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地理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然地理学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2295702.jpg)
- 伍光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287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地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2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4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5
思考题6
主要参考书6
第一章 地球8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9
一、宇宙和天体9
二、太阳和太阳系10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18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8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19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22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23
一、地球的自转23
二、地球的公转27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30
第四节 地理坐标31
一、纬线与纬度31
二、经线与经度32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33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33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34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35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36
一、海陆分布36
二、海陆起伏曲线38
三、岛屿39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40
思考题41
主要参考书41
第二章 地壳43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44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44
二、岩浆岩47
三、沉积岩50
四、变质岩52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54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54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55
三、地质构造56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63
一、板块构造学说63
二、槽台说与地洼说68
三、地质力学学说69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70
一、火山70
二、地震70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72
一、地质年代72
二、地壳演化简史74
思考题80
主要参考书80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81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82
一、大气的成分82
二、大气的结构85
三、大气的热能91
四、气温96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101
一、大气湿度101
二、蒸发和凝结104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106
四、大气降水110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116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16
二、大气环流125
三、主要天气系统133
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140
一、气候和气候系统140
二、气候的形成143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154
第五节 气候变化160
一、气候变化简史160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165
三、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170
思考题171
主要参考书172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173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74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174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77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179
一、海洋的起源179
二、世界大洋及其区分180
三、海及其分类181
四、海水的组成182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183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184
一、潮汐与潮流184
二、海洋中的波浪186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189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195
一、7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196
二、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197
三、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198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199
一、海洋资源199
二、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
三、海洋环境保护202
第六节 河流202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202
二、水情要素205
三、河川径流210
四、河流的补给216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218
六、河流的分类220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222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223
一、湖泊223
二、沼泽226
第八节 地下水228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228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232
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234
四、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235
第九节 冰川239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239
二、地球上冰川的分布241
三、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43
思考题244
主要参考书244
第五章 地貌246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247
一、地貌成因247
二、基本地貌类型249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1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253
一、风化作用253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256
第三节 流水地貌260
一、流水作用260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260
三、河流地貌263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273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275
一、喀斯特作用275
二、喀斯特地貌276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277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280
一、冰川地貌280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286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290
一、风沙作用290
二、风沙地貌291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295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296
一、海岸地貌296
二、海岸的分类302
三、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304
第八节 火山地貌307
思考题308
主要参考书309
第六章 土壤圈310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311
一、土壤含义311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313
三、土壤形态315
四、土壤的物质组成318
五、土壤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323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329
一、成土因素学说329
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330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337
四、主要成土过程338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339
一、土壤分类339
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345
三、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349
四、耕作土壤分布规律351
五、世界土壤分布351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352
一、有机土353
二、人为土354
三、灰土355
四、火山灰土355
五、铁铝土356
六、变性土357
七、干旱土357
八、盐成土358
九、潜育土358
十、均腐土359
十一、富铁土359
十二、淋溶土359
十三、雏形土360
十四、新成土360
第五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360
一、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360
二、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的参比362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64
一、土壤资源的概念364
二、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365
三、农林牧业土壤资源的利用368
四、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71
五、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73
六、土壤质量指标与评价体系375
思考题379
主要参考书379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80
第一节 地球的生物界381
一、原核生物界383
二、原生生物界383
三、植物界383
四、真菌界384
五、动物界384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385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385
二、生态因子与生物386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96
第三节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397
一、种群及其一般特征398
二、生物群落402
第四节 生态系统41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412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413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417
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425
第五节 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428
一、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428
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429
三、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435
第六节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439
一、农业生态系统439
二、城市生态系统443
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447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447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449
三、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449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55
思考题457
主要参考书457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45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59
一、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459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461
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46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463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464
二、非地带性规律469
三、地域分异的尺度473
四、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474
第三节 自然区划482
一、自然区划原则482
二、自然区划方法483
三、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485
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492
一、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492
二、土地的分类496
三、土地评价497
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499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99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500
三、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500
思考题502
主要参考书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