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杜鹃红山茶保护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杜鹃红山茶保护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025328.jpg)
- 罗晓莹,庄雪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636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42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53页
- 主题词:山茶科-观赏园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杜鹃红山茶保护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1.1.1 保护生物学概念及其研究内容1
1.1.2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2
1.2 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4
1.2.1 濒危植物的概念4
1.2.2 濒危植物的研究现状5
1.3 极小种群的概念及研究进展15
1.4 杜鹃红山茶及其研究现状16
1.4.1 杜鹃红山茶形态学特征16
1.4.2 杜鹃红山茶的研究现状17
第二章 杜鹃红山茶生态学研究18
2.1 研究地概况20
2.1.1 地形地貌20
2.1.2 气候21
2.1.3 水文21
2.1.4 土壤21
2.1.5 植被概况21
2.1.6 区系特点22
2.2 样方调查方法24
2.2.1 群落结构调查24
2.2.2 种群结构调查26
2.3 杜鹃红山茶群落地理成分分析27
2.3.1 杜鹃红山茶群落物种组成特点27
2.3.2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28
2.3.3 种子植物种的地理成分分析31
2.4 杜鹃红山茶群落结构特征分析32
2.4.1 群落结构32
2.4.2 物种多样性33
2.4.3 区内不同森林群落聚类分析及CCA分析34
2.4.4 杜鹃红山茶群落与邻近地区森林群落的DCA分析35
2.5 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特征分析36
2.5.1 种群结构36
2.5.2 种群分层结构与林冠郁闭度的关系38
2.6 种群生态位分析38
2.6.1 生态位宽度38
2.6.2 生态位重叠39
2.7 结论39
第三章 杜鹃红山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41
3.1 材料与方法42
3.2 小孢子的发生及发育特性42
3.3 大孢子的发生和胚囊的形成42
3.4 胚珠发育特性43
3.5 结论44
第四章 杜鹃红山茶繁殖生物学47
4.1 材料与方法47
4.1.1 开花特征观察47
4.1.2 控制授粉试验48
4.1.3 杂交指数的估算48
4.1.4 花粉/胚珠检测48
4.1.5 访花者的种类、行为及其活动规律的观察48
4.1.6 土壤层种子与林下幼苗的调查49
4.1.7 种子质量及活力测定49
4.1.8 种子萌发试验49
4.2 开花特性观察49
4.3 控制授粉试验50
4.4 杂交指数与花粉-胚珠比检测51
4.5 访花者种类、行为及其活动规律52
4.5.1 访花者种类52
4.5.2 访花者行为53
4.5.3 访花者活动规律53
4.6 土壤层种子与林下幼苗调查54
4.7 种子质量及活力测定55
4.8 种子萌发特性55
4.9 对杜鹃红山茶花柱异长及花多果少现象的探讨56
4.10 结论56
第五章 杜鹃红山茶遗传多样性研究59
5.1 材料与方法59
5.1.1 材料来源、取样方法和种群划分标准59
5.1.2 总DNA提取60
5.1.3 PCR扩增与引物筛选60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61
5.2 RAPD分析61
5.2.1 杜鹃红山茶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61
5.2.2 杜鹃红山茶的遗传结构RAPD分析63
5.2.3 RAPD聚类分析64
5.3 ISSR分析65
5.3.1 杜鹃红山茶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65
5.3.2 杜鹃红山茶的遗传结构ISSR分析67
5.3.3 ISSR聚类分析67
5.4 影响杜鹃红山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因素67
5.5 影响杜鹃红山茶种群遗传结构的因素69
5.6 结论69
第六章 无性繁殖70
6.1 材料与方法71
6.1.1 实验材料71
6.1.2 实验方法72
6.1.3 实验数据处理75
6.2 外植体的建立75
6.3 杜鹃红山茶的增殖培养75
6.3.1 细胞分裂素对增殖的影响75
6.3.2 生长素对增殖的影响81
6.3.3 活性物质对增殖的影响85
6.3.4 基本培养基对增殖的影响87
6.4 杜鹃红山茶组培苗的生根诱导89
6.4.1 NAA及IBA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89
6.4.2 多因素组合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91
6.4.3 蔗糖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92
6.4.4 基本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93
6.4.5 添加活性炭壮苗处理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94
6.4.6 “饥饿”前处理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96
6.5 杜鹃红山茶组培苗的移栽98
6.6 杜鹃红山茶解剖学研究100
6.6.1 嫁接苗与组培苗的叶表皮比较100
6.6.2 嫁接苗与组培苗的茎解剖结构比较101
6.6.3 嫁接苗与组培苗的叶解剖结构比较101
6.6.4 组培苗生根组织解剖学研究103
6.7 结论105
第七章 杜鹃红山茶种群的的致濒原因和解危措施107
7.1 杜鹃红山茶种群的致濒原因108
7.1.1 内在因素108
7.1.2 外在因素108
7.2 解危措施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展望109
7.2.1 就地保护109
7.2.2 近地、迁地保护和归化自然110
参考文献111
附录A杜鹃红山茶群落维管植物名录130
附录B缩略词及其英汉对照表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