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临床选要 陈全新教授临床精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灸临床选要 陈全新教授临床精粹
  • 陈全新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3188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临床选要 陈全新教授临床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针灸源流1

第一节 针灸治病的原理4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用性评估6

第二章 经络概述8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8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10

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规律10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11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诊疗上的应用12

第六节 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病症概述13

第三章 针刺法16

第一节 针刺的基本知识16

一、针具的种类与构造16

二、针具的保养与消毒17

三、针刺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18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练习19

一、指腕力的锻炼19

二、几种常用的运针操作法20

第三节 毫针操作方法21

一、常用进针法的操作与比较21

[附]旋转进针法的练习步骤23

二、针刺的角度与深度24

三、针刺出现疼痛的原因与处理25

四、针刺与得气25

五、针刺不得气的原因与催气26

六、论针刺与补泻手法27

七、留针与退针31

第四节 针刺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32

一、滞针32

二、晕针32

四、折针33

三、弯针33

五、出血或血肿34

六、气胸34

第五节 常用的其他疗法35

一、梅花针疗法35

二、皮内埋针疗法36

三、三棱针疗法37

四、针挑疗法38

五、耳针疗法39

六、头针疗法42

七、水针疗法46

八、电针疗法47

九、温针疗法49

十、指针疗法50

十一、火针(燔针)疗法50

十二、穴位贴敷疗法50

第四章 灸法53

第一节 艾灸的种类和艾绒的制法53

第二节 艾灸适应症和操作方法54

一、艾炷灸54

二、艾条悬灸56

三、注意事项56

[附]拔罐疗法57

第五章 辨证论治概述60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60

一、阴阳学说60

二、五行学说62

第二节 脏腑63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64

二、现代医学对脏腑的认识64

第三节 病因66

一、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66

二、疾病发生的外在原因66

一、四诊69

第四节 四诊八纲69

二、八纲辨证71

第五节 针灸治疗原则72

一、针灸施治的基本原则73

二、取穴的基本原则75

第六章 常见病症的辨治81

第一节 内、儿科常见病症81

一、神经衰弱81

二、癔病83

三、精神分裂症84

四、癫痫85

五、周围性面神经瘫痪87

六、三叉神经痛88

七、肋间神经痛90

八、坐骨神经痛92

九、桡神经麻痹95

十、小舞蹈病96

十一、头痛98

十二、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100

十三、脑炎后遗症101

十四、小儿脑瘫102

十五、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04

十六、高血压106

十七、风湿性心脏病107

十八、糖尿病110

十九、支气管哮喘114

二十、风湿性关节炎115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117

二十二、颈背肌纤维织炎121

二十三、肩关节周围炎122

二十四、颈椎病124

二十五、急性腰肌扭伤126

二十六、腰肌劳损127

二十七、腱鞘囊肿129

二十八、荨麻疹130

二十九、胃、十二指肠溃疡131

三十、胃下垂133

三十一、小儿消化不良134

三十二、直肠脱垂137

三十三、耳源性眩晕139

三十四、遗尿140

三十五、呃逆141

三十六、甲状腺机能亢进142

三十七、泌尿系结石144

第二节 急症和传染病145

一、昏迷145

二、中暑147

三、胆道蛔虫148

四、急性阑尾炎150

五、心绞痛152

六、感冒154

七、疟疾155

八、细菌性痢疾156

九、病毒性肝炎158

十、腮腺炎160

第三节 妇产科科见病症161

一、痛经161

二、子宫脱垂162

三、胎位不正163

四、妊娠呕吐164

五、乳少165

第四节 五官及其他病症166

一、红眼病166

二、近视167

三、麦粒肿168

五、耳鸣169

四、电光性眼炎169

六、聋哑170

七、过敏性鼻炎172

八、牙痛174

九、颜面疖与色素沉着175

十、肥胖症176

十一、针刺戒烟178

十二、带状疱疹179

十三、斑秃180

十四、老年性痴呆181

十五、前列腺炎183

十六、痔疮186

[附录一] 经穴与经外奇穴189

第一节 经穴的分类189

第二节 常用的取穴法190

一、以人体自然标志取穴法190

二、指量法191

三、折量等分寸法(又称骨度法)192

第三节 十四经及常用经外奇穴193

一、手太阴肺经(LU)196

二、手阳明大肠经(LI)198

三、足阳明胃经(ST)203

四、足太阴脾经(SP)211

五、手少阴心经(HT)215

六、手太阳小肠经(SI)217

七、足太阳膀胱经(BL)221

八、足少阴肾经(KI)232

九、手厥阴心包经(PC)237

十、手少阳三焦经(SJ)239

十一、足少阳胆经(GB)244

十二、足厥阴肝经(LR)252

十三、任脉(RN)255

十四、督脉(DU)260

常用经外奇穴(EX)265

[附录二] 论文选辑272

痹症的辨证及针灸治疗规律探讨272

(附:1168例疗效分析)272

临床急症的中医治疗281

从经穴特异性探讨针灸辨证施冶特点288

针灸学的刺法与运针寻气294

(兼介绍“快速旋转进针法”)294

活血化瘀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299

论针刺与补泻手法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