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
  • 匡培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538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3

第一章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3

第一节 影响药物引起神经精神障碍的因素3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3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5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5

一、在胃肠道中药物相互影响吸收6

二、相互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6

三、酶抑制及酶诱导6

四、灭活酶被抑制7

五、传递系统阻断7

第三节 药物诱发的继发性神经系统紊乱7

一、继发于药物诱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7

二、继发于药物诱发的维生素缺乏7

三、继发于药物诱发的肝脏病8

四、继发于药物诱发的肾脏病8

五、继发于药物诱发的呼吸系统紊乱8

六、继发于药物诱发的内分泌功能紊乱8

七、继发于药物诱发的心血管疾病8

八、继发于药物诱发的血液学紊乱8

第四节 药物引起神经毒性的直接机制8

一、脑能量代谢障碍9

二、线粒体功能障碍10

三、代谢产物介导的神经毒性10

四、星形胶质细胞增生10

五、神经介质代谢紊乱10

(一)5-羟色胺(5-HT)11

(二)去甲肾上腺素(NE)11

(三)多巴胺(DA)12

(四)乙酰胆碱(ACh)13

第二章 药物引起的脑病和脑脊髓病15

第一节 药物诱发的脑病15

一、药物诱发脑病的概念15

二、诱发脑病的药物及发生机制15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白质脑病19

一、药物诱发白质脑病的概念19

二、诱发白质脑病的药物及发生机制19

第三节 接种后脑脊髓炎25

一、接种后脑脊髓炎的概念25

二、接种后脑脊髓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26

三、接种后脑脊髓炎的一般临床表现26

四、常见引起接种后脑脊髓炎的疫苗26

第四节 继发于药物诱发的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脑病27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伴有脑病表现的综合征28

一、Reye综合征28

二、新生儿中毒性脑病29

第三章 药物引起的良性颅内压增高31

第一节 流行病学31

第二节 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及诊断标准31

一、病因31

二、病理生理机制32

三、诊断标准32

第三节 引起良性颅内压增高的药物及处理32

第四章 药物引起的痫性发作37

第一节 药物引起痫性发作的流行病学37

第二节 药物引起痫性发作的病理生理37

第三节 药物引起痫性发作的因素38

一、病人机体方面因素38

二、药物方面因素38

第四节 可引起痫性发作的药物38

第五节 撤药引起的痫性发作49

第六节 药物诱发痫性发作的预防和紧急处理50

第七节 我国关于药物引起痫性发作的报道50

第五章 药物引起的脑血管病51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脑血管病的分类51

一、继发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51

二、药物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52

三、药物引起的血液流变学紊乱52

四、药物引起的脑脉管炎52

五、药物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53

六、药物引起的脑出血53

第二节 药物滥用与脑血管病54

一、药物滥用引起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54

二、引起脑血管病的滥用药物55

第三节 口服避孕药和脑血管疾病56

一、口服避孕药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56

二、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的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57

三、口服避孕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57

四、口服避孕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7

五、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其它的脑血管损伤58

六、关于口服避孕药和脑卒中的结论58

第四节 抗肿瘤药物和脑血管病58

第五节 抗凝剂和脑卒中59

第六节 溶栓治疗和脑出血59

一、概述59

二、溶栓治疗引起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60

第七节 与脑血管病有关的其它药物60

第八节 我国药物引起的脑血管病报道61

第六章 药物引起的不随意运动(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为主)63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63

