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引介、诠释与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引介、诠释与运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488097.jpg)
- 赖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3953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社会法学-法学史-研究-中国-1898-193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引介、诠释与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选题旨趣1
二 先行研究8
三 研究资料与方法16
四 研究思路与各章要旨21
第一章 欧洲法学说的引介与对法律社会关系的早期认识28
第一节 留日法科生与近代法学在中国的初兴29
一 西方法学在中国的萌芽29
二 清末民初的法科留学31
三 留日法科生与法学译著和法学期刊38
第二节 社会法学胚芽的发生:论“法”与“群”的关系44
一 梁启超始论“法”与“群”的关系44
二 学界再论“法”与“群”的关系48
第三节 对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早期认识51
一 欧洲法学说的零星引介与初识法律和社会的关系51
二 清末民初对法律与其他社会因素关系的一般认识58
第四节 探索法学新思潮及其在法律上的影响63
一 探索法学发展的新趋势63
二 新思潮下劳动法的兴起与民法、刑法的变化67
第五节 认识自由法学以及柯勒、施塔姆勒、狄骥的学说70
一 认识自由法学说70
二 初识柯勒、施塔姆勒、狄骥学说75
第二章 社会法学基本框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85
第一节 中国现代法学学术中心的形成与法学研究风气的变化86
一 北大改革以前的中国法学界86
二 北大法科改革90
三 现代法学学术中心的形成及全国法学研究风气的变化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潮对法律学说的影响107
一 对社会主义与法律之关系的初步认识107
二 “法的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113
第三节 社会法学概念的提出与基本框架的建立118
一 社会法学概念的出现:“社会目的法说”与“社会法学”118
二 社会法学框架的初步建立124
第四节 社会连带法学的引介及其影响133
一 周鲠生对狄骥社会连带法学说的引介和运用134
二 社会连带法学说与王世杰的国家主权和个人权利观念137
三 方孝岳的译介:狄骥的社会职务和社会团结观念及其在民法上的影响143
四 许藻镕、陈霆锐:社会连带学说与自由、契约、财产和责任观念的变化151
五 陈俊三、陈应机:社会连带主义在法律上的影响及其优越性158
第五节 美国社会法学说和施塔姆勒学说的引介及其他166
一 吴经熊的“法律动力学研究”:根据社会法学说探讨法律的基本概念167
二 吴经熊引介霍姆斯、庞德、施塔姆勒和卡多佐的学说172
三 燕树棠、张志让、陆鼎揆对庞德社会法学说的译介183
四 施塔姆勒正法观与徐恭典、丘汉平等人对法律公道的探索190
五 域外其他社会法学说的译介194
六 学术创见:关于社会法学的独立思考199
第六节 社会法学思潮下关于法学基本问题的思考203
一 对法学派别的认识203
二 法律的本位问题222
三 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228
四 解释和运用法律的方法232
五 各部门法观念的变化236
六 对中国法律问题的思考242
第三章 社会法学的扩散与发展254
第一节 北方学人南下与法学研究的新格局254
一 北京政局的变化与北方学人南迁254
二 法学院布局的变化与南下法律学人的选择257
三 法学刊物格局的变化260
第二节 社会法学的新发展264
一 域外社会法学说的译介265
二 社会法学研究的扩散及其特点277
三 自成一派的努力291
第三节 总结性思考:张知本及其《社会法律学》299
一 对社会法律学的定义、派别、发生原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300
二 对社会法律学法律观的认识304
三 社会法律学与社会进化及现代法律的关系309
第四节 社会学界对社会法学的研究311
一 以社会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实践:严景耀对犯罪问题的研究311
二 孙本文关于“法理社会学”的思考315
第四章 社会法学对法律教育及立法的影响318
第一节 社会法学与法律教育318
一 体制的安排: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非法学科目之于法学课程318
二 社会法学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323
三 关于培养何种法律人才的思考327
第二节 社会法学与国民政府的立法331
一 社会本位的基调:国民党党义与社会法学思想的共通点332
二 国民党党义和社会法学思想共同影响下的立法指导原则338
三 社会法学思想与各部门法的制定347
第三节 社会法学与创建三民主义法学的努力359
一 中国本位法系论的兴起360
二 社会法学与三民主义的法理学363
结语370
征引文献379
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