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治疗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放射治疗技术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044591.jpg)
- 胡立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412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放射治疗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放射治疗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放射治疗学简史1
二、放射治疗学的内容2
三、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3
四、放射治疗敏感性3
第二节 放射治疗的种类4
一、综合治疗4
三、适形调强放射治疗6
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6
四、剂量分割方式7
五、近距离放射治疗8
六、高LET射线放射治疗8
第2章 放射治疗物理学10
第一节 放射物理学基本知识10
一、原子结构及其放射性10
二、电离辐射11
三、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13
四、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13
二、照射野相关概念16
第二节 放射治疗常用基本概念16
一、吸收剂量、照射量、当量剂量的概念16
三、剂量学特性相关概念17
第三节 X(γ)射线射野剂量特性26
一、百分深度剂量特性26
二、平坦度、对称性特性26
三、电离辐射吸收剂量检测27
四、处方剂量计算36
第四节 高能电子线射野剂量特性36
一、百分深度剂量特性37
二、平坦度、对称性特性38
三、高能电离辐射吸收剂量校准的Cλ和CE方法39
四、处方剂量计算41
第五节 射线防护41
一、辐射来源42
二、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标准42
三、外照射的防护方法42
二、电离和激发44
一、辐射的种类44
第一节 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44
第3章 放射治疗生物学44
三、传能线密度45
四、相对生物效能46
五、自由基与活性氧46
六、氧效应与氧增强比46
七、靶学说和靶分子47
八、辐射增敏剂与辐射防护剂48
九、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50
一、细胞的放射敏感性51
第二节 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效应51
二、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53
三、细胞存活曲线55
四、辐射所致细胞损伤及修复55
五、正常组织放射耐受57
第三节 肿瘤组织放射生物效应59
一、肿瘤细胞动力学59
二、乏氧细胞再氧合61
三、肿瘤细胞对辐射的反应61
一、增加氧在肿瘤内的释放或传递63
四、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63
第四节 改变放射生物效应的措施63
二、放射增敏剂64
三、放射防护剂64
四、加热治疗64
第4章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设备67
第一节 放射源、放射线类型及常用放疗设备67
一、放射源的类型67
二、放射线的类型68
三、常用放射治疗设备72
第二节 kV级X射线治疗机73
一、基本结构73
二、工作原理74
第三节 外照射钴-60治疗机75
一、基本结构75
二、工作原理78
第四节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78
一、基本结构78
二、工作原理80
三、输出特性82
四、配套设备85
第五节 近距离后装治疗机87
一、基本结构87
二、工作原理89
第六节 模拟定位机90
一、基本结构90
一、硬件配置91
第七节 治疗计划系统91
二、工作原理91
二、软件功能92
第八节 CT模拟机与模拟机CT93
一、CT模拟机93
二、模拟机CT93
第九节 射野挡铅制作设备93
一、射野挡铅与组织补偿93
二、挡铅制作设备94
一、体位固定的临床意义95
第十节 体位固定设备95
二、体位固定设备的类型96
第十一节 治疗验证设备与剂量检测设备98
一、治疗验证设备98
二、剂量检测设备101
第十二节 质子加速器简介103
一、质子加速器的临床意义103
二、结构原理简介103
二、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106
四、放射不敏感的肿瘤106
三、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106
第一节 患者诊断与放疗适应证确定106
一、放射敏感的肿瘤106
第5章 放射治疗过程106
第二节 靶区及放疗剂量确定107
一、根据临床体格检查确定靶区107
二、根据影像学检查确定靶区107
三、放疗剂量确定109
第三节 计划确定与执行109
一、治疗方针的确定109
二、计划确定110
三、执行计划111
第6章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放射源选择112
二、高能照射114
第二节 外照射技术和内照射技术114
一、外照射技术114
二、内照射技术115
二、两野照射116
一、单野照射116
第三节 X(γ)射线照射野设计技术116
三、三野照射118
第四节 高能电子线照射野设计技术119
一、能量和射野的选择119
二、电子线斜入射的影响119
三、不均匀性组织的影响120
四、电子线的补偿、射野衔接技术120
五、电子线挡铅技术121
二、食管癌放射治疗定位方法123
一、胸部解剖123
第一节 胸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123
第7章 常见肿瘤的模拟定位技术123
三、肺癌放疗常用定位方法127
四、乳腺癌定位方法130
五、定位注意事项133
第二节 腹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134
一、直肠癌放疗定位方法134
二、恶性淋巴瘤的定位技术136
一、鼻咽癌定位方法138
第三节 头颈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138
二、垂体瘤三野等中心放射治疗定位与步骤139
