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
  • 钱志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21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黄庭坚 诗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一、“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1

二、诗学与创作中的鉴赏力12

三、黄庭坚诗学的生成背景和实践课题16

四、黄庭坚的诗学体系的构成及其思维方法29

壹33

根本说:诗人的伦理本质33

小引:在认识诗人本质方面的派别倾向与黄氏的立场33

一、基本的理论及其思想渊源35

二、“根本”与黄氏的伦理道德体系43

三、根本说与黄氏诗学的伦理学课题56

余论:根本说的普遍意义及关于黄诗伦理价值的评价66

贰73

情性说:诗歌本体论73

小引:本体反思与诗学实践的关系73

一、黄氏情性说的基本内涵75

二、黄氏情性说所蕴含的批判现实的精神78

三、黄氏“情性说”与合道不怨的创作思想83

四、黄庭坚“情性说”与北宋诗坛“情性说”的渊源关系91

余论:黄氏情性说的人格及个性方面的基础95

叁99

黄庭坚的兴寄观和黄诗的兴寄精神、兴寄方法99

引言:兴寄传统及唐宋诗学的兴寄问题99

一、黄氏兴寄观的内涵101

1.“兴寄观”与“情性说”的体用关系101

2.黄氏有关兴寄观的主要表述及其内蕴101

3.“兴寄高远”说107

4.黄氏兴寄说在理论上的针对性111

二、宋代的黄诗研究者对黄诗兴寄特点的认识113

三、黄诗对传统诗歌比兴艺术的继承116

1.黄庭坚所理解的兴寄传统116

2.对传统的比兴方法、比兴意象的继承119

四、黄诗对比兴传统的发展127

1.“游戏三昧”的兴寄法127

2.题画诗的兴寄性质130

3.用兴寄方法表现“理”134

4.对近体诗比兴艺术的发展137

5.用典与兴寄142

结语142

肆144

学古与新变144

一、黄庭坚关于学古与新变的基本理论主张145

二、黄诗艺术是学古与创新辩证统一的成果156

三、黄氏学古理论的诗学史渊源:拟古诗学与复古诗学164

1.魏晋南北朝拟古法164

2.齐梁文论家的通变理论166

3.杜甫等唐代诗人的启迪169

伍174

诗法篇上:渊源及其基本理论174

一、诗法内涵的理论分析175

二、诗法理论的形成历史及黄氏的渊源179

三、山谷关于诗法的基本范畴187

1.基本概念:诗法、诗律187

2.诗法的具体要素:字法、句法、章法及用事之法191

四、山谷诗法思想的实践上的针对性及其所指向的创作理想208

1.重法以明体209

2.对中唐以来革新、豪放诗风的纠偏211

3.“领略古法生新奇”216

4.法度与入神的关系218

陆222

诗法篇下:诗学实践中法度、气格的演进222

一、及第后诗道的初悟223

二、诗法的形成与风格的成熟230

三、晚期诗法的深化246

柒255

诗体篇引论:唐宋诗体的发展与黄氏的体裁思想255

一、唐宋诗体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发展趋势256

二、黄氏体裁学的基本思想和实践倾向259

捌265

黄氏分体诗学之一:古体诗学265

一、五言古体诗265

1.渊源265

(1)山谷五古与汉魏晋宋五言的渊源关系265

(2)山谷五古与中唐至北宋新变体五古的渊源关系272

2.体制与法度276

二、七言古诗291

1.渊源291

2.发展293

(1)进士及第前:不脱模仿之习294

(2)熙宁元年至四年任叶县尉时期:由模仿转为创作,但仍在唐体范畴之中295

(3)熙宁末、元丰时期任大名府教授、太和县令、德平镇监时期:七古变体的形成301

(4)元祐馆阁时期七古变体风格的精熟306

(5)晚期七古的化境313

玖317

黄氏分体诗学之二:律诗学317

小引:常与变的统一317

一、五言律诗318

1.早期(应试期、任叶县尉)318

2.中期(大名府、太和期间)321

3.后期(馆阁期、贬谪期)324

二、七言律诗332

1.以常寓变:以任叶县尉时期为中心333

2.变体成熟,不弃常调:任官大名、太和、德平期间345

3.从变体到回归唐律:馆阁期、贬谪期355

拾365

黄氏分体诗学之三:绝句学365

一、五绝367

二、六绝371

三、七绝377

1.于常体中求工妙变化:熙宁、元丰时期的七绝创作378

2.法度百出的变体七绝386

3.晚年七绝的自然倾向与老境之美396

(1)变体七绝臻于纯熟后的自由境界397

(2)变体七绝臻于纯熟后的平淡境界399

后记403

参考及征引文献目录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