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祁阳县志 1978-200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祁阳县志 1978-2004](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071992.jpg)
- 黄承先总编;祁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431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祁阳县-地方志-1978~200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祁阳县志 1978-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79年9
1980年9
概述9
大事记9
1978年9
1983年10
1982年10
1981年10
1985年11
1984年11
1987年12
1986年12
1989年13
1988年13
1991年14
1990年14
1993年15
1992年15
1995年16
1994年16
1997年17
1996年17
1998年18
2001年19
2000年19
1999年19
2003年20
2002年20
2004年21
第二节 政区22
第一节 沿革22
第一篇 地理 环境22
第一章 政区22
第二节 土地26
第一节 自然26
第二章 地理26
第三节 矿藏27
第四节 气候28
第五节 水文31
第一节 环境状况32
第三章 环境保护32
第二节 污染治理33
第三节 环境管理34
第一节 人口数量35
第一章 人口概况35
第二篇 人口35
第三节 人口构成36
第二节 人口分布36
第四节 人口变动40
第一节 机构队伍41
第二章 计划生育41
第二节 人口教育42
第三节 政策措施43
第四节 节育方式45
第二节 流动人口管理46
第一节 常住人口管理46
第三章 人口管理46
第三节 人口普查47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48
第一节 组织机构48
第三篇 政党 军事 群团4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祁阳县地方组织48
第三节 组织建设53
第四节 宣传思想56
第五节 纪检监察58
第六节 统一战线60
第七节 其他党务62
第八节 重大决策63
第一节 驻军66
第二章 军事66
第二节 国防教育67
第四节 民兵69
第三节 兵役69
第五节 人民防空70
第一节 工会71
第三章 群众团体71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72
第三节 妇女组织74
第五节 工商联76
第四节 科协76
第七节 文联77
第六节 残联77
第八节 侨联78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7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79
第四篇 人大 政府 政协79
第二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84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88
第一节 政府机构89
第二章 人民政府89
第二节 施政方式90
第三节 综合政务93
第四节 政务举要94
第三章 政协97
第一节 政协会议98
第二节 政协机构100
第三节 参政议政纪略101
第四节 提案103
第五节 联络联谊104
第一节 机构105
第一章 机构 队伍105
第五篇 政法105
第二节 队伍106
第一节 综合治理107
第二章 综合治理 维护稳定 处理邪教107
第二节 维护政治稳定109
第三节 防范和处理邪教110
第一节 治安管理111
第三章 公安111
第二节 户政管理114
第三节 交通安全管理115
第六节 刑案侦查116
第五节 政案侦查116
第四节 消防管理116
第七节 经济案件侦查118
第九节 预审 看守 拘留119
第八节 税案侦查119
第一节 刑事检察120
第四章 检察120
第十节 内部监督120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121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122
第四节 监所检察122
第三节 渎职犯罪侦查122
第二节 刑事审判123
第一节 立案123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123
第五章 审判123
第四节 经济审判125
第三节 民事审判125
第六节 林业审判126
第五节 行政审判126
第八节 案件执行127
第七节 审判监督127
第一节 法律普及128
第六章 司法行政128
第四节 人民调解129
第三节 公证129
第二节 法律服务129
第五节 法律援助130
第二节 经济结构131
第一节 发展速度131
第六篇 经济综述131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131
第三节 经济效益133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34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134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135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137
第四节 财政体制改革138
第五节 金融体制改革140
第一节 计划142
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142
第二节 物价143
第三节 统计144
第四节 审计146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148
第七节 农村经营管理150
第六节 市场管理150
第八节 质量技术监督151
第一节 水稻155
第一章 种植业155
第七篇 农业155
第二节 旱粮158
第四节 经济作物159
第三节 油料159
第五节 农技推广163
第六节 农业执法166
第一节 畜禽167
第二章 养殖业167
第二节 水产170
第三节 疫病防治173
第三章 农业机械174
第二节 农机推广175
第一节 农机种类175
第四节 农机销售176
第三节 农机作业176
第五节 农机管理177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178
第四章 农业项目开发178
第二节 粮食大县建设180
第四节 商品粮基地县建设181
第三节 粮食生产专项基金181
第一节 农业结构调整182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182
第五节 红壤开发182
第二节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183
