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改革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004223.jpg)
- 张湘涛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3971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章 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1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1
一、产业背景: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
二、体制背景:农村改革前的制度安排5
三、时代背景:基于增量改革战略的农村改革6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7
一、农村改革的起步准备阶段7
二、农村改革的第一个历史阶段8
三、农村改革的第二个历史阶段10
四、农村改革的第三个历史阶段13
第三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14
一、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14
二、农村改革的总体特征16
三、农村改革的规律探要19
2章 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23
第一节 农村改革推进的新机遇23
一、机遇及其在农村改革中的重要作用23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25
三、农业对外开放的加快给农村改革带来了深刻影响27
四、农业自身阶段性的发展规律为农村改革提供了依据27
第二节 农村改革目标的新定位29
一、建设全面小康29
二、实现城乡统筹29
三、破解“三农”困局31
第三节 农村改革战略的新部署32
一、农村改革内涵的新阐述32
二、农村改革方案的新设计34
三、农村改革原则的新要求38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与探索44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路径44
3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44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交锋47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形式创新49
第二节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1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51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要点53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关系55
第三节 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58
一、农村土地征用的概念特征58
二、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60
三、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创新63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情况68
第四节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68
二、农村税费改革中的问题69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72
4章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75
第一节 农村流通体制的发展现状75
一、农村流通产业的基本格局75
二、农村流通体制的主要问题79
三、农村流通市场的总体特点82
第二节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内涵84
一、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84
二、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87
三、农村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条件89
一、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91
第三节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路径91
二、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95
三、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保障措施100
5章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103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分析103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103
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104
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105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判断110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110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效应111
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制约114
一、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115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创新范畴115
二、农业产业化的机制创新122
三、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创新128
6章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构建130
第一节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现状分析130
一、我国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起源分析130
二、当前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133
三、我国与各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差距136
第二节 WTO规则下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137
一、WTO农业规则的主要内容与我国的农产品承诺137
二、WTO农业规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分析140
三、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借鉴分析142
第三节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建构思路146
一、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146
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148
三、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的保护重点149
第四节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整体框架151
一、多元化的农业资金投入体系151
二、多层次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154
三、多渠道的农业贸易保护体系155
四、多主体的农业综合保险体系157
7章 乡镇机构改革162
第一节 乡镇机构的发展轨迹162
一、乡级机构的历史考察163
二、乡镇机构的发展过程164
三、乡镇机构的问题辨析166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视角169
第二节 乡镇机构的改革思路169
二、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172
三、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形式174
第三节 乡镇机构的改革保障178
一、转变乡镇职能178
二、推进配套改革181
三、增强执政能力183
8章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186
第一节 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186
一、农村教育的内涵与分类186
二、农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188
第二节 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190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191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194
三、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196
第三节 农村教育的问题成因197
一、农村教育的投入主体缺位198
二、农村教育的功能主体缺位200
三、农村教育的服务主体缺位202
第四节 农村教育的改革路径203
一、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203
二、农村教育改革的原则要求205
三、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入深化206
9章 小城镇建设体系创新212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思路创新212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大作用212
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体系216
三、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态势218
第二节 小城镇发展模式创新221
一、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221
二、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建议223
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转型226
第三节 小城镇经营理念创新227
一、市场化的经营机制227
二、区域化的经营平台229
三、产业化的经营途径230
第四节 小城镇管理体制创新234
一、创新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234
二、完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236
三、强化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237
第一节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240
10章 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240
一、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现状241
二、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243
三、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外部环境245
第二节 构建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框架248
一、明确总体目标以阶段推进248
二、讲究工作方法以有效推进250
三、完善配套体系以协调推进252
第三节 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新内涵254
一、创新管理体制254
二、创新运行机制256
三、创新开发方式261
四、创新扶贫思路262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特点265
11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65
第一节 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265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267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分析270
第二节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272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思路272
二、农村信用社的模式分析277
三、农村信用社的环境优化281
第三节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83
一、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283
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285
三、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289
第四节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290
一、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建设290
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293
三、形成农村资金回流机制294
12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296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状况296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特征296
二、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297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299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思路303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303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305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306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307
一、农村社会保险制度307
二、农村社会救济制度309
三、农村社会福利制度312
四、农村优抚安置制度312
五、农村社会互助制度313
第四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格局315
一、统筹兼顾的发展策略315
二、依法推进的发展保障317
三、政府主导的发展路径319
13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与劳务经济的发展322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32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32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32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324
一、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府作用326
第二节 政府引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326
二、传统的劳动力计划配置330
三、市场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332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336
一、组织领导体系的建设337
二、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338
三、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342
14章 乡镇企业的改革与调整350
第一节 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现状350
一、乡镇企业的崛起历程350
二、乡镇企业的改制难点352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障碍354
一、乡镇企业改革的目标设计357
第二节 乡镇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357
二、乡镇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359
三、乡镇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360
第三节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363
一、乡镇企业布局结构调整363
二、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366
三、乡镇企业生产力要素结构调整371
15章 农村改革的整合化趋势378
一、农村改革动力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378
二、农村改革目标的整合: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81
三、农村改革内容的整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平台382
四、农村改革方案的整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薄弱环节384
五、农村改革环境的整合:开放条件下农村发展的体制创新386
参考文献389
后记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