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诉讼法学著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诉讼法学著作
  • 李玉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655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诉讼-证据-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诉讼法学著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明标准概述1

第一节 证明标准与相关概念1

一、诉讼证明1

二、证明对象5

三、证明责任9

四、证明标准14

第二节 证明标准的属性18

一、模糊性18

二、主观性20

三、客观性24

第三节 证明标准的功能26

一、指引裁判者认定事实27

二、在刑事诉讼中指引控辩双方的诉讼活动28

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指引当事人举证、质证29

第二章 我国关于证明标准的争论31

第一节 争论的由来和背景32

一、争论的由来32

二、争论的背景和原因36

第二节 关于证明标准的主要学说40

一、传统客观真实论40

二、法律真实论43

三、相对真实论45

四、误区论46

五、客观真实论者的回应及其理论的新发展46

六、诸种诉讼真实观的异同分析49

第三节 争论的意义55

一、展现了诉讼法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风55

二、促进了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56

三、对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57

第三章 证明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59

第一节 证明标准构建的认识论基础59

一、哲学上的认识论59

二、诉讼认识论63

三、认识论对证明标准构建的影响66

第二节 证明标准构建的价值论基础85

一、哲学上的价值论85

二、诉讼价值论86

三、公正、效率对证明标准构建的影响89

第三节 证明标准构建的目的论基础97

一、哲学上的目的论97

二、诉讼目的论99

三、诉讼目的对证明标准构建的影响100

第四章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113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及评析113

一、大陆法系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113

二、英美法系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114

三、比较与评析118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表述的选择及理由120

一、内心确信与我国的诉讼文化传统难以契合120

二、排除合理怀疑不具有更大的优越性122

三、“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惯123

四、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理解曾经存在片面性126

五、正确解释“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仍然能够解决问题127

第三节 我国多元化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131

一、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标准131

二、不同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134

三、量刑情节的证明标准135

四、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时的证明标准139

五、达不到法定证明标准时的处理141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49

一、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体现的必要性149

二、目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52

三、多元化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59

第五章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162

第一节 外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及评析162

一、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162

二、英美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165

三、比较与评析168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表述的选择及理由170

一、我国重新选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探索与努力170

二、优势证据标准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171

三、高度概然性应当成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选择173

第三节 我国多元化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176

一、民事侵权案件的证明标准176

二、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182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标准187

四、婚姻家庭案件的证明标准190

第四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92

一、目前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92

二、多元化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199

第六章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202

第一节 外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及评价202

一、英美法系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202

二、大陆法系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206

三、比较与评析208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探索与选择209

一、对传统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反思209

二、理论界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探索211

三、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发展及缺憾214

第三节 我国多元化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216

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216

二、“接近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223

三、高度概然性标准224

四、优势证据标准226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230

一、目前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230

二、多元化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在裁判文书中的体现234

第七章 证明标准多元化的影响236

第一节 对同一事实的认定可能不一致236

一、同一事实的界定236

二、传统上对同一事实的认定具有一致性237

三、证明标准多元化后对同一事实的认定可能不一致237

四、“刑事无罪、民事有责”将成为一个难题238

第二节 既判事实的预决力需要重新梳理239

一、刑事诉讼既判事实的预决力240

二、民事诉讼既判事实的预决力242

三、行政诉讼既判事实的预决力242

第三节 “事实清楚”等相关表述需要改变243

一、一审作出裁判时“事实清楚”等表述需要改变243

二、二审作出裁判时“事实清楚”或“事实不清”的表述需要改变244

第八章 证明标准适用困难的解决247

第一节 建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247

一、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的界定247

二、建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49

三、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的具体构建252

第二节 积极运用司法认知254

一、司法认知的概念及其对象254

二、司法认知对解决证明标准适用困难的积极意义256

三、司法认知的效力257

四、司法认知的适用程序258

第三节 合理运用事实推定259

一、事实推定的概念259

二、事实推定对解决证明标准适用困难的积极意义260

三、事实推定的适用范围261

四、事实推定的效力263

五、建立事实推定的规则265

第四节 适当运用诉讼调解266

一、诉讼调解的概念266

二、诉讼调解对解决证明标准适用困难的积极意义266

三、诉讼调解在三大诉讼中的运用267

第五节 建立控辩协商制度276

一、控辩协商的界定276

二、控辩协商对解决证明标准适用困难的积极意义277

三、控辩协商制度的建立277

附录一:本课题进行实证研究设计的表格、问卷等280

附录二: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调研报告286

附录三: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调研报告291

主要参考文献301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