第三节 农产品经营184
第四节 娱乐休闲农业185
第一节 林地 湿地186
第一章 森林资源186
第八篇 林业186
第二节 森林187
第三节 林木188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191
第一节 采种育苗192
第二章 营林绿化192
第二节 造林绿化193
第三节 林木抚育1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6
第三章 资源保护和管理196
第三节 林地林权管理197
第二节 采伐管理197
第四节 林政管理198
第五节 资源保护199
第七节 森林防火200
第六节 病虫防治200
第八节 科技推广201
第一节 水利建设202
第一章 水利202
第九篇 水利 电力202
第二节 水利管理206
第四节 防汛抗旱207
第三节 水土保持207
第五节 水政执法209
第一节 电站建设211
第二章 电力211
第三节 电网建设214
第二节 电力生产214
第四节 用电216
第五节 电力管理217
第一节 国有企业220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20
第十篇 工业220
第三节 民营(个体)企业221
第二节 集体企业221
第一节 能源工业226
第二章 工业生产226
第二节 矿冶工业227
第三节 机电工业230
第四节 化学工业233
第五节 建材工业234
第六节 轻纺工业236
第七节 食品工业240
第八节 烟花鞭炮业242
第三章 工业管理244
第三节 质量管理245
第二节 生产管理245
第一节 计划管理245
第五节 安全管理246
第四节 劳资管理246
第六节 财务管理247
第八节 科技管理248
第七节 供销管理248
第一节 祁黎工业小区249
第四章 工业区建设249
第二节 白水科技工业园250
第一节 公路建设及运输252
第一章 交通252
第十一篇 交通 邮电252
第二节 铁路建设及运输256
第三节 水路建设及运输258
第四节 交通管理259
第一节 邮政262
第二章 邮政 电讯262
第二节 电讯264
第二节 集体商业266
第一节 国有商业266
第十二篇 商业266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266
第二章 市场建设267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267
第三节 村级市场268
第二节 乡镇市场268
第一节 县城市场268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269
第一节 粮油购销269
第三章 商品购销269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270
第五节 专营商品购销271
第四节 农产品购销271
第三节 娱乐业273
第二节 饮食业273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273
第一节 旅馆业273
第一节 对外贸易274
第五章 外经外贸274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274
第二节 招商引资275
第三节 经济合作276
第二节 民营企业279
第一节 集体企业279
第十三篇 乡镇(民营)企业279
第一章 企业体制279
第三节 个体企业280
第二章 企业结构281
第一节 农业企业282
第二节 工业企业283
第三节 水电企业285
第四节 建筑企业286
第六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287
第五节 运输企业287
第一节 基础管理288
第三章 企业管理288
第二节 人才培训290
第三节 技术改造291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292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292
第四章 企业改革292
第一节 地籍管理294
第一章 国土资源管理294
第十四篇 国土 城乡建设 房产294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及规划管理295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296
第六节 土地监察297
第五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297
第四节 耕地保护297
第七节 矿山资源管理298
第一节 规划设计299
第二章 县城建设299
第八节 测绘管理299
第三节 新区开发301
第二节 旧城改造301
第四节 市政建设302
第五节 住宅建设303
第六节 城市供水304
第一节 环卫305
第三章 城市管理305
第三节 公交管理306
第二节 绿化306
第四节 路灯照明307
第六节 综合执法308
第五节 户外广告308
第二节 村镇建设和管理309
第一节 规划设计309
第四章 村镇建设309
第五章 建设管理310
第三节 工程质量安全管理311
第二节 建筑市场管理311
第一节 建设规划管理311
第一节 建筑企业312
第六章 建筑业312
第二节 建筑设计314
第一节 概况316
第七章 房产管理316
第二节 产权管理317
第三节 房产市场318
第四节 房屋开发320
第一节 收入321
第一章 财政321
第十五篇 财政 税务321
第二节 支出326
第三节 管理329
第一节 税制332
第二章 税务332
第二节 征管333
第三节 国税334
第四节 地税337
第一节 金融机构342
第一章 金融342
第十六篇 金融 保险 证券342
第二节 存贷业务343
第三节 金融监管3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1
第二章 保险351
第二节 财产保险352
第三节 人寿保险353
第四节 理赔354
第一节 国库券355
第三章 证券355
第三节 证券市场356
第二节 内下电站建设债券356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357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357
第十七篇 民政357
第一章 基层自治组织357
第二节 拥军拥政358
第一节 优待 抚恤358
第三节 社区建设358
第二章 优抚安置358
第四节 安置359
第三节 褒扬烈士359
第一节 抗灾救灾360
第三章 救济扶贫360
第二节 社会救济361
第四节 城市低保362
第三节 老区扶贫开发362
第二节 孤寡老人福利363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63
第四章 社会福利363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364
第五节 福利彩票365
第四节 福利生产365
第五章 老龄事务366
第二节 地名管理367
第一节 民间组织367
第六章 社会事务367
第五节 移民368
第四节 婚姻登记368
