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077476.jpg)
- 刘美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330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教育技术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的内容9
三、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5
四、研究的方法19
第一章 教育技术的定位:中国学者的观点22
一、观点纷呈的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23
(一)因教育技术的“诞生地”或“生活家园”的不同而不同23
(二)因教育技术从业人员的背景和工作岗位的不同而不同25
(一)对有形技术中“电”的媒体的关注28
二、中国学者对教育技术定位认识的理论推演过程28
(二)姓“电”姓“教”的争鸣29
(三)“技术定位”的初步触及30
三、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定位问题的现状分析32
(一)两种学术观点——共同点与不同点33
(二)不断发展中的两种学术观点36
小结44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定位:美国学者的观点46
一、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线索47
(一)视觉教学→视听教学→教学媒体→视听传播的线索48
(二)程序教学的实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线索51
(三)系统方法的引入及其应用模型55
二、对塞特勒教育技术主流思想的分析57
(一)塞特勒关于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定义58
(二)塞特勒关于教育技术主流的思想59
(三)塞特勒关于教育技术主流思想的典型案例——程序教学理论61
三、美国其他学者有关教育技术定位的观点62
(一)埃林顿(Henry Ellington)的观点63
(二)海涅克(Robert Heinich)的观点64
(三)罗米斯佐斯基(A.J.Romiszowski)的观点65
(四)瑞格鲁斯(Charles M.Reigeluth)的观点66
(五)杰恩瑞(Cass G.Gentry)的观点67
(六)美国AECT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69
小结73
第三章 教育技术定位的嬗变75
一、对技术的认识76
(一)广义的技术定义76
(二)狭义的技术定义83
二、教育技术的定位——从狭义到广义85
(一)从狭义到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发展85
(二)广义教育技术定位——基于对技术本质认识的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89
(三)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主流101
三、确立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原因分析107
(一)狭义教育技术定位导致出现的问题107
(二)技术的发展与分工的结果110
(三)教育问题复杂性的要求112
(四)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的需要113
小结114
第四章 广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115
一、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及其研究范畴的说明116
(一)学科或专业存在的条件与评判116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当前的存在状态118
(三)对广义教育技术学及其研究范畴的说明119
二、教育技术知识的构成120
(一)教育技术知识Ⅰ120
(二)教育技术知识Ⅱ135
(三)教育技术知识Ⅲ139
三、教育技术知识的来源146
(一)知识来源之一——哲学与文化147
(二)知识来源之二——科学层次的学科或领域153
(三)知识来源之三——教育技术的研究、实验、实践与反思157
(四)知识来源之四——教育技术研究和工作对象的领域158
小结160
第五章 教育学科群中的教育技术学——从事“如何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领域161
一、教育技术学——从教育母体中孕育到诞生162
(一)教育学研究的三种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162
(二)教育技术学在教育母体中的孕育与分化165
二、对教育学科群中有关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分析171
(一)研究教学的理论的两种取向173
(二)对有关概念的分析182
小结186
第六章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未来发展研究188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要研究的课题189
(一)教育技术自身知识的研究190
(二)有关教育技术的分支理论研究195
(三)学科教育技术知识的研究199
(四)影响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因素的研究200
(五)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对其基础科学领域的贡献与影响研究201
(六)绩效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02
(八)专门为教育生产的技术产品或技术支持工具及其应用研究204
(七)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跟踪研究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研究204
二、中国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05
(一)中国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207
(二)中国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的对策215
小结22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建议224
附录1:专业调查问卷226
附录2:作者对瑞格鲁斯教授E-mail访谈的原文228
附录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博士论文分类目录231
附录4: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分类目录237
主要参考文献240
后记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