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
  • 杨恒山,邰继承编著 著
  • 出版社: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0239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概述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1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变化1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目标8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8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1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2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13

一、侧重于生态学方面的指标体系15

二、侧重于经济学方面的指标体系16

三、侧重于社会学方面的指标体系17

四、侧重于系统学方面的指标体系19

第四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21

一、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21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21

第二章 人口、粮食与可持续发展31

第一节 人口问题31

一、世界人口问题31

二、中国人口问题35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0

第二节 粮食问题42

一、世界粮食问题42

二、我国粮食生产变化43

三、我国粮食生产的特殊性46

四、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47

五、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50

第三章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53

第一节 环境问题概述53

一、环境与环境要素53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54

第二节 土壤退化57

一、土壤沙化57

二、水土流失63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66

第三节 大气层变化66

一、温室效应67

二、臭氧层破坏70

三、酸雨72

第四节 环境污染74

一、大气污染75

二、水体污染79

三、土壤污染83

第五节 其他环境问题85

一、生物多样性减少85

二、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排放增加91

三、有害生物入侵95

第四章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98

第一节 资源概述98

一、新的资源观98

二、资源的分类99

三、资源的特点100

第二节 能源问题101

一、能源的重要性101

二、能源的现状与对策102

三、新能源的开发106

第三节 耕地资源109

一、我国耕地的总体状况109

二、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原因110

三、耕地保护的应对措施112

第四节 水资源113

一、水资源及其现状113

二、水资源的特性114

三、水资源短缺的解决途径116

第五节 生物资源117

一、森林资源117

二、草地资源119

三、海洋生物资源122

四、湿地资源124

第六节 农业资源及其特征127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127

二、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128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131

四、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32

第五章 可持续农业的兴起134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历程134

一、农业的起源134

二、原始农业134

三、传统农业135

四、常规现代农业137

第二节 世界主要替代型农业类型141

一、有机农业141

二、生态农业144

三、精确农业147

四、现代集约持续农业148

第三节 可持续农业的兴起149

一、可持续农业的提出149

二、可持续农业的概念150

三、可持续农业的目标151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52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基础152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154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基础157

第五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158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必要性158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与主体159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61

第六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163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制度创新的需求163

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165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路径166

第七节 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69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制度需求与发展障碍169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向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172

第六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175

第一节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175

一、农业化学防治带来的问题175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183

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183

四、农药安全使用规范186

第二节 综合植物营养管理技术189

一、植物营养特性189

二、植物营养基本原理195

三、肥料施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98

第三节 节水农业技术201

一、节水农业的概念201

二、节水农业的基本原则204

三、发展节水农业的技术和措施205

第四节 混合农作制技术210

一、混合农作制的概念210

二、混合农作制的发展趋势210

三、我国混合农作制的发展方向212

第五节 现代生物技术214

一、现代生物技术及其特点214

二、现代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15

三、现代生物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216

第七章 西辽河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220

第一节 西辽河平原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20

一、气候资源概况220

二、气候变化特点221

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对策237

第二节 西辽河平原水资源变化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38

一、降水量变化239

二、地表径流量变化239

三、地下水埋深及地下漏斗区变化240

四、农业用水量及其比例变化241

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243

第三节 西辽河平原种草养畜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43

一、农田种草养畜的可行性分析244

二、农田种草养畜产业发展受阻的原因245

三、促进农田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的对策246

第四节 西辽河平原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47

一、西辽河平原玉米生产的重要性247

二、当前玉米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248

三、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251

第八章 西辽河平原人工草地的生态效应255

第一节 西辽河平原发展人工草地的优势255

一、自然条件适宜255

二、种植牧草的效益高于玉米256

三、促进玉米秸秆的养殖转化效率257

四、地缘优势明显257

第二节 建植年限对苜蓿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258

一、术材料与方法258

二、建植年限对苜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59

三、建植年限对苜蓿根瘤及根际土壤固氮力的影响261

四、建植年限对苜蓿地土壤酶的影响262

五、讨论264

第三节 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265

一、材料与方法266

二、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267

三、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变化268

四、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化学结合形态变化268

五、讨论270

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