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子文章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子文章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2421197.jpg)
- 曾祥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6784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734页
- 主题词:儒家;曾参(前505-前436)-文章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子文章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光复曾子的文章之道1
一 还原“孔、曾、孟儒学”的历史真相1
二 追寻“宗圣公文化”的先祖基因3
三 填补“曾子文章学”的研究空白5
四 复兴曾子的“学道、士道、孝道、王道和天道”8
卷一 曾子的文章作品编著11
导 语 曾子是孔门弟子中著述最多的一位大儒11
第一章 曾子著述的作者明辨13
第一节《曾子》十篇是曾子著述的首要作品13
第二节《曾子问》是曾子传述孔子祭礼之作15
第三节《主言》是曾子传述孔子王道之作16
第四节 曾子是《孝经》的主要作者17
第五节 曾子是《大学》的解经传主21
第六节 曾子是《论语》的第一主编30
第二章 曾子著述的历史顺序37
第三章 曾子著述的原文范本40
第一节《论语》原文范本40
第二节《曾子》十篇原文范本72
第三节《孝经》原文范本82
第四节《曾子问》原文范本86
第五节《主言》原文范本93
第六节《大学》原文范本95
第四章 后世群书的“曾子章句”99
第一节 先秦典籍中的“曾子章句”99
一《孟子》中的“曾子章句”99
二《庄子》中的“曾子章句”101
三《战国策》中的“曾子章句”102
四《荀子》中的“曾子章句”103
五《韩非子》中的“曾子章句”104
六《吕氏春秋》中的“曾子章句”104
七《世本》中的“曾子章句”106
八《晏子春秋》中的“曾子章句”106
第二节 两汉典籍中的“曾子章句”107
一《新语》中的“曾子章句”107
二《大戴礼记》中的“曾子章句”107
三《小戴礼记》中的“曾子章句”107
四《韩诗外传》中的“曾子章句”111
五《尚书大传》中的“曾子章句”113
六《淮南子》中的“曾子章句”113
七《春秋繁露》中的“曾子章句”114
八《史记》中的“曾子章句”114
九《盐铁论》中的“曾子章句”115
十《新序》中的“曾子章句”116
十一《说苑》中的“曾子章句”116
十二《列女传》中的“曾子章句”119
十三《尸子》中的“曾子章句”119
十四《论衡》中的“曾子章句”120
十五《牟子》中的“曾子章句”122
十六《汉书》中的“曾子章句”123
十七《白虎通》中的“曾子章句”124
十八《东观汉记》中的“曾子章句”127
十九《潜夫论》中的“曾子章句”127
二十《琴操》中的“曾子章句”127
二十一《越绝书》中的“曾子章句”128
二十二《古微书》中的“曾子章句”128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典籍中的“曾子章句”129
一《中论》中的“曾子章句”129
二《孔子家语》中的“曾子章句”130
三《孔丛子》中的“曾子章句”132
四《嵇康集》中的“曾子章句”133
五《三国志》中的“曾子章句”133
六《搜神记》中的“曾子章句”134
七《博物志》中的“曾子章句”134
八《孝子传》中的“曾子章句”134
九《高士传》中的“曾子章句”135
十《抱朴子外篇》中的“曾子章句”135
十一《后汉书》中的“曾子章句”135
十二《宋书》中的“曾子章句”136
十三《拾遗记》中的“曾子章句”137
十四《弘明集》中的“曾子章句”137
十五《金楼子》中的“曾子章句”138
十六《水经注》中的“曾子章句”138
十七《颜氏家训》中的“曾子章句”139
十八《刘子》中的“曾子章句”139
十九《孟子外书》中的“曾子章句”140
卷二 曾子文章的形式要素141
导 语 文章本体研究应以文章形式为主141
第一章 曾子著述的体裁样式143
第一节 曾子著述的形体媒体143
一 曾子著述的面目形体143
二 曾子著述的传播媒体146
第二节 曾子著述的表达语体148
一 曾子著述的语言表达方式“五脏俱全”149
二 曾子著述的“语录体”迈上了“四级台阶”154
第三节 曾子著述的文体明辨160
一 曾子六篇著述的文体定位161
