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 人才、创新、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 人才、创新、制度
  • 蒋慧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59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 人才、创新、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篇 绪言3

第一章 绪言3

1.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三元素4

1.2 经济额外增长因素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元素7

1.3 简要提纲11

第二篇 人才17

第二章 人才强国17

2.1 人人都能成才18

2.2 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元素的经济学解释20

2.3 印度经济的启示23

2.4 人才强国的历史案例30

2.4.1 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跨越依靠人才30

2.4.2 中国五大“盛世”得治于人才34

2.5 东方睡狮的苏醒急需人才43

2.5.1 中国已进入需要大量人才的时代43

2.5.2 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46

2.5.3 和平崛起的首要战略48

第三章 人才制度滞后影响人才辈出50

3.1 人才制度决定人才兴衰51

3.2 人才制度的“软肋”61

3.2.1 市场配置资源原则引出的差距62

3.2.2 知识经济造成的激励差异66

3.2.3 缺乏培养统治精英的办法67

3.2.4 非正式人才制度陷阱71

第三篇 创新75

第四章 创新富国75

4.1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75

4.2 创新是现代国家的富国之本77

4.3 创新是现代企业的强身之道82

第五章 增强创新能力的规律86

5.1 创新活动的起始阶段——创意产生88

5.1.1 有需求是创意诞生的主要来源89

5.1.2 分配任务是创意逼生的刺激因素91

5.1.3 交流是创意产生的肥沃土壤93

5.1.4 合理配置资源是创意催生的支撑条件95

5.2 创新活动的形成阶段——寻找“支持者”99

5.2.1 创意实施的三个必要条件101

5.2.2 支持创意实施的主要合作者101

5.2.3 创新资源的巧妙利用——构筑关系网103

5.2.4 加强交流密度105

5.3 创新活动的实现阶段——完成创新成果106

5.3.1 实现创新的基本队伍——柔性组织型的工作团队106

5.3.2 创新团队要相对独立109

5.3.3 创新团队的抗干扰能力——界面管理111

5.3.4 保持创新团队的稳定性112

5.3.5 创新团队要善于化解反对力量114

5.3.6 创新计划的随机调整116

5.3.7 政府在创新实现阶段的作用117

5.4 创新活动的扩大应用阶段——创新成果的扩散和转移118

5.4.1 创新成果扩大应用的内部条件118

5.4.2 创新团队与外界的良好衔接121

5.4.3 创新成果扩大应用的社会环境条件122

5.4.4 政府在创新成果扩大应用阶段的作用124

第六章 创新的社会障碍126

6.1 最本原的创新障碍是文化126

6.2 创新活动受制于制度128

6.2.1 创新活动的经济制度“金钟罩”128

6.2.2 创新活动的企业制度缺陷132

6.3 经济发展水平左右创新活动134

第四篇 制度139

第七章 制度兴国139

7.1 制度的基本理念139

7.2 制度的适应性效率144

7.3 制度兴国实质是制度创新兴国154

7.4 从“华盛顿共识”转向“北京共识”说明什么159

第八章 制度创新出人才169

8.1 人才制度须与时俱进169

8.2 联合国的教育主旨172

8.3 硅谷和筑波的不同人才制度177

8.4 股票期权激励和事业激励180

8.4.1 人力资源的激励理论和制度值得借鉴181

8.4.2 人才激励制度的国际常见形式183

8.5 中国应成为创业者的乐园187

8.5.1 树挪死,人挪活187

8.5.2 “柔性流动”的制度创新189

8.5.3 把“危”变成“机”191

8.5.4 创业者乐园是最好的留人办法193

8.6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3

8.6.1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应突出人才选拔194

8.6.2 三类人才选拔任用的制度创新初探195

8.7 非正式人才制度创新198

第九章 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199

9.1 制度创新是前提200

9.2 繁荣科技创新的模式转换202

9.3 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创新205

9.3.1 加快科技创新立法205

9.3.2 企业制度创新207

9.3.3 企业外部制度创新——技术联盟210

9.3.4 资本市场制度创新213

9.3.5 社会诚信体系和信用制度建设215

9.3.6 政府购买制度创新216

9.3.7 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体制改革219

9.3.8 科技产品交易为核心的中介制度创新219

第五篇 文化路径依赖225

第十章 人才、创新、制度的文化路径依赖225

10.1 “李约瑟之谜”和“韦伯疑问”的公理性答案226

10.2 不同价值体系对人才、创新、制度的影响233

10.3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国情241

附录1 关于人才预测的计算247

附录2 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林木价值计算253

附录3 关于制度均衡的数学证明255

附录4 国际上关于股票期权的理论公式258

附录5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推导260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