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药剂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药剂学
  • 杨桂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33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中药制剂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简介1

二、学习中药药剂学的方法与意义2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2

四、中药剂型的分类3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4

一、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史4

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方向6

第三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8

一、药品标准9

二、药事法规11

三、生产管理的技术文件13

第二章 中药调剂16

第一节 参观中药房和中药零售企业16

一、目的16

二、内容16

三、总结报告16

第二节 中药调剂员工作场所17

一、设施和设备17

二、组织结构和人员18

第三节 中药调剂的含义及任务19

一、中药调剂的含义19

二、中药调剂的任务20

三、中药调剂的历史与发展方向20

第四节 中药处方21

一、处方的含义21

二、处方类型22

三、处方格式22

四、处方常用术语22

五、处方的管理24

六、处方药品名称与应付24

第五节 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27

一、中药配伍27

二、用药禁忌28

第六节 合理用药30

一、合理用药的含义及意义30

二、合理用药31

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32

四、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34

第七节 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35

一、麻醉中药35

二、毒性中药35

三、贵细中药38

第八节 中药用量与计量38

一、中药用量38

二、中药计量38

三、中药计量器具39

第九节 中药陈列及调剂工作制度39

一、斗谱排列39

二、中成药陈列40

三、特殊中药存放40

四、调剂工作制度40

第十节 饮片调剂操作42

一、审方42

二、计价收费43

三、调配43

四、复核43

五、发药44

六、中药免煎剂调剂44

七、调剂质量管理44

第十一节 中成药调剂操作45

一、中成药调剂操作步骤45

二、药品有效期判断46

三、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46

四、中成药处方药47

五、中成药非处方药47

六、医疗机构自制制剂49

第十二节 中药临方炮制49

一、临方炮制含义及意义49

二、临方炮制常用工具49

三、临方炮制方法49

第十三节 中药煎服49

一、煎药49

二、服药53

第十四节 药品采购供应54

一、药品采购供应程序54

二、药品验收入库与出库55

三、调剂用药供应56

第十五节 中药品质变异及影响因素57

一、中药贮存中的常见变异现象57

二、引起中药变异的因素59

第十六节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60

一、中药贮存60

二、中药材、饮片养护60

三、中成药的贮藏和养护62

第三章 中药制药企业64

第一节 参观中药制药企业64

一、目的64

二、内容64

三、总结报告64

第二节 厂区64

一、厂区外部环境64

二、厂区布局与内部环境64

三、生产厂房、设施与内部环境65

四、人员进入生产区65

五、物料进入生产区65

第三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65

一、组织机构65

二、生产操作岗位66

第四章 中药制药卫生68

第一节 参观中药制药企业68

一、目的68

二、内容68

三、总结报告68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69

一、中药制药卫生的含义及意义69

二、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69

三、微生物污染中药制剂的途径及处理措施70

第三节 提高中药制剂卫生质量的常用技术71

一、灭菌71

二、滤过除菌78

三、防腐78

四、空气净化80

五、无菌生产工艺81

第五章 制药用水83

第一节 实训(实例)83

注射用水的制备83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84

一、制药用水的含义84

二、制药用水的种类84

三、制药用水的质量要求85

第三节 制药用水的生产技术85

一、饮用水生产技术85

二、纯化水生产技术85

三、注射用水生产技术88

四、灭菌注射用水生产技术89

第六章 中药药粉90

第一节 实训(实例)90

一、炉甘石的粉碎90

二、六味地黄丸处方饮片的粉碎、过筛与混合91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93

一、中药药粉的含义93

二、中药药粉的种类93

第三节 粉碎94

一、粉碎的含义及目的94

二、粉碎的基本原理94

三、常用的粉碎方法95

四、粉碎注意事项96

五、常用的粉碎机械97

第四节 筛析101

一、筛析的含义及目的101

二、药筛101

三、影响过筛的因素及提高过筛效率的方法102

四、常用过筛机械103

第五节 混合104

一、混合的含义及目的104

二、混合的方法105

三、常用的混合机械105

第六节 中药制粉107

