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民政协理论新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余知鹏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488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民政协理论新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什么是人民政协理论1
二、人民政协理论的最基本单元3
三、人民政协的组织板块理论4
四、人民政协的性质板块理论5
五、人民政协的事业板块理论7
六、人民政协的职能板块理论8
七、人民政协的工作板块理论9
八、结束语10
第一章 政协委员11
第一节 政协委员的含义11
第二节 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13
第三节 政协委员行使权利方式与保障20
第四节 政协委员主体建设22
第二章 人民政协界别建设32
第一节 人民政协界别概念32
第二节 界别结构和类型特征42
第三节 界别设置的沿革和依据45
第四节 界别建设51
第三章 政协专门委员会建设57
第一节 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57
第二节 政协专门委员会的设置69
第三节 专门委员会的活动75
第四节 专门委员会的管理77
第四章 人民政协第一性质81
第一节 组织形态沿革81
第二节 基本形态87
第三节 基本特征92
第四节 基本功能99
第五章 人民政协第二性质105
第一节 人民政协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缔造的政党联盟105
第二节 人民政协在理论上逻辑地成为政党联盟的机构111
第三节 人民政协在政党制度中的地位118
第六章 人民政协第三性质129
第一节 人民政协民主形式的发祥129
第二节 人民政协民主形式的发展133
第三节 作用政治生活135
第四节 作用领域137
第五节 人民政协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144
第七章 人民政协事业151
第一节 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51
第二节 人民政协事业特征159
第三节 人民政协事业基本范围165
第八章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176
第一节 对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理解176
第二节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生成理由182
第三节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要项189
第四节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内在机制194
第九章 人民政协职能关系与履行成效199
第一节 协商民主层面199
第二节 基本政治制度层面207
第三节 工作制度层面209
第四节 操作方式层面213
第五节 职能履行成效214
第十章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220
第一节 政治协商职能的提出220
第二节 政治协商领域224
第三节 基本要素与条件229
第四节 政治协商类型236
第五节 政治协商程序239
第六节 政治协商基本原则及其内容241
第七节 共识与效力243
第十一章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251
第一节 民主监督职能的形成过程251
第二节 政治监督的历史考察2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监督体系265
第四节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概念270
第五节 民主监督“三体”275
第六节 民主监督的内容276
第七节 民主监督的形式279
第八节 民主监督的机制286
第十二章 人民政协参政议政289
第一节 参政议政职能的形成和提出289
第二节 参政议政的含义292
第三节 参政议政的内容294
第四节 参政议政的方式307
第十三章 人民政协工作原则312
第一节 人民政协工作原则的历史由来312
第二节 人民政协工作原则的基本内涵319
第三节 履行职能原则与工作原则的关系331
第十四章 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336
第一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内涵336
第二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依据337
第三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传统优势341
第四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特征344
第五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基本内容346
第六节 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的基本途径348
第十五章 提案与提案工作352
第一节 提案工作沿革352
第二节 提案基本概念354
第三节 提案基本功能358
第四节 提案基本要求362
第五节 提案工作366
第十六章 政协调研及其成果的形成376
第一节 概念与特征376
第二节 政协调研规划382
第三节 调研课题的方案设计386
第四节 调研实施392
第五节 成果形成396
第六节 调研者的基本素质408
后记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