一、引起静坐不能的药物63

二、流行病学64

三、临床诊断64

四、分型64

五、发病机制64

六、治疗65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肌张力障碍与动眼危象65

一、肌张力障碍65

二、动眼危象66

第三节 迟发性运动障碍67

一、流行病学67

二、危险因素67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病程67

四、迟发性运动障碍中智力的受损68

五、病理生理学68

六、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鉴别诊断69

七、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变异型69

八、预防与治疗70

第四节 药物引起的手足徐动症、舞蹈症、投掷症71

第五节 药物引起的震颤72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肌阵挛,抽动症和不安腿73

第七节 我国药物引起的不随意运动的报道74

第七章 药物引起的共济失调77

第一节 共济失调的概念77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共济失调的特点和临床表现77

第三节 诱发共济失调的药物及发病机制78

1.苯妥英钠78

2.抗肿瘤药物79

3.锂剂79

4.抗抑郁药80

5.环孢菌素(CSP)80

6.甲硝唑80

7.异烟肼81

8.普鲁卡因酰胺81

9.流感疫苗81

10.酒精81

11.Aprindine81

12.Bromisovalum81

1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81

第四节 药物诱发的共济失调的预防和处理81

第八章 药物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83

第一节 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因与诱发因素83

第二节 无菌性脑膜炎的诊断84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病理机制84

一、过敏反应84

二、脑膜的直接刺激84

第四节 与无菌性脑膜炎有关的药物84

一、 抗微生物药物84

1.磺胺类85

2.环丙沙星85

3.头孢菌素85

4.异烟肼85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85

1.布洛芬85

2.舒林酸86

3.萘普生86

4.托美丁86

5.双氯酚酸86

6.酮洛芬86

7.阿司匹林过量86

三、抗肿瘤药(全身应用)86

阿糖胞苷86

四、鞘内注射药物86

五、与无菌性脑膜炎有关的其它药物86

第五节 我国关于药物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报道88

第九章 药物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89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轴89

一、下丘脑-垂体的解剖89

二、下丘脑-垂体功能90

第二节 药物对下丘脑-垂体的直接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92

一、药物引起的尿崩症92

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症(SIADH)94

三、药物引起的男子乳房发育症96

四、高泌乳素血症与闭经-乳溢综合征99

第三节 在药物治疗下丘脑-垂体病变中出现的不良反应101

一、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和垂体瘤101

二、垂体功能低下101

三、垂体卒中102

四、垂体瘤与脑脊液鼻漏103

第四节 药物引起继发性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103

一、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103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103

三、下丘脑-性腺轴104

四、下丘脑-垂体-泌乳素分泌104

五、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104

第十章 药物引起的椎管内病变105

第一节 鞘内注射药物或造影剂引起的脊髓病105

一、直接引起脊髓病变的药物105

1.利多卡因105

2.吗啡105

3.氨甲蝶呤106

4.阿糖胞苷106

5.巴氯芬106

6.造影剂106

二、通过间接作用引起的脊髓病变的药物106

第二节 全身给药引起的脊髓病变107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脊髓前角和前根损伤108

第四节 抗凝药引起的椎管内出血109

第十一章 药物引起的颅神经病及视、听、嗅、味觉障碍110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视神经病变110

一、概述110

二、引起视神经毒性损害的药物110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皮质盲113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眼球运动病变及眼球震颤114

一、引起眼球震颤的药物114

二、引起眼肌麻痹的药物114

第四节 药物引起的耳毒性115

一、耳毒性药物115

二、药物引起耳毒性的病理机制119

三、药物引起耳毒性的危险因素120

四、药物耳毒性的预防120

第五节 药物引起的味觉和嗅觉障碍120

一、概述120

二、引起嗅觉和味觉障碍的药物121

三、药物引起的嗅觉和味觉障碍的发病机制124

四、药物引起的嗅觉和味觉障碍的治疗125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其它颅神经的病变125

一、面神经麻痹125

二、喉返神经麻痹126

第十二章 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127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类型与病理类型127

一、概述127

二、引起周围神经病的药物及其临床与病理类型127

第二节 药物引起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129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特点129