一、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107

二、工艺流程图108

第七章 中药提取110

第一节 实训(实例)110

提取岗位实训110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12

一、提取的含义及目的112

二、中药组分112

三、常用的提取溶剂113

四、提取原理及影响因素114

第三节 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117

一、煎煮法117

二、回流法118

三、浸渍法119

四、渗漉法120

五、水蒸气蒸馏法122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22

第四节 提高提取效率的常用方法123

一、调节溶剂的pH值123

二、加入表面活性剂123

三、加入酶124

四、利用超声波124

第八章 中药提取液精制126

第一节 实训(实例)126

精制分离岗位实训126

第二节 精制方法128

一、精制的含义及目的128

二、醇沉法128

三、大孔树脂吸附法129

四、其他方法131

第三节 过滤134

一、过滤的含义及目的134

二、过滤原理134

三、影响过滤的因素134

四、过滤介质135

五、常用过滤方法及设备136

第九章 中药提取液浓缩139

第一节 实训(实例)139

浓缩岗位实训139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41

一、浓缩的含义及目的141

二、影响蒸发的因素141

第三节 常用的浓缩方法142

一、常压蒸发142

二、减压蒸馏142

三、薄膜浓缩143

四、多效浓缩145

第十章 中药浓缩物干燥147

第一节 实训(实例)147

干燥岗位实训147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49

一、干燥的含义及目的149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149

第三节 常用的干燥方法150

一、烘干151

二、喷雾干燥151

三、沸腾干燥152

四、其他干燥方法153

第十一章 中药口服液(合剂)155

第一节 实训(实例)155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生产155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61

一、中药口服液(合剂)的含义161

二、中药口服液(合剂)的特点161

三、中药口服液(合剂)的附加剂161

四、中药口服液(合剂)的质量要求161

第三节 口服液(合剂)生产技术162

一、制备方法16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163

三、工艺流程图168

第十二章 中药糖浆剂170

第一节 实训(实例)170

复方百部止咳糖浆的生产170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73

一、糖浆剂的含义173

二、糖浆剂的特点173

三、糖浆剂的质量要求174

第三节 糖浆剂生产技术174

一、制备方法174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175

三、工艺流程图177

第十三章 煎膏剂(膏滋)178

第一节 实训(实例)178

益母草膏的生产178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81

一、煎膏剂的含义181

二、煎膏剂的特点181

三、煎膏剂的质量要求181

第三节 煎膏剂生产技术182

一、制备方法18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183

三、工艺流程图185

第十四章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186

第一节 实训(实例)186

一、当归流浸膏的生产186

二、甘草浸膏的生产189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92

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192

二、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特点192

三、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192

第三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生产技术193

一、制备方法193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193

三、工艺流程图195

第十五章 酒剂197

第一节 实训(实例)197

风湿止痛药酒的生产197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199

一、酒剂的含义199

二、酒剂的特点199

三、酒剂的质量要求199

第三节 酒剂生产技术200

一、制备方法200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00

三、工艺流程图203

第十六章 酊剂204

第一节 实训(实例)204

十滴水的生产204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06

一、酊剂的含义206

二、酊剂的特点207

三、酊剂的质量要求207

第三节 酊剂生产技术207

一、制备方法207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08

三、工艺流程图210

第十七章 注射液211

第一节 实训(实例)211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的生产211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28

