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史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民国史 第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067988.jpg)
- 张宪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4242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史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内部整合1
第一节 宁汉沪三方由对峙到统一1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
二、宁汉沪三方的纷争与特别委员会的建立5
三、宁汉、宁粤对立与国民政府的再次改组9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北伐14
一、北方政治军事格局与南京国民政府出师北伐14
二、日本田中内阁的侵华政策与“济南惨案”18
三、北洋政府的终结24
四、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29
五、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4
第三节 蒋介石与汪精卫、胡汉民派的纷争37
一、改组派的形成37
二、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分合42
三、“约法之争”与非常会议47
第四节 蒋介石与各军事实力派的纷争53
一、编遣会议53
二、蒋桂战争60
三、蒋冯战争与西北军的分化64
四、中原大战和扩大会议70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改革与变迁77
第一节 训政制度的确立77
一、孙中山、胡汉民关于“训政制度”的构想77
二、“训政制度”的实施81
三、国民会议与《训政时期约法》85
第二节 五院制的国民政府89
一、五院制国民政府的建立及运行89
二、国民政府的地方政治制度98
三、国民政府的军事体制102
第三节 蒋汪合作的国民政府108
一、从上海和会到孙科政府108
二、蒋汪合作格局的形成113
三、特务组织的建立119
四、保甲制度的推行123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经济128
第一节 新的财政经济政策128
一、全国经济、财政会议的召开128
二、厘定新的工商经济政策132
第二节 财政经济改革137
一、整理税收制度137
二、内外债的举借与整理146
三、实现关税自主153
四、实施币制改革159
五、国民政府的地方财政16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169
一、国家资本企业的创建169
二、民营资本企业的重组与发展173
三、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176
四、农村经济的衰败与复苏180
五、外国在华经济的嬗变187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变革中国社会的新探索1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道路193
一、中国共产党实施战略转变,向井冈山进军193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199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03
第二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管理208
一、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开展208
二、根据地土地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17
三、根据地的社会变革22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231
一、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军事“围剿”231
二、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238
三、中国共产党开辟陕北根据地243
第五章 民族危机与中国政局的大变动247
第一节 日本武装入侵中国247
一、武装入侵中国的准备247
二、九一八事变253
三、东北全境沦陷257
四、“一·二八”事变265
五、伪满洲国的建立273
六、热河失守280
七、长城抗战287
第二节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与国民政府内部的变动293
一、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退让政策293
二、抗日民主运动风起云涌299
三、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建立与福建事变307
四、华北事变及国民政府内部对日态度的变化316
五、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反蒋转向逼蒋抗日321
六、两广事变326
第三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330
一、国民党当局围攻西北红军330
二、西北地区抗日力量的初步联合332
三、西安事变334
四、国共两党重开谈判343
第四节 国民政府积极准备抗战358
一、国民政府的抗战战略358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361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关系36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外交366
一、“宁案”善后和打开外交局面的努力366
二、“济案”交涉与国民政府外交重心的转换371
三、“改订新约”运动376
四、中东路事件386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外方针的变换与调整392
一、日本入侵东北和华会体系的瓦解392
二、华会体系的破产和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396
三、国民政府依赖国联的外交400
四、华北危机的加深和美、英对日的“绥靖”政策404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改善国际关系的努力408
一、宋子文访美、访英408
二、日内瓦谈判和中苏邦交的恢复414
三、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德、意关系的发展418
四、《天羽声明》与日本“大东亚新秩序”的推进426
第七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435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不同政治文化的论争435
一、政治保守主义思潮的泛起435
二、围绕“文化建设”而展开的中西文化之争439
三、围绕“政府模式”而展开的民主与独裁之争444
四、新生活运动448
五、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450
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455
七、“乡建派”理论及其实践458
八、第三党的政治主张462
第二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顿挫和发展464
一、大学院制的试行与夭折464
二、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制度的演进471
三、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476
四、左翼文艺的兴盛480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484
一、人口与人口流动484
二、城市化的继续发展490
三、家族制度与家庭结构的变迁494
四、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498
第四节 少数民族与海外华侨503
一、边疆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503
二、少数民族的抗日活动508
三、海外华侨的抗日活动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