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363175.jpg)
- 谭培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735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应当如何开端1
第一节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是否可能1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现时代的哲学2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时代的精髓3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4
第二节 “重构”的基础6
一、哲学是概念式的认识8
二、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关键是确立始初范畴11
第三节 利益是马克思走出唯心史观魔谷的阿莉阿德尼之线17
一、引人注目的两条重要线索17
二、利益范畴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辩证统一21
三、利益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部发展的萌芽24
第二章 唯物主义对利益发出“感性”的微笑29
第一节 利益与理性在二难困境中徘徊29
一、利益淹没在理性主义的冰水之中29
二、混沌表象中的利益概念32
三、利益在理性主义光环中的矛盾对立36
第二节利益概念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纠缠与疏离41
一、利益概念注入人本唯物主义的内涵41
二、市民社会利益概念内涵的初步考察47
三、恩格斯的带有现代市民社会气息的利益概念51
第三节 利益是与财富、物质、客观实在同等程度的概念59
一、私有制下利益的特殊含义59
二、社会主义利益含义再探索66
第三章 马克思研究利益范畴的方法研究75
第一节 新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确立75
一、旧唯物主义方法的批判和新唯物主义方法的确立75
二、论新唯物主义方法的合理性78
第二节 批判非历史主义,确立历史的方法80
一、历史方法产生的根据80
二、共时性方法与历史性方法相辅相成84
第三节 利益范畴内涵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85
一、任何范畴都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85
二、利益范畴一般与特殊的辩证规定87
第四章 利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定90
第一节 利益是由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90
一、人与动物的区别究竟何以可能90
二、利益是指“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93
三、利益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96
第二节 利益的基本内涵是物质生活条件98
一、利益范畴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98
二、利益范畴与人口102
三、利益范畴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107
第三节 利益范畴的历史嬗变112
一、利益范畴的缘起112
二、利益范畴的嬗变115
第五章 利益在虚幻的共同体中是一种颠倒的抽象的社会关系119
第一节 利益范畴的辩证法119
一、利益范畴是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辩证反映119
二、利益范畴辩证法的社会本体论基础123
三、唯物辩证法视野中的劳动范畴127
第二节 利益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33
一、社会关系的含义133
二、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137
三、利益的颠倒与抽象142
第三节 辩证的利益范畴与利益范畴的辩证理解150
一、利益范畴只不过是客观的辩证利益移入人脑的理性观念150
二、利益的客观普遍性156
第六章 利益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166
第一节 利益与社会166
一、社会166
二、利益是社会的奠基石174
三、利益与社会的互动关系183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诸范畴的钥匙186
一、利益与生产力186
二、利益与生产关系194
三、利益与上层建筑19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所揭示的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207
一、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207
二、利益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律213
三、上层建筑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的利益关系218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与科学文明223
第一节 利益与人类文明223
一、人类文明的利益含义223
二、利益与人类文明发展229
三、利益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34
第二节 利益与科学242
一、科学的现代含义242
二、利益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50
三、利益与科学技术决定论258
第三节 利益与人文科学的兴起270
一、人文社会科学兴起的根源270
二、利益与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274
三、利益与人文社会科学诸形式的关系278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295
第一节 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29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革命295
二、利益与卢卡奇的“物化意识”302
三、利益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317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逻辑329
一、存在主义——一条与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相悖的人学逻辑329
二、利益与萨特的存在主义339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355
一、霍克海默的文化批判356
二、马尔库塞的“文化大拒绝”367
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及其出路378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与中国传统义利观388
第一节中国传统义利之辨的缘起388
一、先秦义利之辨的缘起388
二、“利”的内涵之嬗变及其发展396
第二节 我国两种利益思想的分歧与走向408
一、中国古代社会利益思想嬗变的原因408
二、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利益思想对封建社会利益思想的疏离与反叛4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21
一、列宁主义利益思想及其特点421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利益理论的探索和建构434
第十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中国化4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疑难446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矛盾446
二、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的本质内容是什么451
三、生会主义社会利益实现途径偏向的原因455
四、利益关系的价值分析463
第二节 邓小平的利益观467
一、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人民的最大利益467
二、人民的利益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行动的最后根据469
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及其关系471
四、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地区关系的最高准则473
五、实践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利益现立场475
第三节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新内涵47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变化新趋势478
二、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483
三、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的政策含义503
主要参考文献513
后记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