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女性劳动就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女性劳动就业
  • 潘锦棠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女性劳动就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5

第一章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5

一、男性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高于女性7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性别11

(一)研究投资对象的意义11

(二)两性自然生理差异及其“天赋才能”12

三、人力环境与性别租金14

(一)人力环境与人力资本价值14

(二)性别租金15

四、人力环境等级与男女人力资本价值实现16

(一)人力环境与男女人力资本价值实现16

(二)人力环境分等18

(三)当前人力资本处于中等人力环境18

五、男女相对人力投资价值的变化20

六、结语22

第二章 “综合劳动能力”性别比较23

一、男女两性智商相当24

(一)案例24

(二)分析评论24

二、生理基础依然影响女性就业25

三、心理素质依然影响女性成功25

(一)案例25

(二)分析评论26

四、事业家庭取向依然男女有别26

(一)案例27

(二)分析评论27

五、结语28

第三章 关于性别差异的经济学范式及其评价29

一、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理论29

(一)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理论29

(二)劳动力供求(人力资本)论评价30

二、性别歧视理论30

(一)性别歧视理论30

(二)性别歧视理论评价31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32

(一)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32

(二)性别职业隔离33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评价34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34

(一)妇女就业条件论35

(二)串谋行为理论35

五、女权主义理论35

(一)社会性别理论35

(二)可比价值理论37

第四章 马克思妇女就业理论37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参加公共劳动是有条件的37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妇女参加公共劳动的条件39

三、条件与现状比较40

四、关于“妇女参加公共劳动的条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补充42

五、结论43

第二篇 中国女性就业分析44

第五章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女性就业44

一、就业与工资中外性别比较44

(一)两性劳动参与率中外比较44

(二)两性工资报酬比率中外比较及与港澳台比45

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女职工就业史46

(一)1949-1977年中国城镇妇女就业史46

(二)就业工资“男女平等”的原因分析48

三、经济转型对妇女就业的影响50

(一)大邱庄“妇女回家”50

(二)城镇女性就业难50

(三)妇女“阶段就业”52

(四)“编余职工”“下岗职工”中女性比例高52

(五)男女不同工亦同酬现状发生变化53

四、女性就业还要接受考验55

(一)经济改革以来的女工就业率及原因推测55

(二)城镇女性就业还要接受考验57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57

(一)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58

(二)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59

(三)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使女性有合理的生活水平59

六、结语60

第六章 下岗女工状况调查分析——北京市与其他省市比较61

一、北京市下岗女工调查的目的与方法61

(一)研究目的61

(二)研究方法61

二、北京市下岗职工基本情况62

(一)企业在职职工与下岗职工的性别比例62

(二)下岗职工的年龄状况63

(三)下岗职工的文化状况64

(四)下岗职工的职务状况64

三、北京市下岗发生原因的性别比较64

四、北京市下岗再就业情况性别比较65

(一)再就业职工性别比较65

(二)再就业途径性别比较66

(三)再就业者社会特征的性别比较67

五、劳动工资与劳动效率的性别比较68

(一)对男女劳动者工作效率的评价68

(二)工资收入的性别比较69

六、企业用工意向70

(一)被调查企业未来对男女劳动力的需求70

(二)生育保障制度改革有利于女性就业71

(三)女性的工资期望低于男性71

七、总结与评论72

(一)北京市下岗与再就业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72

(二)北京市下岗再就业工作中没有明显的性别不公正现象72

(三)职工下岗主要不是自身素质的原因并不能证明男女职工没有素质上的差距73

(四)下岗女工再就业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73

第七章 性别歧视判断标准探讨73

一、关于性别歧视的学术定义74

(一)联合国定义74

(二)经济学定义74

二、性别歧视判断标准75

三、性别正视75

四、性别歧视举例77

五、反向歧视78

六、反歧视策略79

七、判断标准的悖论80

第三篇 女性社会保障81

第八章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82

一、生育保险制度定义82

二、中国生育保险制度及其变迁83

(一)新中国初期生育保险83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文化革命”时期生育保险84

(三)生育保险在经济改革年代矛盾重重85

(四)全国各地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尝试85

(五)生育保险从企业保险走向社会统筹86

三、我国生育保险及保险统筹现状86

(一)经济转型对生育保险有较大冲击86

(二)我国生育保险统筹覆盖面88

(三)生育统筹基金收支88

(四)生育统筹进展特点89

四、总结与评价89

第九章 职工生育保险中的利益关系90

一、关于职工生育保险的目的90

(一)关于职工生育保险目的的几种表述90

(二)职工生育保险目的之我见92

二、职工生育保险与男性责任93

(一)男性也是生育保险的对象93

(二)生育保险要强调男性责任94

三、生育保险覆盖面与女工权益95

四、女工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95

(一)女工有怀孕告知义务使企业有回旋的余地95

(二)规定最低缴费时限和工作时限控制生育保险经费支出95

(三)我国生育保险工资替代率有下降的空间96

五、总结97

第十章 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与现状98

一、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定义98

二、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变迁99

(一)女工劳动保护初步规定(1951—1956)99

(二)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形成(1956—1960)99

(三)女工劳动保护制度规范完善(1979年—1993年)100

三、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评估100

四、中国女工劳动保护现状102

五、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改革的建议104

(一)做好对现有女工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贯彻执行104

(二)在社会化以前严格落实企业女工劳动保护104

(三)努力在非国营企业乡镇企业建立女工劳动保护制度105

(四)对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105

第十一章 女性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106

一、养老保险中有关两性养老金利益的规定106

(一)影响两性养老金分配的三个前提106

(二)影响养老金在男女之间分配的保险规定107

二、我国男女退休年龄及有关保险规定111

(一)建国初期111

(二)1956年以后111

(三)1978年以后112

(四)1993年以后112

(五)1997年以后113

三、我国男女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分配113

(一)传统养老保险中男女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利益的影响114

(二)现代养老保险中男女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利益的影响117

四、养老金在两性间分配的两项原则117

(一)社会保障分配原则117

(二)养老金性别分配原则118

五、男女不同退休年龄及其理由120

(一)世界各国男女退休年龄一般情况120

(二)关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的不同理由122

(三)关于提高我国女性退休年龄124

(四)小结125

六、结语125

参考文献127

附录137

后记1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