第三节 勘界368
第七节 收容遣送与救助369
第六节 丧葬管理369
第八节 收养登记370
第一节 安置与培训371
第一章 劳动371
第十八篇 劳动 社保 人事 编制371
第二节 下岗职工管理372
第四节 工资管理373
第三节 职工调配373
第一节 养老保险374
第二章 社会保障374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374
第三节 医疗保险375
第二节 失业保险375
第一节 制度改革376
第三章 人事376
第四节 劳保福利376
第二节 干部队伍377
第三节 干部管理378
第四节 技术人员管理380
第五节 人才开发381
第六节 工资福利382
第七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383
第一节 机构改革384
第四章 编制384
第二节 编制管理385
第一节 幼儿园387
第一章 学前教育387
第十九篇 教育387
第一节 发展情况388
第二章 小学教育388
第二节 学前班388
第三节 课堂教学390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390
第四节 特殊教育391
第一节 发展情况392
第三章 中学教育39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393
第三节 招生考试394
第四节 教学方法397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400
第四章 专业教育400
第二节 师范教育401
第四节 工业技术教育402
第三节 医卫技术教育402
第二节 职工教育403
第一节 扫盲403
第五章 成人教育403
第一节 电视大学404
第六章 高等教育404
第三节 干部教育404
第四节 农民教育404
第五节 老年教育404
第三节 自学考试405
第二节 职工大学405
第七章 社会办学406
第二节 教师培训408
第一节 教师队伍408
第八章 教师408
第三节 教师待遇409
第二节 学校管理41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0
第九章 教育管理410
第一节 教育经费411
第十章 经费 设施411
第三节 教学管理411
第二节 基础设施414
第一节 机构416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416
第二十篇 科技416
第二节 科研与引进417
第一节 科技计划417
第二节 队伍417
第二章 科研与成果417
第三节 科技成果419
第一节 技术市场管理421
第三章 科技管理421
第二节 专利管理422
第一节 网络 设施426
第四章 科学技术普及426
第三节 科技经费426
第二节 科普宣传427
第四节 科技培训428
第三节 科普示范428
第五节 科技服务4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0
第一章 文化市场管理430
第二十一篇 文化430
第二节 文化市场431
第一节 文化活动432
第二章 群众文化432
第二节 文艺创作434
第三章 祁剧438
第一节 祁阳县祁剧团439
第二节 业余祁剧团440
第一节 电影441
第四章 影视 报刊 出版441
第二节 广播 电视443
第三节 报刊446
第四节 出版 版权448
第一节 档案449
第五章 档案 图书 史志449
第二节 图书收藏借阅450
第三节 图书发行451
第四节 史志453
第一节 文物455
第六章 文物 浯溪455
第二节 浯溪458
第一章 爱国卫生462
第二十二篇 卫生 医药462
第二节 食品卫生464
第一节 饮水卫生464
第二章 卫生监督监测464
第四节 劳动卫生465
第三节 学校卫生46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466
第一节 接种免疫466
第三章 疾病防治466
第四节 寄生虫病防治46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468
第五节 皮肤病 性病 艾滋病防治469
第一节 妇女保健470
第四章 保健470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471
第二节 儿童保健471
第一节 中医472
第五章 医疗472
第二节 西医473
第四节 采供血474
第三节 护理474
第一节 卫生机构475
第六章 卫生管理475
第二节 卫生队伍477
第三节 医政管理478
第四节 医疗制度480
第五节 卫生改革481
第一节 药品生产经营482
第七章 药政 药检482
第二节 药品使用监督483
第四节 中药材484
第三节 药品经营管理484
第一节 体育学校486
第一章 体育学校 设施486
第二十三篇 体育486
第一节 体育活动487
第二章 群众体育487
第二节 体育设施487
第二节 体育团体489
第二节 竞技体育成绩490
第一节 竞技体育训练490
第三章 竞技体育490
第二节 体育市场4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3
第四章 体育队伍493
第五章 体育管理与市场493
第一节 资源类型495
第一章 资源与景区495
第二十四篇 旅游495
第二节 资源特征496
第三节 旅游景区498
第一节 宣传499
第二章 旅游开发499
第三节 实施500
第二节 规划500
第二节 经营机构5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501
第三章 旅游管理501
第四节 旅游接待502
第三节 人员培训502
第一节 民族503
第一章 民族宗教503
第二十五篇 社会503
第二节 宗教507
第二章 人民生活512
第三章 新风旧习513
第一节 时尚新风513
第二节 社会积弊514
第二十六篇 乡镇(场)概况516
浯溪镇516
观音滩镇516
茅竹镇517
三口塘镇518
大忠桥镇518
肖家村镇519
八宝镇520
白水镇520
进宝塘镇521
黄泥塘镇522
潘市镇522
梅溪镇523
羊角塘镇523
下马渡镇524
七里桥镇525
大村甸镇525
黎家坪镇526
文富市镇527
文明铺镇527
龚家坪镇528
小金洞乡529
凤凰乡529
金洞镇529
白果市乡530
石鼓源乡530
上司源乡531
晒北滩瑶族乡531
挂榜山林场532
大江林场532
万宝山工区532
内下林场533
祁阳县原种场533
祁阳县畜牧场534
河埠塘农场534
第二十七篇 国、省、市驻祁单位535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535
中南制药机械一厂536
金洞林场536
湖南潇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38
祁阳师范学校538
永州市观音滩煤业有限责任公司539
永州市祁阳煤矿539
第二十八篇 人物541
一、人物传略541
二、人物专记545
三、人物表551
附录559
一、文献选录559
二、诗词楹联碑文选568
三、前志勘误补遗574
部分单位选介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