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第2版
  • 张国富,谢元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2038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5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6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6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8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12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意义13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5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7

第一节 劳动创造价值17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17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9

三、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1

四、商品的价值量24

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6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8

一、货币的起源与本质28

二、货币的职能32

三、货币流通规律35

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37

第三节 价值规律38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38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9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40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42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42

一、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42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43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44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6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46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8

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49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50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0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2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54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56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57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57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58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60

第四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6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63

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63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64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65

第二节 资本积累65

一、资本积累的实质65

二、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67

三、相对过剩人口6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0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0

二、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71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73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73

一、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73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76

三、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77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78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9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81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83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84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87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87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87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88

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89

第二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90

一、简单再生产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地位90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9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2

第三节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93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93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94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6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9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98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98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00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02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106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06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6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08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09

四、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110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11

一、商业资本111

二、商业利润112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13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14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与利息114

二、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116

三、股份公司、股息和股票价格117

四、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1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21

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121

二、级差地租122

三、绝对地租124

四、土地价格125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27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基本特征127

一、垄断的形成127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29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33

四、垄断和竞争134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5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3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37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13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42

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原因142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调节的内容143

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调节的主要方式143

第九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50

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150

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原因150

二、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表现152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154

四、经济全球化155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157

一、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格局157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关系158

三、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机制161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162

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及其经济特征16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163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65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67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167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167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74

一、垄断统治使生产全面社会化174

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加深175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177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178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曲折性17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1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82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182

二、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83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86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18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8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1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189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189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1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93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193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94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9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7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197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200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201

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02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其他经济形式203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04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207

一、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207

二、私营经济209

三、外资经济21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212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12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7

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217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218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0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220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2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23

第十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228

第一节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228

一、企业的含义与特征22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地位229

第二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231

一、社会主义企业活力231

二、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目标和机制231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34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234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35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结构236

四、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239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240

一、企业经济核算的意义240

二、企业经济核算的内容24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2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244

一、市场的含义与结构244

二、市场的特征与功能245

三、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248

一、经济机制与市场机制248

二、市场机制的特点249

三、市场机制作用的具体形式2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52

一、市场体系及其构成252

二、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25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257

二、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258

三、社会主义价格管理体制259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分配261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增长261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和国家预算266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266

二、国家预算和财政收支平衡2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68

一、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68

二、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26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保障制度272

一、建立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必要性272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作用273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保障制度274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和消费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277

一、按劳分配的内容、要求和性质277

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作用278

三、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的特点及形式279

第二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282

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282

二、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282

三、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2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286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286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289

三、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291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2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295

一、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29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96

三、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97

四、提高经济效益300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02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302

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304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05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07

第三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310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其制定的依据310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远景规划312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15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19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319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319

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320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321

一、对外经济贸易321

二、利用国外资金325

三、引进先进技术326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328

五、对外经济援助329

第三节 对外开放格局330

一、经济特区330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331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33

第四节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方针334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3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337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337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339

三、健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341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342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342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343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345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345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348

主要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