一、注射液的含义及特点228

二、注射液的种类229

三、注射液的质量要求229

第三节 注射液生产技术231

一、制备方法231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46

三、工艺流程图250

第十八章 注射用无菌粉末252

第一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52

一、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含义及特点252

二、注射剂的含义及特点252

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求252

第二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生产技术253

一、制备方法253

二、工艺流程图260

第十九章 散剂261

第一节 实训(实例)261

婴儿健脾散分装261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64

一、散剂的含义264

二、散剂的特点264

三、散剂的种类264

四、散剂的质量要求265

第三节 散剂生产技术265

一、制备方法265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66

三、工艺流程图269

第二十章 颗粒剂270

第一节 实训(实例)270

滋肾健脑颗粒制粒270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71

一、颗粒剂的含义271

二、颗粒剂的特点271

三、颗粒剂的种类272

四、颗粒剂的质量要求272

五、制粒方法273

第三节 水溶性颗粒剂生产技术275

一、制备方法275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75

三、工艺流程图277

第二十一章 片剂278

第一节 实训(实例)278

复方元胡止痛片的生产278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285

一、片剂的含义及特点285

二、片剂的种类285

三、片剂生产常用辅料286

四、片剂的质量要求292

第三节 片剂生产技术292

一、制备方法29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99

三、工艺流程图306

第二十二章 包衣307

第一节 实训(实例)307

一、复方元胡止痛片包糖衣307

二、复方元胡止痛片包薄膜衣309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10

一、包衣的含义及目的310

二、片剂包衣种类311

三、片剂包衣质量要求312

第三节 糖衣包衣技术312

一、包衣方法31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14

三、工艺流程图316

第二十三章 硬胶囊317

第一节 实训(实例)317

加味天麻胶囊充填317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19

一、硬胶囊的含义319

二、硬胶囊的特点319

三、空心胶囊(胶囊壳)320

四、硬胶囊的质量要求321

第三节 硬胶囊生产技术322

一、制备方法32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23

三、工艺流程图325

第二十四章 压制软胶囊326

第一节 实训(实例)326

藿香正气软胶囊的压制326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28

一、压制软胶囊的含义328

二、压制软胶囊的特点328

三、压制软胶囊的质量要求328

第三节 压制软胶囊生产技术329

一、制备方法329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30

三、工艺流程图331

第二十五章 滴制软胶囊(胶丸)332

第一节 实例332

牡荆油胶丸的制备332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33

一、滴制软胶囊的含义333

二、胶囊剂的含义333

三、胶囊剂的种类333

四、滴制软胶囊的特点333

五、滴制软胶囊的质量要求333

第三节 滴制软胶囊生产技术334

一、制备方法334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34

三、工艺流程图335

第二十六章 水丸336

第一节 实训(实例)336

开胸顺气丸的生产336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38

一、水丸的含义338

二、水丸的特点338

三、水丸的黏合剂338

四、水丸的质量要求339

第三节 水丸生产技术340

一、制备方法340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42

三、工艺流程图344

第四节 其他344

一、水蜜丸344

二、糊丸344

三、浓缩丸345

四、微丸345

第二十七章 蜜丸346

第一节 实训(实例)346

六味地黄丸制丸346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49

一、蜜丸的含义349

二、蜜丸的特点349

三、蜜丸的质量要求349

第三节 蜂蜜350

一、蜂蜜的含义350

二、蜂蜜的选择350

三、炼蜜350

第四节 蜜丸生产技术351

一、制备方法351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51

三、包衣354

四、工艺流程图354

第五节 蜡丸355

第二十八章 滴丸356

第一节 实例356

苏冰滴丸的制备356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56

一、滴丸的含义356

二、滴丸的特点356

三、滴丸的基质与冷凝介质357

四、滴丸的质量要求357

第三节 滴丸生产技术358

一、制备方法358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58

三、工艺流程图359

第二十九章 软膏361

第一节 实训(实例)361

徐长卿软膏的生产361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63

一、软膏剂的含义363

二、软膏剂的特点363

三、药物透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363

四、软膏剂的质量要求364

第三节 软膏剂生产技术364

一、制备方法364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68

三、工艺流程图369

第三十章 膏药370

第一节 实训(实例)370

拔毒膏的生产370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72

一、膏药的含义372

二、膏药的特点372

三、膏药的质量要求372

第三节 膏药的生产技术372

一、制备方法37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73

三、工艺流程图374

第三十一章 橡胶膏剂376

第一节 实训(实例)376

伤湿止痛膏的生产376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78

一、橡胶膏剂的含义378

二、橡胶膏剂的特点378

三、橡胶膏剂的质量要求378

第三节 橡胶膏剂生产技术379

一、制备方法379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80

三、工艺流程图380

第四节 其他贴膏剂381

一、凝胶膏剂381

二、贴剂382

第三十二章 栓剂384

第一节 实训(实例)384

野菊花栓的生产384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85

一、栓剂的含义385

二、栓剂的特点386

三、栓剂药物吸收的途径与影响因素386

四、栓剂的质量要求386

第三节 栓剂生产技术387

一、制备方法387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389

三、工艺流程图390

第三十三章 内包装391

第一节 实训(实例)391

一、蛇胆川贝散的包装391

二、螺旋藻胶囊的包装394

三、银翘解毒片的包装396

四、归脾丸的包装398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399

一、内包装的含义399

二、内包装的种类及材料400

三、内包装的质量要求401

第三节 内包装操作技术402

一、常用机械设备及用具402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404

三、工艺流程图404

第三十四章 外包装406

第一节 实训(实例)406

一、柴胡注射液的包装406

二、参苓白术散的包装408

三、三九胃泰胶囊的包装409

四、维C银翘片的包装410

第二节 必备知识与理论412

一、外包装的含义412

二、外包装的种类及材料412

三、外包装的质量要求413

第三节 外包装操作技术414

一、机械用具414

二、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要点416

三、工艺流程图417

第三十五章 其他剂型418

第一节 露剂418

一、实例418

二、必备知识与理论418

第二节 茶剂419

一、实例419

二、必备知识与理论419

第三节 胶剂420

一、实例420

二、必备知识与理论420

三、生产技术421

第四节 锭剂423

一、实例423

二、必备知识与理论423

第五节 气雾剂424

一、实例424

二、必备知识与理论425

第三十六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428

第一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428

一、环糊精包合技术的含义428

二、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428

三、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429

四、β-环糊精包合物429

第二节 微型包囊技术430

一、微型包囊的含义430

二、微型胶囊的特点431

三、微型胶囊的制备431

四、微型胶囊的质量控制432

第三节 固体分散技术433

一、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433

二、固体分散体的特点433

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433

第四节 脂质体制备技术434

一、脂质体的含义434

二、脂质体的特点434

三、脂质体的制备434

四、脂质体的质量控制435

第五节 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435

一、概述435

二、口服定时、定位释药系统436

三、靶向制剂437

第三十七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439

第一节 概述439

一、研究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意义439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439

第二节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方法440

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440

二、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441

第三节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442

一、留样观察法442

二、加速试验法442

附录一 生产管理技术文件443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453

附录三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