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货币政策研究
  • 周正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1079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不是引言的引言:金融体制改革回顾1

一、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2

二、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建立5

三、信用形式的发展与金融市场11

四、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15

五、保险事业的发展18

六、结算、联行制度改革与银行管理现代化21

七、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扩大金融对外开放23

第二章 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与选择28

一、中外金融调控模式的比较30

二、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36

第三章 中间目标与操作手段42

一、中间目标的选择42

二、可使用的操作工具47

第四章 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资产53

一、基础货币的两个公式53

二、形成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55

三、中央银行资产变动的主要投向56

四、中央银行资产变动的特点57

五、要解决的问题60

第五章 融资方式与调控方式的转变63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金配置方式63

二、关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70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75

第六章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81

一、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82

二、对通货膨胀成因的深层次分析85

三、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 “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办法92

一、1985年:“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97

第七章 货币政策实践备忘录97

二、1986年:“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100

三、1987年:“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103

四、1988年:从“松”到“紧”的货币政策105

五、1989年:坚持“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110

六、1990年:“适时调节”的货币政策115

七、1991年:“优化信贷结构、盘活资金存量”的货币政策119

八、1992年:从严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加强调控力度的货币政策127

第八章 流动资金供求与信贷资金139

一、流动资金的供求矛盾139

二、流动资金供求矛盾对信贷资金的影响144

三、解决流动资金供求矛盾,促进信贷真正平衡145

第九章 影响信贷资金运动的新因素151

一、什么是信贷资金运动规律151

二、信贷资金运行规律新变化157

三、市场风险、资金风险与银行机制的转换163

第十章 农副产品收购与信贷资金运行169

一、农副产品收购是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重要依据169

二、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170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证信贷资金正常运转174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投放179

第十一章 投资与货币政策179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信贷182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宏观金融调控188

第十二章 外汇与宏观调控196

一、中央银行外汇宏观管理的背景196

二、中央银行外汇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199

三、外汇业务对人民币货币政策的影响213

四、中央银行外汇信贷的宏观调控217

五、进一步加强外汇信贷宏观管理的一些设想220

一、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改革223

第十三章 利率与货币政策223

二、对现阶段利率作用的分析225

三、利率决定程序和考虑的因素229

四、利率结构与优惠利率232

五、利率管理与利率风险235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237

七、对利率政策作用的深入分析239

第十四章 “三角债”:形成及对策241

一、拖欠货款的状况241

二、企业间大面积拖欠货款的原因243

三、解决企业“三角债”的对策246

四、如何防止前清后欠249

第十五章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金融体制254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金融调控255

二、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使国家专业银行逐步过渡为国有商业银行258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261

四、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证券市场265

五、完善外汇外债管理,扩大对外开放267

六、改革银行会计和结算、联行制度269

附录: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