二、药源性周围神经病的诱发因素129

三、药物引起周围神经病的机制129

第三节 引起周围神经病的药物130

一、抗肿瘤药物130

二、抗微生物药物133

三、心血管药物135

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36

五、其它药物137

第四节 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的预防与处理141

第十三章 药物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142

第一节 抗胆碱能综合征142

一、临床表现142

二、引起抗胆碱能综合征的药物142

三、抗胆碱能综合征的治疗143

第二节 胆碱能综合征144

一、临床表现144

二、引起胆碱能综合征的药物144

第三节 拟交感能综合征144

一、临床表现144

二、引起拟交感能综合征的药物144

第四节 抗交感能综合征145

一、临床表现145

二、引起抗交感能综合征的药物145

第五节 药物引起的自主神经病145

一、引起周围自主神经病的病因146

二、引起自主神经病的药物146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146

第七节 停药所致的自主神经紊乱147

第八节 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RSD)147

一、临床表现147

二、发病机制148

三、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的药物148

四、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症的治疗149

第十四章 药物引起的肌肉疾病150

第一节 药物诱发的肌痛及肌痉挛150

一、肌痛及肌痉挛的概念150

二、药物诱发的肌肉疼痛的机制150

三、引起肌痛(或肌痉挛)的药物150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强直性肌病151

一、肌强直的概念151

二、药物诱发肌强直的机制151

三、引起肌强直的药物151

第三节 药物诱发的肌病151

一、肌肉结构的损伤与临床表现的关系151

二、药物诱发肌肉损害的病理类型152

三、药物诱发肌病的机制153

四、诱发肌病的药物153

第四节 药物诱发的横纹肌溶解症158

一、横纹肌溶解症的概念158

二、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159

三、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159

四、药物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和处理159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肌球蛋白尿160

一、肌球蛋白尿的概念160

二、肌球蛋白尿的发病机制160

三、诱发肌球蛋白尿的药物161

四、药物诱发肌球蛋白尿的处理161

第十五章 药物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性障碍163

第一节 概述163

第二节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期延长及呼吸肌麻痹164

一、神经肌肉接头阻滞期延长的临床表现164

二、引起神经肌肉接头阻滞期延长及呼吸肌麻痹的药物164

第三节 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166

一、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的概念和临床表现166

二、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66

三、诱发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或使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加重的药物167

四、药物诱发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168

第四节 药物诱发的重症肌无力或重症肌无力加重168

一、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和临床表现168

二、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169

三、诱发重症肌无力发病或使重症肌无力加重的药物169

四、药物诱发的重症肌无力的预防和处理170

第五节 药物引起的可逆性肌无力综合征171

一、药物引起的可逆性肌无力综合征的概念171

二、药物诱发的可逆性肌无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171

三、诱发可逆性肌无力综合征的药物171

四、药物诱发的可逆性肌无力的处理172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急性眼外肌麻痹172

第十六章 药物引起的意识障碍173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嗜睡173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晕厥173

一、引起晕厥的发病机制174

二、引起晕厥的药物174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木僵与昏迷175

一、意识的机制175

二、引起木僵与昏迷的药物及机制175

第四节 药物引起昏迷的鉴别诊断177

第五节 我国关于药物引起意识障碍的报道177

第十七章 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179

第一节 诱发因素179

第二节 药物引起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179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常见的精神症状180

