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史.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 1
  • 罗根泽著 著
  • 出版社: 人文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民国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批评史.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言1

第二篇 周秦的文学批评7

第一章 周秦诸子的诗说7

一 诗人的自述7

二 古诗的编辑9

三 春秋士大夫的赋诗10

四 孔子的诗说13

五 孟子所谓『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16

六 荀子所谓『诗言志』20

七 墨子的用诗21

八 诗与乐22

第二章 先秦诸子的所谓『文』与『文学』24

一 最广义的文学24

二 孔子及孔门诸子所谓『文』与『文学』『文章』25

三 孟子所谓『养气』与『知言』29

四 荀子的立言论准31

五 易传对于文学的点点滴滴35

六 墨子的『三表法』及其重质的文学观39

七 老子的反对『美言』与提倡『正言若反』43

八 庄子及晚出道家的妙造自然的艺术观44

九 韩非的反对文学及解老篇的重质轻文51

第三篇 两汉的文学批评57

第一章 诗之崇高与汩没57

一 诗之崇高57

二 诗之汩没58

三 诗序62

四 郑康成的诗谱68

第二章 『文』与『文学』及其批评70

一 文学的兴起70

二 所谓『文』71

三 所谓『文章』76

四 杨雄的批评79

五 王符及荀悦的批评82

第三章 对于辞赋及辞赋作家的批评85

一 辞赋的起来85

二 辞人的自述86

三 刘安及司马迁的批评88

四 司马相如的『赋心』与扬雄的『赋神』93

五 『载道说』与『言情说』的冲突96

第四章 王充的文学批评104

一 王充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104

二 王充的精神及其背景109

三 王充所最崇拜的桓谭109

四 『尚用』与『尚文』114

五 『作』与『述』118

六 『实诚』与『虚妄』122

七 『言文一致』与『文无古今』126

第四篇 魏晋六朝的文学批评131

第一章 文体论131

一 曹丕所谓『四科』131

二 桓范的各体文学方法132

三 陆机的十分法135

四 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136

五 李充的翰林论141

六 左思及皇甫谧的两『三都赋序』143

七 萧统文选的分类147

八 旧题任昉的文章缘起150

第二章 文气与音律155

一 曹丕的文气说与刘桢的气势说155

二 音律与文气的关系158

三 范晔的自然音律说159

四 四声的起来及文学与音律的关系160

五 甄琛沈约的讨论四声166

六 陆厥沈约的讨论音律168

七 一班的声韵研究171

八 刘善经的四声指归175

九 沈约八病说蠡测179

十 文镜秘府论所列文二十八病及文笔十病187

十一 沈约的病犯说191

十二 刘滔的病犯说194

十三 王斌的病犯说197

十四 刘氏的病犯说199

十五 元氏元兢的病犯说202

十六 崔氏的病犯说206

第三章 文笔之辨211

一 文笔分别的历史211

二 文笔分别的三说214

三 辞笔之分219

四 诗笔之分220

第四章 何谓文学及文学的价值221

一 文学含义的确定222

二 曹丕之提出文学价值225

三 曹植与杨德祖之讨论辞赋价值227

四 葛洪之对于道德的抗辩230

五 萧纲之文学高于一切说231

第五章 文学观的变迁233

一 魏晋六朝文学观与周秦两汉文学观的差别233

二 曹丕陆机的过渡学说235

三 葛洪之反古与提倡富丽艰深的文学237

四 徐陵之提倡缘情的文学241

五 萧统与刘孝绰之修正当时的文学观243

六 萧子显之『雕虫论』与梁元帝之提倡礼义道德的文学246

七 苏绰魏收及邢劭之提倡质实的文学250

八 杨遵彦与颜之推之排斥文人无行与提倡宗经载道的文学252

第六章 创作论256

一 自庄子以至曹丕的天才说256

二 陆机的文学方法与文学应感说258

三 葛洪的天才与方法并重说264

四 颜延年及其他雕章琢句的学说266

五 萧子显的变化说266

第七章 鉴赏论270

一 魏晋以前的鉴赏论270

二 曹丕所言鉴赏之蔽与曹植所言之难272

三 葛洪鉴赏论275

第八章 论文专家之刘勰280

一 刘勰以前之一般的文学批评家280

二 刘勰及其作文心雕龙的原因287

三 几个主要的文学观291

四 文体论330

五 创作论330

六 文学与时代330

七 批评的宥蔽行批评的标准332

第九章 论诗专家之钟嵘335

一 钟嵘及其诗品335

二 文学上的自然主义336

三 诗之理论的起源与历史的起源340

四 诗的滋味343

五 诗人的品第及流派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