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符合国情的政体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符合国情的政体选择
  • 杜志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278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00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中国-青年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符合国情的政体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客观视角:三权分立的理论评价和制度剖析1

(一)三权分立理论的核心思想1

1.限制王权、分权制衡: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1

2.民主、制约:分权理论的合理因子4

(二)三权分立制度的形成过程5

1.三权分立理论不等于三权分立制度5

2.三权分立制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相结合的5

3.三权分立不是一种普遍模式9

(三)三权分立制度的运行特点10

1.权力分配的分立性10

2.权力运转的党派性10

3.工作机制的两重性11

(四)三权分立制度的功能分析11

1.三权分立不是最高的民主11

2.三权分立不是权力监督的唯一方式12

3.三权分立不是治国的唯一的、最佳的政体13

二、橘枳之辨:中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15

(一)国体的确定性决定了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15

1.在国体确定的条件下政体对国体的作用是关键性的15

2.“三权分立”政体模式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背离的16

(二)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18

1.三权分立政体是中国的经济国情所不能承受的18

2.三权分立政体是与中国的文化国情不相融洽的19

3.三权分立政体是与中国的社会国情不相配合的20

4.三权分立政体是与中国的民族国情不相适宜的21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决定了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22

1.“三权分立”政体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22

2.“三权分立”政体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23

3.“三权分立”政体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25

三、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内容27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27

1.从革命根据地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孕育阶段27

2.新的政府、新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阶段29

3.继往开来、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阶段30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32

1.人民民主——我国主权的政体表现32

2.民主集中——基本的政治组织和活动原则33

3.党的领导——执政党和权力机关的统一关系35

4.平等团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族基础36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表现37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7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9

3.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42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色43

1.广泛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基础43

2.议行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特征44

3.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补充44

4多党合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党关系45

四、他山之石:政体适应性的制度对比46

(一)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政体模式46

1.古往今来政体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性的46

2.在相同的历史阶段政体在实质内容上是有一定共性的47

(二)确立与坚持政体要从国情出发49

1.最佳政体?——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49

2.制度契合——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三权分立49

3.水土不服——发展中国家移植“三权分立”政体的现实乱象51

(三)三权分立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异质性53

1.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不同53

2.人员代表的意志不同53

3.权力的分配运行不同53

4.与选民的关系不同54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的制度优势54

1.当家作主——选择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适合性的体现54

2.运行高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三权分立所不具备的制度优势56

五、国情选择:中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性58

(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必然要求5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反映我国国体的政体形式58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我国国体的重要手段60

(二)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现代中国政体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61

1.西方代议制在近代中国的实验及其教训61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64

(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阶段独特国情的现实需要65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5

2.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独特性需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6

3.中国多民族的特点需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8

六、辩证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坚持和完善”的辩证关系69

1.坚持和完善的辩证发展69

2.民主和效率的兼收并长69

3.权力和监督的互动规范70

4.国情和国际趋势的和谐统一70

(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70

1.更好地加强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领导71

2.更好地促进人民代表大会独立行使人民委托的职权72

3.更好地保证党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和领导72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73

1.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和教育73

2.改进和完善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75

3.改进和完善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制度75

(四)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自身建设76

1.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自身素质76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制度建设78

(五)进一步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80

1.切实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80

2.有效改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82

后记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