二 曾子著述提及的公文和诗歌168
三 曾子在先秦文体史上的名位170
第二章 曾子文章的章法结构175
第一节《论语》的章法结构176
一《论语》“斐然成章”说新论177
二《论语》288章中的“句间关系”180
三《论语》上半部的“章间关系”183
四《论语》二十篇的“篇间关系”195
第二节《曾子》的章法结构200
一《曾子》章法比《论语》章法前进了一大步200
二 书之条贯,篇无瑕也——《曾子》十篇是怎样布局谋篇的?202
三篇之彪炳,章无疵也——《曾子》35章是怎样分章合篇的?206
四 章之明靡,句无玷也——《曾子》10个长章是怎样组句成章的?211
第三节《孝经》的章法结构224
一《孝经》是怎样组句成章的?224
二《孝经》是怎样组章成书的?237
第四节《曾子问》的章法结构241
第五节《主言》的章法结构241
一《主言》的布局谋篇241
二《主言》的结构优点242
第六节《大学》的章法结构243
一《大学》是怎样组句成章的?244
二《大学》是怎样组章成书的?252
第三章 曾子文章的词汇语法254
第一节 曾子文章中的词汇255
一 曾子文章中的单音词在4920个以上255
二 曾子文章中的复音词在2270个以上261
三 曾子文章中的单纯词与合成词266
四 曾子文章中的词汇绝大多数仍存活,少数已消亡266
第二节 曾子文章中的词法267
一 曾子文章中的实词267
二 曾子文章中的虚词279
三 曾子对文章词义的理解与活用287
第三节 曾子文章中的句法291
一 曾子文章中的词组291
二 曾子文章中的句子294
三 曾子文章的词句语法和篇章语法300
第四节 曾子文章中的成语305
一 曾子文章成语的分布数量305
二 曾子文章成语的生成和锤炼311
三 曾子不愧为“成语英雄”315
结语“文章语言”的特性及其根基地位316
第四章 曾子文章的修辞技巧318
第一节 曾子的修辞纲领:“辞达而已矣”318
第二节 曾子文章中重点运用的基本辞格320
一 比喻320
二 比拟325
三 对偶326
四 排比335
五 顶针343
六 回环344
七 借代345
八 层递349
九 引用350
十 设问、反问352
十一 对比356
十二 婉曲359
第三节 曾子文章中面上涉猎的修辞格式361
一 映衬361
二 摹状361
三 双关362
四 仿拟362
五 拈连362
六 移就362
七 示现363
八 呼告363
九 夸张363
十 倒反363
十一 感叹363
十二 析字364
十三 同字364
十四 拆用364
十五 藏词364
十六 镶嵌364
十七 复叠364
十八 节缩365
十九 省略365
二十 警策365
二十一 折绕366
二十二 转品366
二十三 反复366
二十四 倒装367
二十五 反语367
二十六 易色367
二十七 象征367
二十八 用典367
二十九 错综368
三十 讽喻368
三十一 互文368
三十二 跳脱368
结语“文章修辞”的特性及其文饰功能370
第五章 曾子文章的思维逻辑371
第一节 曾子虽非“名家”,确是“辩者”371
第二节 曾子文章中的形式逻辑374
一 曾子文章有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374
二 曾子文章有完整多样的推理论证378
第三节 曾子文章中的辩证逻辑387
一 文章言语结构上的辩证逻辑388
二 辩证逻辑在曾子文章中的丰富内涵392
结 语 文章是语、修、逻、篇的统一体399
卷三 曾子文章的整体风貌401
导 语 文章面面观要上升到文章整体观401
第一章 曾子文章的气势403
第一节 曾子文章气势的形成要素405
一 天地的阳气阴气405
二 春秋战国的风气405
三 作者主体的内气406
四 文章情思的正气406
五 文章事料的元气406
六 文章章法的底气407
七 文章技法的运气407
八 文章语言的声气408
第二节 曾子文章气势的典型示范409
一“阴阳之道”的中和力和辐射力409
二“孝治之道”的扩张力和凝聚力410
三“明主之道”的亲和力和战斗力411
四“大学之道”的穿透力和感召力412
第二章 曾子文章的神采415
第一节 曾子文章的形采417
一 曾子文章的体裁样式异彩纷呈417
二 曾子文章的章法结构多样齐一418
三《曾子疾病》的文色浓淡相宜419
第二节 曾子文章的辞采421
一 曾子文章辞采的整体观照421
二 曾子文章辞采的局部补述422
第三节 曾子文章的声采424
一 词句的声采425
二 段章的声采426
第四节 曾子文章的质采427
一 选人兼顾德才,覆盖官民428
二 用事由远及近,由君及臣428
三 举证由人及书,由事及理429
第五节 曾子文章的旨采429
一 思想的条理性和连贯性430
二 思想的多样性和变化性431
