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线电视工程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线电视工程实用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544264.jpg)
- 韩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有线电视工程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1.1 有线电视的发展沿革1
1.2 现代CATV的特征2
1.3 CATV的接收终端2
1.4 新时代的有线电视媒体3
第二章 有线电视工程应用技术4
2.1 电缆传输技术4
2.1.1 电缆CATV网络的构成4
2.1.2 电缆衰减特性的均衡和补偿6
2.1.3 放大器的级联7
2.2 光纤传输技术在CATV中的应用8
2.2.1 光纤传输图像系统的发展8
2.2.2 光纤CATV网络的构成9
2.2.3 HFC系统构成中的问题11
2.2.4 HFC系统的应用前景展望13
2.3 微波传输技术14
2.3.1 AML技术15
2.3.2 LMDS技术16
2.3.3 MMDS技术16
2.4.加解扰技术与收费管理系统19
2.4.1 概述19
2.4.2 加解扰系统的有关概念19
2.4.3 加解扰技术20
2.4.4 收费管理系统22
2.4.5 选型建议23
2.5 网络监测系统24
2.5.1 网络监测系统的构成24
2.5.2 CCU25
2.5.3 监测控制终端26
2.5.4 SMT单元27
2.5.5 自动化的动向28
第三章 卫星电视在有线电视工程中的应用29
3.1 广播卫星轨道位置和卫星电视广播频段29
3.1.1 广播卫星轨道位置29
3.1.2 卫星广播频段29
3.2 卫星电视分配与地面接收系统31
3.2.1 通信卫星电视分配系统组成31
3.2.2 卫星地面上行站系统31
3.2.3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31
3.2.4 卫星电视系统的主要术语和特性参数42
3.3 卫星地面站设备选购与站址选择46
3.3.1 设备选购应注意的问题46
3.3.2 站址的选择46
3.4 卫星电视地面站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48
3.4.1 避雷48
3.4.2 天线基础49
3.4.3 天线安装50
3.4.4 天线机械安装误差的校验51
3.4.5 天线极化匹配的调整53
3.4.6 卫星电视接收机故障与处理56
3.5 卫星电视接收图像质量的计算57
3.5.1 卫星接收天线仰角EL和方位角AZ计算58
3.5.2 卫星下行自由空间传波损耗计算58
3.5.3 卫星接收系统G/T值计算58
3.5.4 视频信噪比S/N值计算59
3.6 卫星数字电视系统60
3.6.1 数字电视特点60
3.6.2 MPEG—2/DVB60
3.6.3 我国省区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及其接收天线尺寸62
3.6.4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及IRD67
3.6.5 IRD技术要求72
3.7.1 卫星数字电视概述74
3.7.2 设计过程74
3.7 用一个Ku波段卫星传发器传输六路数字电视74
3.7.3 讨论76
第四章 有线电视工程设备器材及其特性参数78
4.1 前端设备78
4.1.1 无线电视接收天线78
4.1.2 卫星接收机79
4.1.3 电视调制器80
4.1.4 声音调制器(调频器)82
4.1.5 频道变换器82
4.1.6 混合器85
4.1.7 滤波器86
4.1.8 定向耦合器86
4.1.9 导频信号发生器87
4.1.10 光发射机88
4.1.11 光路器件90
4.1.12 MMDS发射机92
4.1.13 MMDS其它设备93
4.1.14 加扰器96
4.1.15 网络管理系统97
4.2 传输网络部分98
4.2.1 干线放大器98
4.2.2 光纤放大器100
4.2.3 延长放大器102
4.2.4 线路供电器103
4.2.5.电源插入器104
4.2.6 干线电缆105
4.2.7 光纤和光缆106
4.3 用户分配系统111
4.3.1 光接收机111
4.3.2 用户分配放大器113
4.3.3 MMDS接收设备113
4.3.4 分配器114
4.3.5 分支器116
4.3.6 保安器117
4.3.7 机上变频器118
4.3.8 解扰器120
第五章 有线电视系统总体规划122
5.1 前期调查122
5.1.1 调查目的122
5.1.2 调查内容122
5.1.3 调查方法123
5.1.4 数据整理及书面报告123
5.2 系统规划原则124
5.3 系统规划内容及方法125
5.3.1 系统规模125
5.3.2 系统功能126
5.3.3 技术应用设想127
5.3.4 系统经济效益评估129
6.1.2 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公式130
6.1.1 主要参照标准130
第六章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130
6.1 设计基础130
6.2 系统指标分配与计算137
6.3 频率分配与频道配置140
6.4 功能配置141
6.5 前端设计143
6.5.1 前端系统设计143
6.5.2 前端机房146
6.5.3 电磁辐射与干扰防护150
6.5.4 接地系统151
6.6 同轴网传输系统设计152
6.6.1 线路结构及长度计算154
6.6.2 干线放大器、电缆的选型158
6.6.3 传输设计160
6.6.4 技术指标核算163
6.6.5 线路供电计算164
6.7.1 线路结构及长度165
6.7 HFC网传输设计165
6.7.2 缆线及有源设备的选择166
6.7.3 传输设计及指标核算167
6.8 MMDS系统设计168
6.8.1 MMDS网络规划168
6.8.2 MMDS系统设计168
6.9 AML系统设计169
6.10分配系统设计172
6.10.1 分配形式172
6.10.2 线路安排173
