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丰南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丰南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74564.jpg)
- 丰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0655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80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839页
- 主题词:地方志(地点: 丰南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丰南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36
第一编 地理39
第一章 建置沿革41
第一节 建置前的行政区划43
第二章 行政区划43
第二节 建置后的政区与区划的调整44
第三节 城镇乡村48
第三章 自然环境85
第一节 地质87
第二节 地貌87
第三节 气候88
第四节 水文93
第五节 土壤96
第六节 自然资源100
第七节 自然灾害107
第八节 地震114
第二编 经济119
第一节 清代至民国时期土地经营的演变121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121
第二节 雇工增资与减租减息122
第三节 土地改革123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124
第五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127
第六节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28
第二章 经济发展变化131
第一节 发展速度131
第二节 发展过程131
第三章 农业137
第一节 结构与布局137
第二节 种植业140
第三节 林业164
第四节 畜牧业172
第五节 副业186
第六节 渔业190
第一节 河流治理194
第四章 水利建设194
第二节 兴建水库199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筑物200
第四节 水井207
第五节 提水工具211
第六节 工程管理212
第五章 工业215
第一节 发展变化215
第二节 主要行业2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241
第四节 驻县企业247
第六章 交通运输251
第一节 公路251
第二节 铁路259
第三节 水运261
第四节 搬运装卸262
第七章 邮政电讯263
第一节 机构设置263
第二节 邮政263
第三节 电讯266
第八章 电力269
第一节 电网建设269
第二节 电力供应272
第三节 电力管理273
第九章 城乡建设275
第一节 土地征用275
第二节 城镇建设276
第三节 农村建设279
第四节 公产管理280
第五节 市政管理281
第六节 建筑行业283
第七节 环境保护285
第十章 商业289
第一节 经营体制289
第二节 粮油购销295
第三节 生产资料购销303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307
第五节 土特产品购销309
附 废旧物资收购312
第六节 副食品购销313
第七节 对外贸易315
第八节 饮食服务317
第九节 集市贸易319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322
第一节 发展概况322
第二节 发展条件324
第三节 重点企业328
第十二章 财政金融332
第一节 财政332
第二节 税务342
第三节 金融357
第四节 审计373
第十三章 工商管理37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4
第二节 市场管理374
第三节 企业管理376
第四节 商标管理378
第五节 物价管理379
第三编 政治38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89
第一节 丰南县地方党组织建设389
第二节 党的思想建设399
第三节 纪律检查401
第四节 统一战线402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404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404
第二节 历届大会和会议40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员会408
第三章 人民政府411
第一节 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411
第二节 丰南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412
第三节 县革命委员会416
第四节 基层政权419
第五节 信访420
第四章 政协丰南县委员会422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422
第二节 主要活动423
第一节 人民公安425
第五章 公安、司法425
第二节 人民检察428
第三节 人民法院429
第四节 司法行政431
第六章 群众团体433
第一节 工人组织433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434
第三节 妇女组织435
第四节 农民组织436
第六节 丰南县科学技术协会437
第七节 其它群众团体437
第七章 劳动人事43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38
第二节 干部438
第三节 职工444
第四节 工资和奖金447
第八章 民政451
第一节 拥军451
第二节 优属452
第三节 社会救济和扶贫457
第四节 社会就业460
第五节 收容遣送461
第九章 浭阳县党政和代议机构462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浭阳县地方组织462
第二节 浭阳县政府463
第三节 警政与司法464
第四节 代议机构465
第四编 军事467
第一章 驻军防务469
第一节 清代兵防469
第二节 军阀驻军469
第三节 日伪驻军470
第四节 国民党驻军471
第五节 人民军队驻军471
第二章 地方武装473
第一节 地方官办武装473
第二节 地方抗日武装474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地方人民武装477
第四节 县人民武装部478
第三章 民兵480
第一节 民兵组织480
第二节 民兵活动481
第四章 兵役483
第一节 志愿兵役制483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483
第五章 战备人防484
第一节 战备机构484
第二节 军事设施484
第三节 战备预备役团485
第六章 战事486
第一节 历代重大兵事486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主要战斗486
第三节 解放战争主要战斗489
附录494
第五编 文化497
第一章 文化艺术4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9
第二节 设施500
第三节 文学艺术503
第四节 文物古迹519
第五节 报刊、通讯523
第六节 有线广播与电视524
第二章 教育526
第一节 学校教育526
第二节 成人教育536
第三节 教师队伍539
第四节 教学研究543
第五节 教育经费543
第六节 勤工俭学544
第七节 教育机构544
第三章 卫生5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546
第二节 医疗系统546
第三节 医疗队伍552
第四节 医药、药政557
第五节 卫生防疫557
第六节 妇幼保健559
第七节 卫生经费561
第八节 爱国卫生561
第四章 科学技术563
第一节 机构设置563
第二节 科技队伍564
第三节 科技成果565
第四节 科普活动566
第五节 科技论著567
第六节 地震测报571
第七节 标准计量571
第八节 气象观测573
第九节 新能源573
第五章 体育575
第一节 学校体育575
第二节 群众体育576
第三节 人才培养578
第四节 场地设施578
第五节 体育竞赛579
第六编 社会581
第二节 人口变化583
第一节 人口源流583
第一章 人口民族583
第三节 人口分布585
第四节 人口构成587
第五节 人口控制589
第二章 人民生活594
第一节 农民生活594
第二节 职工生活597
第三章 移风易俗602
第一节 破除封建宗法制度602
第二节 破除迷信602
第三节 取缔恶习603
第四节 改革婚姻制度604
第五节 改革丧葬制度605
第四章 社会风尚606
第一节 观念形态变化607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608
第三节 优良风尚609
第五章 生活习惯613
第一节 饮食613
附 吸烟614
第二节 衣着服饰614
第三节 节令615
第四节 起居616
第五节 社会应酬617
第六节 析产、过嗣与置产619
第六章 方言、谚语621
第一节 语言621
第二节 词汇631
第三节 谚语638
第三节 歇后语643
第七章 社会消防646
第一节 民间消防646
第二节 公安消防647
第八章 宗教648
第一节 佛教648
第二节 天主教648
第三节 伊斯兰教649
第七编 人物651
第一章 烈士英名录653
第二章 人物传743
第一节 烈士传743
第二节 名人传748
第三章 人物表764
杂记777
第一章 地方风味779
第二章 事故例举781
第三章 史料考证785
第四章 文存792
编后记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