试验453
第五节 交叉配血试验454
第六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及抗体的检测456
第七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457
第四章 血液的采集459
第一节 献血者健康检查与血液检测459
第二节 采血前准备461
第三节 采血技术462
第四节 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种类及其处理462
第五章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464
第一节 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的检测464
第二节 艾滋病的检测466
第三节 梅毒的检测467
第四节 输血相关疟疾的检测468
第五节 输血相关HTLV-Ⅰ/Ⅱ感染的检测469
第六节 输血相关巨细胞病毒的检测469
第六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470
第一节 红细胞制品的种类和制备470
第二节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472
第三节 血浆及冷沉淀的制备473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液成分的技术474
第七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保存、运输和领发476
第一节 全血保存476
第二节 红细胞的保存476
第三节 血小板的保存478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的保存478
第五节 血浆制品及冷沉淀的保存479
第六节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领发与报废479
第七节 血液储存及运输的基本要求481
第八章 血液质量控制482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概念及意义482
第二节 采血及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482
第三节 血液检测的质量控制483
第四节 原辅材料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485
第五节 工艺卫生质量控制487
提高篇491
第一章 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491
第一节 成分输血的意义491
第二节 红细胞输血491
第三节 血小板输血493
第四节 粒细胞输血495
第五节 血浆及冷沉淀的临床应用495
第二章 自身输血497
第一节 自身输血的意义497
第二节 储存式自身输血498
第三节 稀释式自身输血500
第四节 回收式自身输血501
第三章 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503
第一节 骨髓移植503
第二节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505
第三节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507
第四章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509
第一节 概论509
第二节 单采和置换方法509
第三节 适应证510
第四节 置换液、置换量和频度512
第五节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513
第五章 光量子血液疗法515
第一节 UBIO的作用机制515
第二节 UBIO适应证及治疗程序516
第三节 γ射线辐照血518
第六章 器官移植与输血519
第一节 肾移植与输血519
第二节 骨髓移植与输血520
第三节 肝移植与输血521
第七章 输血副作用523
第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523
第二节 输血相关性传染病527
第八章 新生儿溶血病531
第一节 孕妇产前免疫学检查531
第二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531
第三节 新生儿换血疗法533
第九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535
第一节 概述535
第二节 HLA在医学中的应用537
进展篇543
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54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547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进展551
基因治疗技术及其应用554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559
血型转变的研究进展563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研究进展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