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增强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增强技术
  • (王江舟)(Jiangzhou Wang),Tung-Sang Ng著;闵范保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33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增强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WCDMA 增强技术1

1.1 物理信道和扩频码分配1

1.1.1 物理信道1

1.1.2 扩频码分配2

1.2 传输信道复用5

1.2.1 层1数据格式说明5

1.2.2 传输信道6

1.2.3 复用和速率匹配7

1.3 异步小区和同步9

1.3.1 UTRAN 中的同步9

1.3.2 小区搜索10

1.3.3 随机接入15

1.4 基于 SIR 测量的快速 TPC16

1.5 分集18

1.5.1 相关 RAKE 合并(RAKE 时间分集)18

1.5.2 站点分集(软/更软切换)21

1.5.3 发射分集25

1.6 WCDMA 容量增强技术29

1.6.1 相关自适应天线阵列分集接收机/自适应天线阵列发射分集29

1.6.2 试验31

参考文献35

第2章 CDMA 蜂窝系统下行链路性能的增强技术39

2.1 WCDMA 下行链路估算39

2.1.1 系统估算假设39

2.1.2 WCDMA 下行链路的容量43

2.1.3 软切换窗口阈值对下行链路容量的影响44

2.2 CDMA 下行链路的最佳正交码分配45

2.3 站点选择分集 TPC48

2.3.1 概述49

2.3.2 详细操作50

2.3.3 性能估算的仿真条件52

2.3.4 码字集54

2.3.5 性能55

2.3.6 与发射分集相结合的性能58

2.4 总结和有待研究的问题59

参考文献59

第3章 GSM/EDGE 无线接入网:GSM/EDGE 向3G 移动业务演进61

3.1 引言61

3.2 3G 移动业务61

3.3 网络结构62

3.3.1 简介62

3.3.2 BSS 外部接口63

3.3.3 运行模式63

3.3.4 协议结构63

3.4 无线接口协议67

3.4.1 概述67

3.4.2 RRC 协议69

3.4.3 PDCP73

3.4.4 RLC74

3.4.5 MAC75

3.5 GERAN 物理层77

3.5.1 业务77

3.5.2 GSM/EDGE 向 GERAN 过渡77

3.5.3 物理资源77

3.5.4 逻辑信道80

3.5.5 逻辑信道到基本物理信道映射82

3.5.6 信道编码82

3.5.7 GERAN 快速功率控制86

3.6 GERAN 安全86

3.6.1 加密86

3.6.2 数据完整性保护87

3.7 无线载波的实现87

3.7.1 会话型88

3.7.2 数据流型88

3.7.3 交互和背景型89

3.8 总结89

参考文献89

第4章 CDMA2000高速率分组数据系统91

4.1 简介91

4.2 IS-856基本概念93

4.3 IS-2000和 IS-856系统的重叠97

4.4 IS-856物理层描述98

4.4.1 前向链路98

4.4.2 反向链路108

4.5 IS-856MAC 层描述115

4.5.1 前向业务信道 MAC115

4.5.2 反向业务信道 MAC129

4.6 链路预算132

4.6.1 链路预算分析132

4.6.2 IS-856链路预算假设132

4.6.3 链路预算计算136

参考文献139

第5章 CDMA 系统信号的峰值-均值比141

5.1 PAR 的背景介绍141

5.2 CDMA 信号的 PAR 分析145

5.2.1 单载波 DS-CDMA 系统的 PAR145

5.2.2 多载波 CDMA 系统的 PAR150

5.3 对 CDMA 信号的 PAR 控制159

5.3.1 单载波 DS-CDMA 系统的 PAR 控制159

5.3.2 多载波 CDMA 系统的 PAR 降低技术163

5.4 结论163

参考文献164

第6章 支持无线移动因特网的 IP 移动性框架167

6.1 引言167

6.2 IP 移动性的挑战168

6.2.1 用户识别168

6.2.2 地址管理169

6.2.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和域名服务器接口170

6.2.4 与移动相关的信息170

6.2.5 安全171

6.2.6 用户的保密性172

6.2.7 动态属性发布172

6.2.8 基于移动性的 AAA 协议172

6.2.9 切换173

6.2.10 代理服务173

6.2.11 B2B 服务协议173

6.3 IP 移动性结构框架174

6.3.1 IP 移动性结构174

6.4 IPv6对 IP 移动性的挑战176

6.4.1 资源管理层177

6.4.2 路由层177

6.5 结论178

参考文献178

第7章 软件无线电——未来的宽带通信系统技术180

7.1 引言180

7.2 21世纪初的移动通信181

7.3 软件无线电纵览181

7.3.1 研究软件无线电的动机及其优势181

7.3.2 历史背景182

7.3.3 实际的软件无线电结构182

7.3.4 接收机信号处理的频域演示183

7.4 带通型采样184

7.4.1 基本原理和实现184

7.4.2 带通型采样的扩展185

7.5 抽取滤波186

7.5.1 单级抽取器187

7.5.2 多级抽取器188

7.5.3 基于多级技术的低复杂度实现189

7.5.4 依靠半波滤波器的低复杂度实现190

7.5.5 使用多个带阻滤波器的滤波器实现190

7.5.6 级联的积分-梳状滤波器191

7.5.7 滤波方法的选择192

7.6 滤波器组信道选择器193

7.7 分维采样率变换196

7.8 结束语198

参考文献198

附录A 缩略语201

附录B 作者简介206

附录C 索引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