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科普旅游开发 渠县賨人谷景区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科普旅游开发 渠县賨人谷景区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914128.jpg)
- 罗培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811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资源保护-研究-渠县;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资源开发-研究-渠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科普旅游开发 渠县賨人谷景区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质遗迹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1
1.1 前言1
1.2 賨人谷景区自然地理背景2
1.2.1 地理位置2
1.2.2 自然地理条件2
1.3 賨人谷景区社会经济概况4
1.3.1 人口、民族4
1.3.2 区域经济4
1.3.3 文教卫生4
1.3.4 基础设施4
1.4 结论6
第二章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体系研究8
2.1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划分的理论依据8
2.1.1 景观分类概述8
2.1.2 旅游景观分类10
2.1.3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12
2.2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类型体系13
2.2.1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思路13
2.2.2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划分14
2.3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命名分析15
2.3.1 命名原则16
2.3.2 命名要素和命名模式17
2.4 结论17
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分析21
3.1 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分析方法21
3.1.1 地质遗迹分类等级的特征分析方法21
3.1.2 地质遗迹景观实体的特征分析方法22
3.2 渠县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分析23
3.2.1 地质(体、层)剖面特征23
3.2.2 地质构造遗迹特征23
3.2.3 古生物遗迹特征24
3.2.4 地貌景观特征25
3.2.5 水体景观特征28
3.3 结论30
第四章 地质遗迹景观形成条件分析31
4.1 地质遗迹成因研究方法与思路31
4.1.1 多维度分析方法31
4.1.2 阶段性分析方法31
4.1.3 研究思路32
4.2 渠县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发育、演化条件分析33
4.2.1 大地构造背景33
4.2.2 地质构造33
4.2.3 地层和岩石37
4.2.4 水文地质条件37
4.2.5 外动力条件38
4.2 结论38
第五章 地质遗迹景观成因和演化分析40
5.1 渠县賨人谷景区地学景观的形成与演化40
5.1.1 次级构造景观的形成40
5.1.2 古賨人崖居群的形成42
5.1.3 karst景观的形成42
5.1.4 砾岩地貌景观的形成56
5.1.5 流水地貌景观的形成58
第六章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价研究62
6.1 旅游资源评价概述62
6.1.1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方法62
6.1.2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方法63
6.2 地学景观评价65
6.3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目的、原则和方法66
6.3.1 评价的目的66
6.3.2 评价的原则66
6.3.3 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67
6.4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评价68
6.4.1 比较优势分析68
6.4.2 定性评价72
6.4.3 定量评价74
第七章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生产性保护研究83
7.1 传统遗迹保护理论概述83
7.1.1 地质遗迹保护理论成果83
7.1.2 地质遗迹保护手段、方法84
7.1.3 小结86
7.2 问题的提出86
7.3 “生产性保护”理论概述86
7.4 传统地质遗迹保护模式87
7.5 地质遗迹保护存在问题88
7.6 地质遗迹“生产性保护”模式探讨88
7.6.1 主体参与模式88
7.6.2 利益分配模式89
7.6.3 约束保障模式90
7.6.4 小结90
7.7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生产性保护”若干问题分析90
7.7.1 “生产性保护”条件91
7.7.2 地质遗迹保护对象91
7.7.3 地质遗迹保分级保护93
7.7.4 小结94
第八章 地质遗迹科研、科普和美学价值分析96
8.1 科研、科普、美学价值分析方法讨论96
8.1.1 科研价值分析方法96
8.1.2 科普价值分析方法96
8.1.3 美学价值分析方法98
8.2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科研价值分析98
8.2.1 构造地质学意义98
8.2.2 地层学意义98
8.2.3 岩溶地质学意义99
8.2.4 水文地质学意义102
8.2.5 地貌学意义103
9.3 賨人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科普、美学价值分析104
第九章 地质遗迹区科普旅游条件分析108
9.1 概述108
9.2 SWOT分析方法109
9.3 研究区科普旅游的SWOT分析109
9.3.1 优势分析109
9.3.2 劣势分析112
9.3.3 机遇分析113
9.3.4 挑战分析114
9.4 科普旅游开发建议115
第十章 地质遗迹区科普旅游产品研究117
10.1 地学科普旅游产品概述117
10.1.1 旅游产品117
10.1.2 地学科普旅游产品120
10.2 地学科普旅游参与主体需求研究122
10.2.1 调查方法122
10.2.2 调查内容122
10.2.3 结果分析124
10.3 地学科普旅游产品体系构建125
10.3.1 构建原则125
10.3.2 产品体系127
10.4 地学科普旅游产品开发模式131
10.5 地学科普旅游产品开发策略133
第十一章 地质遗迹区科普旅游市场研究137
11.1 科普旅游市场概述137
11.1.1 旅游市场137
11.1.2 科普旅游市场140
11.2 科普旅游市场定位141
11.2.1 科普旅游市场定位方法、原理或依据141
11.2.2 賨人谷景区科普旅游市场特征143
11.2.3 賨人谷景区科普旅游市场定位145
11.3 游客规模预测147
11.3.1 科普旅游景区游客预测的研究现状147
11.3.2 科普旅游景区的游客量的预测方法147
11.3.3 賨人谷景区游客数量预测148
11.3.4 科普旅游景区游客增长的建议150
第十二章 地质遗迹区科普旅游形象定位及营销研究154
12.1 旅游形象概述154
12.1.1 旅游形象的内涵154
12.2 地学科普旅游形象定位156
12.2.1 旅游形象定位156
12.2.2 賨人谷景区科普旅游形象定位156
12.3 旅游市场营销概述158
12.4 地学科普旅游市场营销159
12.4.1 地学科普旅游市场营销的作用159
12.4.2 賨人谷景区市场营销的现状及问题159
12.4.3 地学科普旅游市场营销方式159
第十三章 基于保护与科普旅游的地质遗迹数据库和网站建设161
13.1 概述161
13.2 地质遗迹数据库建设161
13.2.1 运行系统需求161
13.2.2 数据库设计163
13.2.3 功能的设计与实现164
13.2.4 小结166
13.3 地质遗迹科普旅游网站建设167
13.3.1 目标分析167
13.3.2 网站功能模块分析167
13.3.3 信息组织形式171
13.3.4 网站技术架构171
13.3.5 小结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