6.10.3 器件选择与电平计算173
6.11防雷与接地175
6.12设计文件176
6.13.2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178
6.13.3 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方法与步骤178
6.13.1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阶段178
6.13工程概(预)算的编制178
6.13.4 套用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179
6.13.5 计算其它费用、计划利润、税金并汇总造价180
6.13.6 编制说明180
第七章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安装与调试181
7.1 安装准备工作及安装要求181
7.2 前端部分的安装步骤及方法181
7.2.1 接收天线的架设181
7.2.2 前端设备的安装步骤及要求182
7.3 干线传输部分的安装步骤及方法182
7.3.1 光缆182
7.3.2 电缆185
7.3.3 MMDS及AML的调试185
7.5.2 前端设备的接地188
7.5.1 天线系统的避雷接地188
7.5 接地系统的施工188
7.4 分配系统的安装步骤及方法188
7.5.3 干线系统的接地施工189
7.5.4 分配系统的接地施工189
7.6 调试的基本要求189
7.7 前端系统的调试189
7.7.1 接收天线的一般调试步骤189
7.7.2 前端设备的调试190
7.8 干线传输部分的调试191
7.9 分配系统的调试192
7.10系统总调试192
第八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测量193
8.1 概述193
8.2 系统输出口图像和伴音载波电平的测量194
8.3 系统图像载噪比(C/N)的测量195
8.3.1 测量仪器和设备195
8.3.2 测量方法196
8.4 系统图像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C/CTB)和图像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C/CSO)的测量197
8.4.1 测量仪器和设备197
8.4.2 测量方法197
8.4.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99
8.5 交扰调制比的测量201
8.5.1 测量仪器和设备201
8.5.2 测量方法202
8.5.3 测量CM应注意的问题202
8.6 载波交流声调制比的测量202
8.6.1 测量仪器和设备203
8.6.2 测量方法203
8.7 微分增益失真和微分相位失真的测量206
8.7.1 测量仪器和设备206
8.7.2 测量方法207
8.8 频道内幅频特性的测量207
8.9 色度/亮度时延差的测量209
8.11图像载波频率偏差和图像/伴音载波间距的测量211
8.10回波值的测量211
8.12系统输出口之间相互隔离的测量212
8.12.1 测量仪器和设备212
8.12.2 测量方法213
8.13有线电视泄漏与串入(CLI)的测量213
8.13.1 CLI的定义213
8.13.2 CLI的指标214
8.13.3 CLI的测量214
第九章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验收215
9.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验收的依据和要求215
9.2 系统工程验收的内容和测试点216
9.3 系统传输质量的主观评价216
9.3.1 主观评价的依据和项目216
9.4 系统质量的客观测试217
9.3.2 主观评价的方法和要求217
9.5 系统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218
9.6 验收移交图纸和资料219
9.7 客观测试用测试仪器220
第十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维护222
10.1 维护工作范围222
10.2 检查维护222
10.2.1 一般检查维护222
10.2.2 定期检查维护223
10.3 故障处理226
10.3.1 故障多发部位226
10.3.2 紧急故障检查226
10.4 常用维护仪器228
11.1.1 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230
11.1.2 几种接入网络技术的分析230
11.1 发展背景230
第十一章 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230
11.2 新技术简介232
11.2.1 数字压缩技术232
11.2.2 异步转移模式235
11.2.3 同步数字序列237
11.3 主要多功能应用242
11.3.1 数字视频传输243
11.3.2 有线电视网络中数据传输245
11.3.3 有线电视网络中话音传输247
11.4 结束语248
第十二章 国外CATV系统介绍249
12.1 美国的CATV249
12.1.1 美国的CATV现状与1996年通信法249
12.1.2 美国CATV技术的新发展趋势253
12.1.3 NVOD255
12.2.1 德国的CATV256
12.1.4 空中数字前端(HITS)的出台256
12.2 欧洲的CATV概况256
12.2.2 英国的CATV257
12.2.3 法国的CATV258
12.2.4 结束语258
12.3 日本的CATV258
12.3.1 概况258
12.3.2 日本未来的CATV业务260
12.3.3 日本CATV的未来市场规模预测260
12.3.4 日本CATV的最新技术动向261
附录262
1.有线电视标准(目录)262
2.有线电视频率参考资料263
3.有线电视工程技术参考资料267
4.卫星电视系统有关公式274
5.CATV使用符号276
6.有线电视技术词汇(中英文对照)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