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学
  • 张毅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206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42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7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1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3

第一节 现代医学认识3

第二节 中医学认识8

第三章 心脏生理功能与特性10

第一节 现代医学认识10

第二节 中医学认识15

第四章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21

第二节 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31

第五章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变化36

第一节 干扰与脱节38

第六章 心律失常的相关心电现象38

第二节 隐匿性传导40

第三节 递减传导41

第四节 折返现象42

第五节 二联律法则与长短周期现象42

第六节 蝉联现象43

第七节 裂隙现象48

第八节 混沌现象49

第九节 钩拢现象50

第十节 拖带现象51

第十一节 文氏现象51

第十二节 文氏周期55

第十三节 反文氏现象55

第十四节 韦登斯基现象56

第十五节 室内差异传导56

第一节 现代医学临床分类61

第七章 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61

第二节 中医证型与证候分类65

第八章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69

第一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69

第二节 病史采集69

第三节 体格检查71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73

第五节 长时间心电记录75

第六节 运动试验76

第七节 心脏电生理检查77

第八节 心室晚电位82

第九节 心率变异性86

第十节 QT离散度89

第十一节 经食道调搏术92

第十二节 中医四诊95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106

第九章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106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概述111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143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150

第十章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169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169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术171

第三节 导管消融术176

第四节 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179

第十一章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182

第一节 治疗原则182

第二节 常用治法189

第三节 现代医家治疗心律失常复方选介198

第四节 古代医家治疗“心悸”复方选介237

第五节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中药268

第六节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中成药278

第七节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非药物疗法286

第十二章 心律失常的预防和调护292

第一节 预防292

第二节 调护294

中篇 临床诊疗299

第十三章 快速性心律失常299

第一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总论299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速306

第三节 期前收缩310

第四节 房性心动过速343

第五节 心房扑动361

第六节 心房颤动371

第七节 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396

第八节 室性心动过速410

第九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32

第十节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436

第十一节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442

第十二节 预激综合征448

第十四章 缓慢性心律失常472

第一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总论472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缓480

第三节 窦性心律不齐485

第四节 窦房传导阻滞488

第五节 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494

第六节 房室传导阻滞497

第七节 室内传导阻滞524

第八节 病态窦房综合征545

第十五章 心律失常与相关疾病571

第一节 冠心病与心律失常571

第二节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575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与心律失常577

第四节 原发性心肌病与心律失常579

第五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581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584

第七节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585

第八节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587

第九节 脑血管病与心律失常591

第十节 药物与心律失常593

第十一节 理化因素与心律失常598

第十二节 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601

第十三节 麻醉和手术与心律失常609

第十四节 糖尿病与心律失常612

第十五节 Brugada综合征与心律失常614

第十六节 精神应激与心律失常617

第十七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621

第十八节 感染病灶性心律失常625

下篇 经验与研究629

第十六章 古今医家论治经验629

第一节 古代医家论治经验629

第二节 现代医家论治经验639

第十七章 单味药物研究概况652

第一节 单味药物临床研究652

第二节 单味药物实验研究664

第十八章 中药复方研究概况674

第一节 中药复方临床研究674

第二节 中药复方实验研究716

第十九章 辨证论治研究概况724

第一节 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研究724

第二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研究729

第三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研究735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7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