三、全脑全脊髓的定位技术140
第四节 CT模拟定位技术141
一、设备141
二、操作顺序和步骤141
三、CT模拟定位注意事项142
第8章 常见肿瘤的照射摆位技术143
第一节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143
一、治疗体位143
二、治疗固定器145
第二节 SSD摆位技术146
一、肺癌的SSD照射摆位技术147
二、肺癌的摆位技术148
三、肺癌的铅挡技术150
四、肺癌锁骨上野与纵隔相邻野的设计152
五、铅挡托架、单层托架152
六、铅挡技术的重要性153
七、子宫颈癌体外照射153
一、食管癌等中心照射154
第三节 SAD等中心照射技术154
二、放射治疗给角技术155
三、食管癌源皮距三野交叉给角照射摆位技术155
四、等中心照射摆位技术156
第四节 乳腺癌照射159
一、解剖特点及布野方法159
二、切线野照射摆位159
三、水平照射160
四、布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60
六、非对称照射161
五、放疗皮肤反应问题161
第五节 楔形板野照射技术162
一、楔形板与能量和深度的关系163
二、楔形角位置的确定163
三、楔形板的百分深度剂量163
四、楔形板使用中的一些问题163
五、上颌窦楔形板照射技术示例164
第六节 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技术165
一、不规则照射野165
二、全脑全脊髓照射技术169
第七节 X(γ)线全身照射170
一、基本要求171
二、技术条件要求171
三、剂量要求171
第八节 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技术172
一、辐射场物理特性172
二、治疗剂量及其分布测定173
三、对重要器官的防护173
四、处方剂量与摆位要求173
五、其他的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技术174
第9章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175
第一节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175
一、适形治疗原理175
二、适形治疗过程176
三、靶区定位目的177
四、治疗计划设计过程178
五、治疗计划的验证180
第二节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81
一、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81
二、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83
第三节 三维调强放射治疗188
一、调强放射治疗的发展和临床意义188
二、逆向计划设计过程189
三、调强放射治疗的分类189
四、体位精确固定192
五、治疗计划设计过程192
六、调强计划验证194
第四节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195
二、避免各种影响剂量精度的因素196
一、控制剂量精确性196
第一节 主要措施196
第10章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196
第二节 放射治疗设备性能的质量保证197
一、体位照射治疗机、模拟定位机197
二、剂量检测系统198
三、治疗计划系统199
第三节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及治疗安全200
一、质量保证200
二、治疗安全201
一、肿瘤预防202
第11章 肿瘤的综合治疗202
第一节 外科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202
二、肿瘤诊断203
三、肿瘤治疗203
四、肿瘤外科的未来发展204
第二节 肿瘤放射治疗204
一、放射线的临床应用与产生形式204
二、放射敏感性和肿瘤控制206
三、放射治疗作用及其并发症208
四、放射治疗与手术209
五、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211
第三节 化学治疗211
一、历史与现状211
二、联合化疗的原则212
第四节 生物治疗213
一、细胞因子213
二、单克隆抗体215
一、淋巴引流分区216
第一节 头颈部淋巴引流分区与肿瘤分期216
第12章 头颈部肿瘤216
二、肿瘤分期217
第二节 头颈部肿瘤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及放射治疗反应218
一、分级标准218
二、皮肤和黏膜反应220
三、涎腺、味蕾、牙齿及颌骨反应221
四、眼部反应222
六、喉反应224
七、脑反应224
五、耳反应224
八、其他反应225
第三节 头颈部皮肤癌225
第四节 唇癌229
第五节 口腔癌231
一、舌癌231
二、口底癌234
三、软腭癌236
四、硬腭癌238
第六节 下咽癌239
第七节 喉癌242
第八节 鼻咽癌245
第九节 鼻旁窦癌250
第十节 垂体瘤256
第十一节 脑转移瘤259
第13章 胸部肿瘤261
第一节 食管癌261
第二节 肺癌267
第三节 纵隔肿瘤272
第四节 胸腺瘤274
第五节 乳腺癌277
第一节 直肠癌285
第14章 腹部肿瘤285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289
第三节 前列腺癌299
第四节 睾丸恶性肿瘤303
第五节 宫颈癌305
第一节 介入治疗技术316
一、血管内介入治疗316
第15章 肿瘤介入放射治疗技术316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322
第二节 常见肿瘤的介入治疗322
一、原发性肝癌322
二、肺癌325
三、胃癌327
四、胰腺癌328
五、食管癌328
六、恶性胆管疾病330
第一节 放疗技术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32
一、职业道德修养332
第16章 对放射治疗技术人员的要求332
二、气质与工作作风333
三、专业知识修养334
第二节 放疗技术员分工与职责334
一、人员分工335
二、工作职责336
第三节 放疗技术员队伍建设、管理和工作要求337
一、队伍建设和管理338
二、工作要求338
一、基本观点340
三、记录放射治疗单要求340
第四节 放疗技术员应具备的医学心理学知识340
二、肿瘤心理过程341
三、放疗技术员的心理修养341
第五节 对放射治疗技师的要求342
一、技师的地位和作用342
二、与技师相关的问题342
三、技术员应具备的素质343
参考文献344
索引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