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织动态能力构成和作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织动态能力构成和作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985280.jpg)
- 林萍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823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组织管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组织动态能力构成和作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实践背景1
二、理论背景2
第二节 文献综述4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历史演进与评述5
二、能力的惯性22
三、动态能力理论主要研究成果综述25
第三节 动态能力理论与传统能力理论的关系评价42
一、动态能力和相关能力概念的关系43
二、动态能力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关系及评价48
第四节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评价53
一、动态能力研究现状评价53
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不足之处55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问题58
一、本书的研究问题58
二、本书的理论和实际意义59
第六节 本书的研究方案62
一、研究方法62
二、技术路线64
三、篇章结构65
第二章 组织动态能力研究模型67
第一节 动态能力内涵的界定67
一、企业资源、能力、知识内涵的界定68
二、企业资源、能力和知识的关系70
三、本书对动态能力内涵的界定72
第二节 组织动态能力测量模型构建75
一、研究基础和方法75
二、相关文献的研究77
三、定性研究80
四、动态能力测量模型84
第三节 组织动态能力测量维度的界定91
一、市场导向91
二、组织学习94
三、整合能力100
四、组织柔性103
五、风险防范能力106
总结109
第四节 组织动态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110
一、组织动态能力与绩效111
二、组织动态能力各维度与绩效115
三、组织动态能力测量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117
四、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120
第五节 本章小结122
第三章 定量研究方案设计124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124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124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127
三、变量的测量128
第二节 数据收集过程135
一、主要调查对象135
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136
三、整理调查结果137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137
一、数据分析方法138
二、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分析方法140
第四章 实证研究142
第一节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42
一、问卷回收情况142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143
三、样本分布情况分析146
第二节 数据质量分析148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内容148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152
三、数据的信度分析156
四、环境动荡性和组织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159
第三节 企业动态能力及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61
一、企业所有制性质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分析161
二、不同行业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分析163
三、不同生命周期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分析163
四、不同企业规模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165
五、企业人数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分析167
六、企业寿命与动态能力、绩效比较分析170
第四节 假设检验170
一、假设1的检验170
二、差序化能力结构173
三、假设2的检验174
三、假设3和假设4的检验176
四、假设5的检验180
五、假设6的检验180
六、组织动态能力最优测量模型184
第四节 本章小结188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190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讨论190
一、组织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190
二、差序化动态能力组合191
三、组织动态能力是解释绩效差异化的重要变量192
四、环境动荡性调节组织动态能力和绩效关系195
五、不同测量维度的组织动态能力的解释力探讨197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未来拓展197
一、研究的创新198
二、研究的不足199
三、未来的改善201
四、进一步研究拓展203
第三节 对构建组织动态能力的建议205
一、处理好能力更新和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205
二、利用外部资源构建动态能力207
三、构筑现代企业文化,为动态能力形成提供基础209
四、发挥企业家的作用210
五、建立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和沟通平台213
六、组织结构的设计215
七、建立学习与知识激励机制216
参考文献219
附录1 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访谈提纲235
附录2 组织动态能力和绩效关系调查问卷240
附录3 国内外企业竞争优势案例分析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