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公报史 1902-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雨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19486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公报史 1902-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二十世纪初的风云际会5
二、创办人英敛之7
三、初创时期的报纸特色13
四、王郅隆接办后种种22
一、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续办经过25
二、独立自主的办报方针27
三、提出“四不”主义30
四、以只许成功的决心创业32
五、新记公司大公报的发展历程35
1、天津版(1926年9月1日—1937年8月4日)35
2、上海版(1936年4月1日—1937年12月14日)38
3、汉口版(1937年9月18日—1938年10月17日)41
4、重庆版(1938年12月1日—1952年8月15日)43
5、香港版(1938年8月13日—1941年12月13日)49
6、桂林版(1941年3月15日—1944年9月12日)51
7、抗战胜利后复刊的各版54
①上海版(1945年11月1日—1952年12月31日)54
②天津版(1945年12月1日—1949年1月15日)59
③香港版(1948年3月15日迄今)60
8、大公报的总管理处64
六、大公报的言论——“文人论政”的体现66
①标榜不偏不倚67
1、抗战以前的言论(1926年—1937年)67
②指责权势人物69
③反对屠杀青年72
④宣传苏联建设成就73
⑤反复阐明政治理想74
⑥应付国民党新军阀混战77
⑦与国民党蒋介石的关系78
⑧“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对日态度80
⑨积极支持“一·二八”淞沪抗战84
⑩反对华北特殊化87
⑾反对西安事变88
⑿对“七君子”案的态度95
⒀为争取言论自由而斗争99
2、抗战期间的言论(1937年—1945年)102
①主张坚持抗战102
②澄清和谣反对投降103
③提出“国家中心论”106
④为几次重大战役欢呼110
⑤痛斥汪精卫叛国投敌112
⑥几篇指责国民党当局的言论113
⑦皖南事变时的反共立场117
⑧率先提出收复台湾119
①谴责国民党掠夺性接收,反对共产党武装革命120
3、抗战胜利以后的言论(1945年—1949年)120
②由亲苏而厌苏,由亲美而反美扶日123
③支持学生运动126
④东北问题上的政治倾向128
⑤主张国共合作,反对召开“国大”131
⑥倡导自由主义134
⑦香港版首先转变立场137
七、掌握言论的社评委员会139
八、组建经济委员会主管经济言论与报道142
九、名家执笔的“星期论文”144
十、建立国内外通讯网和具有特色的新闻报道148
1、主持人参与采访活动150
2、冯阎反蒋前夕探秘152
3、独家的东北沦陷区报道154
4、反映农民疾苦156
5、范长江的旅行通讯157
6、鲁迅逝世的报道与短评161
7、战地通讯162
8、河南大旱灾的报道164
10、两名大公报记者采访日本签降165
9、一条独家外事电讯165
11、毛泽东对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167
12、金圆券泄密事件168
13、子冈的通讯特写169
14、杨刚的美国通讯173
15、上海解放前夕的新闻报道177
16、全文刊载有文献价值的重大新闻180
1、各种专业性副刊183
十一、内容多样的专刊和文艺副刊183
2、文艺副刊185
3、抗战胜利后上海版的副刊192
1、组织机构196
十二、报馆的经营管理196
2、人员使用和培养198
3、职工福利待遇203
4、开展多种社会活动205
十三、大公报人物谱207
1、三位创始人207
吴鼎昌(董事长兼社长)207
胡政之(总经理兼副总编辑)213
张季鸾(总编辑兼副总经理)227
2、四位接班人242
王芸生(总编辑)242
曹谷冰(代总经理)254
金诚夫(副总经理)255
李子宽(上海馆经理)256
徐铸成(桂林、上海版总编辑)257
3、各馆总编辑、编辑主任、经理257
张琴南(副总编辑,驻天津)259
孔昭恺(重庆、天津、上海版编辑主任)259
蒋荫恩(香港、桂林版编辑主任)260
李侠文(重庆、香港版编辑主任)261
赵恩源(天津版编辑主任)262
许君远(上海版编辑主任)263
顾建平(重庆版编辑主任)264
王佩之(天津馆副经理)265
傅立鱼(天津馆副经理)266
许萱伯(上海馆副经理)266
王文彬(桂林馆副经理、重庆馆经理)267
费彝民(上海馆副经理、香港馆经理)268
严仁颖(天津馆副经理)269
4、社评委员269
李纯青269
杨历樵273
萧乾273
贺善徽275
魏友棐276
寿充一277
周太玄277
①国内特派员279
杜协民279
5、国内外特派员279
陈纪滢279
高元礼281
李天炽281
范长江282
孟秋江283
陆诒284
张篷舟285
徐盈286
子冈288
高集291
张高峰292
吕德润294
戈衍棣294
吴砚农295
杨刚295
② 国外特派员295
章丹枫299
朱启平300
黎秀石301
高临渡 郭史翼302
6、资深的大公报人302
崔永超302
何心冷303
李清芳304
曹世瑛305
袁光中305
马季廉306
蒋逸霄306
季崇威307
梁厚甫308
曾敏之309
黄克夫311
7、职员名录319
〔附录〕319
新记公司大公报的经营 王芸生 曹谷冰319
抗战时期的大公报 曹谷冰 金诚夫327
大公报的经营管理 袁光中335
敬悼季鸾先生 重庆《大公报》社评340
社庆日追念张季鸾先生 胡政之344
季鸾先生对报业的贡献 重庆《新华日报》短评348
悼张季鸾先生 于右任349
季鸾先生的风格与文境 王芸生351
归乡记 季鸾356
作报与看报 政之363
对天津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1947年7月21日) 胡政之370
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 李侠文374
富有热情的王芸生 俞颂华387
招魂 王芸生389
——一个新闻记者的罪言392
我与大公报 萧乾392
延安文学在香港大公报 穆紫411
梁厚甫与《大公报》427
为评价大公报提供史实 李纯青431
后记447
(一)大公报创始时期(1902—1925
目录1925
(二)新记公司大公报时期(1926—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