一、谵妄180

二、抑郁181

三、躁狂182

四、幻觉183

五、木僵183

第四节 引起精神病的药物183

第十八章 药物引起的智力障碍189

第一节 智力与脑的关系189

一、智力的概念189

二、智力与脑的关系190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痴呆192

一、痴呆的概念192

二、药物引起痴呆的机制192

三、药物引起的痴呆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194

四、引起痴呆的药物196

五、药物引起痴呆的预防与处理197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记忆障碍199

一、记忆的概念199

二、药物引起的记忆障碍的诊断标准200

三、引起记忆障碍的药物200

第四节 药物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201

一、认知的概念201

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202

三、药物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203

第十九章 药物诱发的睡眠障碍204

第一节 药物诱发的睡眠过多205

一、睡眠过多的概念和临床表现205

二、诱发睡眠过多的机制205

三、诱发睡眠过多的药物206

第二节 药物诱发的失眠209

一、失眠的概念和临床表现209

二、导致失眠的原因209

三、诱发失眠的药物与机制209

第三节 药物诱发的睡眠相关障碍211

一、睡眠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211

二、诱发睡眠相关障碍的药物和机制213

三、药物诱发睡眠相关障碍的预防和处理214

第二十章 药物引起的头痛215

第一节 流行病学215

第二节 治疗头痛的药物引起的头痛215

一、镇痛药引起的头痛的诊断标准216

二、镇痛药引起的头痛的危险因素216

三、镇痛药性头痛的发病机制216

四、麦角胺头痛216

五、心得安头痛217

六、镇痛药性头痛的治疗217

第三节 引起头痛的其他药物217

第四节 撤药性头痛219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头痛219

第六节 药物诱发的非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引起的头痛219

第七节 我国报道的药物引起的头痛220

第二十一章 药物引起的眩晕221

第一节 眩晕的概念和临床表现221

第二节 眩晕发生的机制221

第三节 眩晕的病因222

一、真性眩晕222

二、假性眩晕222

第四节 诱发眩晕的药物223

第五节 药物诱发眩晕的预防224

第二十二章 抗帕金森病药物引起的运动及精神障碍225

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神经介质改变225

第二节 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及精神障碍和发病机制226

一、运动障碍或称多动症227

二、运动功能的波动227

三、双相运动障碍或称双相多动症228

四、精神症状228

第三节 左旋多巴复方制剂(帕金宁与美多巴)引起的运动及精神障碍和病理机制228

第四节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运动及精神障碍和发病机制230

第五节 金刚烷胺与苯海索引起的运动及精神障碍和发病机制230

第二十三章 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232

第一节 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232

一、脑部疾病或某些全身疾病232

二、中毒232

三、药物232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32

一、震颤233

二、肌强直233

三、运动障碍233

四、自主神经症状及智力障碍和情感障碍233

第三节 诱发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234

一、抗精神病药234

二、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235

三、非抗精神病药235

第四节 我国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的报道235

第二十四章 药物引起的格林-巴利综合征236

第一节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236

第二节 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生有关的药物236

第三节 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生有关的疫苗238

第二十五章 药物诱发的恶性高热综合征(高热及肌僵直)240

第一节 恶性高热的概述240

第二节 恶性高热的发病机制240

第三节 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241

第四节 诱发恶性高热的药物242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恶性高热的预防与处理242

一、恶性高热的预防242

二、恶性高热的治疗243

第二十六章 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神经病244

第一节 亚急性视神经-脊髓-神经病的流行病学244

第二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244

第三节 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245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46

第五节 诱发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神经病综合征的药物246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神经病的治疗247

第七节 其它有关的问题247

第二十七章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恶性综合征248

第一节 流行病学248

第二节 危险因素248

第三节 引起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的药物249

第四节 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249

第五节 实验室诊断250

第六节 鉴别诊断250

第七节 临床过程251

第八节 精神病药的复用和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的复发251

第九节 并发症251

第十节 发病机制252

第十一节 处理252

第二十八章 药物引起的嗜酸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254

第一节 流行病学254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254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55

第四节 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255

第五节 引起嗜酸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物质256

第六节 动物模型257

第七节 治疗257

第二十九章 药物诱发的血清素综合征258

第一节 5-HT的代谢和血清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58

第二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260

第三节 诱发血清素综合征的药物260

一、单一药物诱发的血清素综合征260

二、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血清素综合征261

第四节 血清素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263

第三十章 中药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265

第一节 中药的概念265

第二节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265

一、含生物碱类中药266

二、含苷类中药266

三、含萜与内酯类267

四、矿类药物267

五、含毒性植物蛋白类267

六、动物药类268

第三节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268

第四节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268

第五节 中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269

一、对酶的影响269

二、对神经递质的影响269

三、细胞毒作用269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原则269

第三十一章 药物引起神经与精神障碍有关问题拾遗271

第一节 药物诱发神经精神障碍的内、外因素271

一、药物的质量和毒副作用是药物造成神经精神障碍的外界因素271

二、患者的个体因素是药物诱发神经精神障碍的内部因素272

三、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275

第二节 病理因素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影响276

一、低清蛋白血症276

二、肝功能障碍277

三、肾功能障碍278

四、心功能障碍278

五、甲状腺疾病278

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78

第二篇 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汇总281

第一部分 国内文献281

第二部分 英文文献298

附录403

英中名词对照403

中英名词对照(按笔画)410

中英名词对照(按拼音)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