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气体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液气体分析
  • (日)诹访邦夫著;张瑞祥,彭南生,刘永佳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1568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气体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理1

第一章 何谓“PaO=100毫米汞柱”1

1.血液的“气体分压”是指什么?1

2.气相时的气体分压1

3.大气和吸入气--水蒸汽的处理2

4.液相气体分压2

5.氧分压(PO2)与氧含量(CO2)的关系3

6.1.34毫升与1.39毫升3

7.氧饱和度(SO2)与氧分压(PO2)4

8.氧离解曲线的记忆法5

9.血浆溶解度5

10.标准状态(STPD)6

1.吸入气氧分压(PIO2)与勇气8

第二章 决定PaO2的因素8

2.氧从肺泡向肺毛细血管的移动9

3.肺作为理想的气体交换器11

4.肺的效率为0%时,机体就不能生存12

5.气体交换率的表示法--分流率13

6.分流率的测定与计算--分流方程式14

7.计算分流率的简便方法16

8.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16

9.PaO2与分流的种种表现18

10.产生分流的机制18

11.解剖分流20

12.肺不张20

13.弥散障碍21

14.勇气血流比例在肺内的分布不均21

17.关于“分流”与“分流样效应”23

16.“分流”(Shunt)定义的混乱现象23

15.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的其他原因23

第三章 决定PaCO2的因素25

1.PaCO2与PACO2相等25

2.勇气与二氧化硫的呼出--0.863的意义25

3.肺泡气方程式--用易于理解的形式帮助记忆27

4.二氧化硫呼出率--呼吸死腔28

5.生理(学)死腔=解剖(学)死腔+肺泡死腔30

6.解剖(学)死腔--气道容积指标及功能上的概念!?30

7.肺泡死腔31

8.所谓“动脉血-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差”(a-ADCO2)--呼气终末PCO2的意义33

9.通气停止时血液气体的变化--无呼吸氧合34

10.无呼吸氧合与PaCO235

1.二氧化碳在血中的各种形式36

2.亨德森-哈塞尔巴赫(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的重要性36

第四章 PCO2与pH--酸碱平衡的概念36

3.亨德森-哈塞尔巴赫公式的用途37

4.二氧化碳缓冲线37

5.酸碱平衡的各种表示法--pH-logPCO2坐标的应用39

6.酸碱平衡的失常与判断--缓冲碱与碱超41

7.BE曲线的意义43

8.碳酸氢盐、标准碳酸氢盐、总二氧化碳44

9.Schwartz学派的评价与BE的应用45

10.酸碱平衡失常的估计46

第五章 对氧和二氧化碳异常的反应48

1.PaO2降低的检出与化学感受器48

2.对PaO2降低的反应49

3.诊断PaO2降低的困难51

4.高氧血症的危害性52

5.“正常”的低氧血症--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下的PaO252

6.PaO2降低的常见例子--高地居住与慢性肺部疾患53

7.PaO2的检出54

8.对PaO2变化的反应--通气的调节55

9.对PaO2变化的反应--通气以外的反应56

10.二氧化碳麻醉57

11.低碳酸血症58

第二篇 测定61

前言61

第六章 测定的基础62

1.测定的项目62

2.仪器的基本结构62

3.PO2电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63

4.pH电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6

5.PCO2电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8

6.仪器的选择71

7.置备两套电极的优点72

第七章 测定方法73

1.动脉穿刺法73

2.标本的处理76

3.测定时的注意事项78

4.自制放大器81

5.数据的处理82

6.血液气体的连续测定85

7.质谱仪86

第八章 血液气体值的温度校正88

1.温度校正的基本方法88

2.温度所致溶解度的变化对PO2的影响89

3.再作一些简单的说明89

4.温度对pH和PCO2的影响90

6.温度对饱和度的影响91

5.氧离解曲线的移动对PO2的影响91

7.PO2的温度校正系数94

8.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温度校正95

9.PO2的温度校正图与数字表96

第四篇 较深的理论部分127

第十章 血液中氧的运输--氧离解曲线127

1.与临床密切有关的氧离解曲线127

2.血红蛋白的分子化学128

3.氧离解曲线的形状及其分子化学的意义132

4.氧离解曲线的移动137

5.氧离解曲线的测绘151

6.氧含量直接测定法153

1.CO2在血中运输的复杂性155

2.血中CO2的正常值155

第十一章 CO2在血液中的运输155

3.CO2运输的各种形式157

4.各种形式CO2所占的比例159

5.CO2含量不易计算159

6.何尔登(Haldane)效应及其本质161

7.O2、H+、CO2、DPG与Hb的相互作用162

8.碳酸酐酶165

9.血液碳酸氢根离子的生成和氯转移167

第十二章 O2-CO2关系图与肺的气体交换170

1.O2-CO2关系图170

2.吸入纯氧时肺泡气的组成170

3.吸入空气时的肺泡气172

4.肺泡气方程式--正确的修正项及其意义173

5.血液R线和四象限的表示法176

6.气体R线与血液R线的交点--?线的出现177

7.O2-CO2关系图的应用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