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
  • 赵连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ISBN:97878004089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1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文艺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1

第一节 文学本质的美学阐释1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美学定位1

二、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7

三、文学本质的审美特殊性16

第二节 艺术真实是审美的真实30

一、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美学关系31

二、艺术真实是审美想像的真实37

三、艺术真实是审美情感的真实40

四、艺术真实是审美虚构的真实43

五、艺术真实是审美理想的真实45

六、艺术真实是审美假想的真实49

第三节 文学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作用55

一、文学的社会审美作用56

二、文学的审美整体功能59

三、文学的审美认知功能64

四、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68

五、文学三大审美功能的关系72

第二章 文学作品论77

第一节 文学典型的美学价值77

一、文学典型的美学界定77

二、典型人物的美学特征79

三、文学典型的美学价值93

第二节 “意象”的审美特质98

一、意象理论的源头与滥觞99

二、意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美学轨迹101

三、“意象”说的审美特征109

四、“审美意象”的类型和种类117

第三节 意境是文学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127

一、“意境”范畴历史发展的美学轨迹127

二、“意境”的美学特征142

三、意境的分类及其美学特征153

第三章 文学创作论161

第一节 文学语言是审美化的语言161

一、文学是美的语言的艺术163

二、文学语言的美学特点167

三、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188

第二节 形象思维是审美性的思维204

一、形象思维美的艺术想像性205

二、形象思维美的艺术情感性209

三、形象思维的美的艺术独创性214

第三节 灵感——美学莽原上的昙花221

一、灵感是美学领域里的一朵昙花223

二、灵感的独创美230

三、灵感的瞬时美235

四、灵感的神奇美238

第四章 文学体裁论243

第一节 诗歌是美文学的徽章243

一、诗歌的凝练美244

二、诗歌的情感美246

三、诗歌的想像美250

四、诗歌的音乐美253

五、诗歌的含蓄美257

六、诗歌的跳跃美261

七、诗歌的意境美264

第二节 散文的别称——美文269

一、散文概念的“奇异”美269

二、散文形成和发展的美学轨迹272

三、散文的美文特质275

第三节 小说的美学特征297

一、小说广泛的审美作用298

二、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301

三、小说的发展渊源美310

四、小说的本体特征美314

五、小说的历史观念美319

六、小说的母题题旨美326

第四节 戏剧文学的综合美330

一、戏剧文学的叙事美332

二、戏剧文学的抒情美334

三、戏剧文学的虚拟美338

四、戏剧文学的逼真美344

五、戏剧文学的线状美347

六、戏剧文学的网状美350

七、戏剧文学结构的结局美353

八、戏剧文学的语言美356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361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美学价值361

一、文学接受的美学意义362

二、文学接受的审美性363

三、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的活动过程377

四、文学接受的审美作用391

第二节 “共鸣”的美学特征396

一、艺术共鸣的审美直觉性409

二、艺术共鸣的审美功利性412

三、艺术共鸣的审美愉悦性414

四、艺术共鸣的审美移情性415

五、艺术共鸣的审美表同性418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421

一、文学批评定义的美学界定421

二、文学批评的审美性质426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作用442

四、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456

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465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美学阐释465

一、文学风格的美学涵义和审美属性465

二、文学风格的类型与美学特征474

三、风格与人格的审美关系477

第二节 文学流派的美学评判488

一、文学流派的美学界定488

二、文学流派的审美属性490

三、文学流派的审美作用和美学意义497

第三节 创作方法与审美观及其美学特征507

一、创作方法的美学内涵508

二、文学的创作方法与作家的审美观的关系512

三、各种文学创作方法的美学特征520

第七章 文学发展论541

第一节 文学起源的美学探索541

一、文艺缘起于人类的审美需求542

二、思维的形成是文艺起源的先决条件547

三、关于文艺起源诸学说的美学评判553

四、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美学意义575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美学规律586

一、文学发展的美学界定586

二、两种对立的文学发展的美学观念590

三、文学发展的一般美学规律594

四、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美学规律613

五、文学发展的审美继承性621

第三节 创新——审美教育的特殊使命633

一、创新是时代的审美要求635

二、审美教育是终身教育638

三、新世纪呼唤审美教育640

四、审美教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性变革641

五、新世纪审美教育的特殊使命646

第八章 文学阐释论649

第一节 “形象大于思想”是一条美学原理649

一、“形象大于思想”是一条重要的美学原理650

二、“形象大于思想”在美学领域的表现652

三、“形象大于思想”的学理依据和审美意义658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的美学阐释667

一、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情结669

二、中西“俄狄浦斯情结”的审美差异673

第三节 “对话”——文学接受的美学举证682

一、两篇小说对话的美学举证分析684

二、《错》与《破》的审美比较688

三、《错》与《破》审美本质的差异696

第四节 审美的泛化与恶俗化697

一、审美的特征698

二、恶俗的特征700

三、审美——泛美——媚俗——恶俗的发展趋势703

后记7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