三 思想的集中性和统一性431
四 思想的深刻性和高远性432
五 思想的批判性和创造性432
第六节 曾子文章的情采433
一 曾子文章的生情和表情特色434
二 曾子《孝经》堪称天下情文之极品437
第三章 曾子文章的作风446
第一节 曾子文章作风的特性446
一“子书”写作的群体性446
二 写作风气的倾向性447
三 文章作风的综合性447
四 文章风气的优劣性447
第二节 曾子文章的优良作风448
一 言必有主,求真务实448
二 有的放矢,旗帜鲜明451
三 述而有作,弃旧图新454
四 质朴自然,生动形象458
五 深入浅出,通达权变461
六 短小精粹,词约义丰463
第四章 曾子文章的风格466
第一节 文章风格的特定内涵和科学界定466
一 文章风格与文章作风交叉有别466
二 文章风格与文学风格同中有异468
第二节 曾子文章风格形成的主客观要素471
一 作家的精神个体性471
二 作品的体式独特性473
三 作品反映对象的群体个性475
第三节 曾子文章风格的表现形态丰富多样479
一 明晰而不失含蓄480
二 刚健而不弃柔婉482
三 典雅而不离新奇485
四 严谨而不乏疏放487
五 平实而不拒华丽489
六 简约而不缺繁丰492
第五章 曾子文章的美质495
第一节 文章美质的特性和地位495
一 文章美质与文章美感、文章美育的联系和区别495
二 文章美与文学美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95
三 文章美质在文章整体风貌系列范畴中的归总地位496
第二节 曾子文章形式的美貌497
一 简练流畅的语言美497
二 分合常变的结构美503
三 多样统一的体式美510
第三节 曾子文章内容的美质515
一 真实典型的事料美515
二 正确深刻的意旨美522
三 诚挚好善的情感美539
第四节 曾子文章的科学理性美548
一 文章事料的实在美、全真美550
二 文章数据的抽象美、理趣美553
三 文章概念的简练美562
四 文章名句的哲理美563
五 文章形神的精确美564
六 文章思维的逻辑美567
七 文章理想的虚灵美578
八 文章情感的理智美、中和美581
九 文章境界的高尚美、真善美586
卷四 曾子文章的阅读底蕴591
导 语 阅读的“潜水作业”591
第一章《周易》的读以致用593
第一节《论语》对《周易》的运用593
第二节《曾子》对《周易》的运用597
第三节《孝经》对《周易》的运用601
第四节《主言》对《周易》的活用605
第五节《大学》对《周易》的活用607
第六节 曾子理解和运用《周易》的特色610
一《易经》的文序孕育了《论语》《孝经》的章法结构611
二《易传》的义理奠定了《曾子》《大学》的思想基础612
第二章《尚书》的读以致用614
第一节《论语》对《尚书》的活用614
第二节《曾子》对《尚书》的活用618
第三节《孝经》对《尚书》的运用620
第四节《主言》对《尚书》的活用622
第五节《大学》对《尚书》的运用625
第三章《诗经》的读以致用629
第一节《论语》对《诗经》的运用629
第二节《曾子》对《诗经》的运用634
第三节《孝经》对《诗经》的运用638
第四节《大学》对《诗经》的运用641
第五节对《诗经》读以致用的概貌和经验644
一 曾子文章对《诗经》的引用概况645
二 曾子全面把握了孔子《诗》教的功能645
三 曾子引用《诗经》的方法灵活,形式多样645
四 曾子读《诗经》基于审美,更重实用645
五 曾子对《诗经》的读以致用,为“诗文并茂”做出了典型示范645
第四章《礼记》的读以致用646
第一节《论语》对《礼记》的运用646
第二节《曾子》对《礼记》的运用652
第三节《孝经》对《礼记》的运用656
第四节《曾子问》对三《礼》的运用659
第五节《主言》对《礼记》的运用670
第六节《大学》对《礼记》的活用672
第五章《左传》的读以致用678
第一节 曾子文章对《左传》的运用679
一《论语》对《左传》的运用679
二《曾子》对《左传》的运用685
三《孝经》对《左传》的运用687
四《主言》对《左传》的运用688
第二节 曾子文章对《国语》的运用690
一《论语》对《国语》的运用691
二《曾子》对《国语》的运用692
三《大学》对《国语》的运用693
第六章《道德经》的读以致用695
第一节《论语》对《道德经》的运用695
第二节《曾子》对《道德经》的运用698
第三节《孝经》对《道德经》的运用699
第四节《曾子问》对老子思想的运用699
第五节《主言》对《道德经》的运用700
第六节《大学》对《道德经》的运用701
结语“六经博士”撑起了曾子文章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