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2501892.jpg)
- 敏泽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1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时期3
绪论3
一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3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关于文学、文学理论批评的概况13
第一章 孔子、孟子及荀子等20
第一节 孔子20
第二节 孟子、荀子及《易传》的文学观32
第三节 韩非子和老、庄等的文学理论批评50
两汉时期65
绪论65
一 汉代独尊儒术的措施和文学理论批评概况65
二 两当时代对文学认识的演进70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74
第一节 《诗大序》和《礼记·乐记》74
第二节 司马迁和扬雄84
第三节 班固、王逸和王符等97
第四节 王充104
魏晋南北朝119
绪论119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概况119
二 文学理论批评中产生的新概念124
三 魏晋南北朝对于文学特点的认识139
第三章 曹丕、陆机、葛洪和挚虞等152
第一节 曹丕152
第二节 陆机的《文赋》158
第三节 葛洪和挚虞169
第四章 刘勰182
第一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182
第二节 刘勰的根本文学观点186
第三节 艺术、自然之道和时代193
第四节 才情、风格和风骨200
第五节 内容和形式等206
第六节 刘勰论创作211
第七节 刘勰论批评219
第五章 钟嵘及南北朝时期的其它文学理论批评226
第一节 钟嵘的《诗品》226
第二节 沈约、裴子野、萧统、颜之推等246
隋唐五代263
绪论263
第六章 隋及唐初270
第一节 李谔、王通及初唐史家270
第二节 刘知几《史通》的文论281
第三节 初唐的形式主义文风和陈子昂288
第七章 李白、殷璠、杜甫、白居易等296
第一节 李白、殷璠及杜甫296
第二节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315
第八章 唐代的古文运动335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酝酿和发展335
第二节 柳宗元349
第三节 韩愈365
第四节 李翱和皇甫湜等378
第九章 唐代晚期及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390
第一节 杜牧、李商隐和皮日休390
第二节 晚唐五代的文风和《旧唐书》399
第三节 从皎然的《诗式》到司空图的《诗品》407
第四节 唐及唐以后关于文、文章、文学的概念431
宋金元时期437
绪论437
第十章 宋初的复古运动443
第一节 宋初的文风和复古运动的兴起443
第二节 柳开、穆脩、石介和王禹偁等451
第十一章 北宋中叶的复古运动464
第一节 苏舜钦、梅尧臣和欧阳修464
第二节 李觏和王安石477
第十二章 北宋的其它文学理论批评486
第一节 道学家的文论486
第二节 苏轼498
第三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论514
第四节 李清照、胡寅等537
第十三章 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541
第一节 朱熹等理学家的文论541
第二节 杨万里、陆游、范开、刘克庄等557
第十四章 宋代诗话572
第一节 宋代诗话和《岁寒堂诗话》、《白石道人诗说》572
第二节 《沧浪诗话》586
第十五章 金元时代609
第一节 金代的文风和王若虚609
第二节 元好问622
第三节 元代的文学批评629
明清时期639
绪论639
第十六章 明初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复古主义运动的兴起648
第一节 明初的文学理论批评648
第二节 李东阳656
第三节 前后七子及其复古主义运动662
第四节 “唐宋派”692
第十七章 李贽等704
第一节 童心说706
第二节 关于“顺其性”和有为而作711
第三节 关于《水浒传》的评论和评点716
第四节 焦竑、徐渭和汤显祖727
第十八章 公安派737
第一节 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观738
第二节 公安派的创作论743
第三节 “性灵说”批判及其它747
第四节 竟陵派751
第十九章 明代的戏曲和民间文学理论757
第一节 明代戏曲文学理论的发展757
第二节 徐渭、何良俊等764
第三节 王骥德773
第四节 冯梦龙和晚明的小说及民间文学理论782
第二十章 清初之诗文理论790
第一节 黄宗羲790
第二节 顾炎武799
第三节 王夫之803
第四节 魏禧814
第二十一章 清代曲论、小说理论和明清关于《水浒传》的评论823
第一节 李渔和清代曲论823
第二节 关于《聊斋志异》和《水浒传》的评论832
第三节 金人瑞839
第二十二章 叶燮855
第一节 叶燮及其美学思想855
第二节 诗歌的因、创及“风人之旨”等864
第三节 关于理、事、情及形象思维等873
第四节 关于作者的“胸襟”及才、胆、识、力等883
第二十三章 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纲和袁枚890
第一节 王士祯及其神韵说890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论904
第三节 翁方纲的“肌理说”913
第四节 袁枚922
第二十四章 “桐城派”和章学诚等940
第一节 “桐城派”的思想基础和方苞、刘大櫆940
第二节 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952
第三节 对于“桐城派”的批评960
第四节 阳湖派965
第五节 章学诚969
第六节 清代词论98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995
绪论995
第二十五章 早期的诗文理论1000
第一节 龚自珍和魏源1000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理论1009
第三节 阮元及“文笔论”派1013
第四节 包世臣和刘熙载等1021
第二十六章 “桐城派”的进一步发展、“宋诗运动”和晚清的各种拟古主义的文学理论批评1039
第一节 “桐城派”的进一步发展1039
第二节 何绍基和宋诗运动的诗论1055
第三节 陈衍和“同光体”1062
第四节 王闿运和谭献等常州派1069
第二十七章 改良主义的文学理论1088
第一节 改良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1088
第二节 黄遵宪1097
第三节 梁启超1105
第四节 晚清的改良主义小说理论1116
第二十八章 关于《红楼梦》的评论1132
第一节 封建地主阶级对《红楼梦》的攻击和旧索隐派的曲解1133
第二节 王国维、王旡生等对《红楼梦》的评论1137
第二十九章 王国维、章炳麟及柳亚子等1144
第一节 王国维1144
第二节 章炳麟1159
第三节 柳亚子及南社1167
第四节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主张1177
结束语1180
后记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