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与客户信用调查实务全书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与客户信用调查实务全书 2
  • 杨国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 ISBN:780606527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9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人像摄影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与客户信用调查实务全书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银行信贷管理3

第一章 银行信贷3

第一节 银行信贷3

第二节 信贷资金10

第三节 信贷资金的组成11

第四节 信贷资金运动规律15

第五节 信贷资金总量及结构管理25

第一节 银行资本金概述37

第二章 信贷资金37

第二节 银行存款43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分析和数量预测53

第四节 筹集管理存款67

第五节 借入资金77

第六节 银行负债管理80

第七节 其他负债管理85

第三章 信用贷款97

第一节 信用贷款97

第二节 信用贷款的要领100

第三节 信用风险的管理概述103

第四节 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106

第五节 银行信贷抽样检查112

第四章 贷款制度118

第一节 贷款的原则118

第二节 借款人123

第三节 贷款分类127

第四节 贷款的期限及利率131

第五节 贷款证137

第六节 借款合同141

第七节 贷款操作流程149

第八节 贷款定价160

第九节 贷款组织机构165

第十节 贷款管理责任制的种类及职能169

第五章 信贷组织173

第一节 信贷组织机构系统173

第二节 信贷组织人员的管理177

第三节 信贷经营的管理责任制181

附录 贷款通则187

第一章 担保贷款203

第一节 担保贷款简述203

第二篇 贷款形式分析203

第二节 保证贷款的全面操作206

第三节 抵押贷款211

第四节 抵(质)押贷款的操作223

第二章 票据贴现贷款232

第一节 票据贴现概述232

第二节 票据贴现贷款的程序245

第三节 票据贴现贷款的管理253

第一节 委托贷款264

第三章 其他形式贷款264

第二节 结算贷款268

第三节 银团贷款271

第三篇 银行风险分析289

第一章 银行风险总论289

第二章 资本风险313

第一节 资本的功能和资本充足性要求的历史演化313

第二节 资本的组成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317

第三节 资本不足风险的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333

第三章 信用风险336

第一节 信用风险概述336

第二节 信用风险的评价与衡量362

第三节 贷款风险分类419

第四节 贷款分类前的准备421

第五节 贷款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428

第六节 贷款风险的源由442

第七节 信用风险的度量444

第八节 信用风险的处置454

第九节 信用风险度的管理460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468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与成因468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473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的衡量478

第四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483

第五节 流动性不足风险的管理及防范486

第五章 利率风险491

第一节 利率风险和风险回避491

第二节 持续期避险508

第三节 利率调换简述519

第四节 期货、期权和利率风险522

第五节 利率风险的管理与防范530

第六节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536

附录: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利率风险管理的十二原则(征求意见稿)540

第六章 外汇风险545

第一节 外汇风险概述545

第二节 国外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574

第三节 中国的外汇风险管理580

第四节 典型案例介绍及评析586

第七章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风险591

第一节 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概述591

第二节 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595

第三节 信托与租赁业务的风险及管理611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及其风险管理618

第八章 国家风险629

第九章 农村金融风险654

第一节 农村金融风险657

第二节 农村“两会”和民间借贷风险658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产生原因及化解困难660

第四节 农村金融风险化解思路670

第十章 政策性银行风险677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677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的风险及对策680

第一章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693

第四篇 信贷风险管理693

第一节 贷款风险分类的操作流程699

第二节 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和贷款分类制度721

第二章 银行贷款期限管理726

第一节 短期贷款726

第二节 短期贷款管理730

第三节 中长期贷款749

第四节 中长期贷款项目的评估755

第五节 一般中长期贷款786

第六节 科技开发贷款管理794

第七节 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管理798

第三章 银行信贷风险测量804

第一节 量化成无形风险和有形风险804

第二节 银行业务信用风险控制815

第三节 银行风险的外部管理823

第四节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决策和风险处理856

第五节 银行风险防范及化解的重点和实例研究877

第四章 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892

第一节 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和类型892

第二节 银行风险的识别和评估896

第三节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911

第五篇 银行内控系统943

第一章 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总论943

第一节 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概述943

第二节 银行电子支持系统945

第三节 建立经济信息系统952

第四节 银行人事制度的内部控制958

第五节 安全保卫系统的建立963

第一节 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体系968

第二章 银行内部控制体系968

第二节 金融风险测评系统972

第三节 金融风险控制系统981

第四节 金融风险监管系统988

第三章 内部控制理论991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念991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发展996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分类1001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1005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效果1008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和特性1011

第四章 现代管理三大理论1011

第二节 现代控制论1016

第三节 现代系统论1021

第四节 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028

第六篇 银行内控制度1037

第一章 银行业的传统业务1037

第一节 现代银行资产业务总说1037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内部控制1040

第三节 国际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1050

第四节 其他资产业务的内部控制1056

第五节 存款负债业务的内部控制1059

第六节 借入负债业务的内部控制1066

第七节 权益业务的内部控制1070

第八节 其他负债业务的内部控制1071

第二章 银行的中间业务1077

第一节 银行结算业务的内部控制1077

第二节 银行卡业务的内部控制1081

第三节 代理、咨询业务的内部控制1085

第四节 租赁信托业务的内部控制1089

第一节 银行财务报表体系1093

第三章 银行财务制度1093

第二节 银行财务制度的内部控制1100

第三节 商业银行营业收支和损益的内部控制1104

第四章 金融监管1109

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109

第二节 金融风险与银行内部控制1115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与银行内控1120

第五章 银行审计与内部稽核1123

第一节 银行审计与内部稽核总论1123

第二节 银行审计与内部稽核的内容1130

第三节 银行审计与内部稽核的方法1140

第四节 银行审计与内部稽核的程序1149

第五节 稽核审计典型案例分析1154

第六章 金融创新1158

第一节 金融创新1158

第二节 金融创新风险分析1165

第三节 金融危机及根源分析1169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银行内部控制1177

第一节 银行制度1187

第一章 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1187

第七篇 国内外银行风险管理比较1187

第二节 银行监管模式1195

第三节 化解不良资产的典型形式——组建资产管理公司1204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银行风险管理1211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制度1211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1216

第三节 金融约束理论1223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强化银行监管的主要举措1226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重组1231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1236

第三章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1236

第二节 现行中国银行业运行特点1240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潜在风险1247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发展及主要举措1256

第四章 海外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1263

第一节 美国银行的内部控制1263

第二节 德国、法国银行的内部控制1268

第三节 香港银行的内部控制1274

第四节 借鉴海外经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1278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1284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发展战略1284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实意义1293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1296

第四节 新世纪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战略1300

第八篇 关于客户信用调查1309

第一章 客户信用调查概述1309

第一节 客户信用调查的意义1309

第二节 客户信用调查分析的内容1313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业要重视客户信用调查1317

第四节 关于客户信用调查1321

第二章 信用等级评估1333

第一节 信用评估概述1333

第二节 信用等级评估的内容1339

第三节 信用评级方法1349

第四节 信用等级评估的指标体系1350

第三章 认识信贷客户1363

第一节 法人1363

第二节 企业1367

第四节 业主制企业1374

第三节 企业集团1374

第五节 合伙企业1376

第六节 公司1378

第四章 认识客户的原始资料1390

第一节 财务报告1390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1392

第三节 损益表1405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1410

第五节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附表1421

第六节 会计报表附注1426

第七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1428

第八节 企业经营环境及所处行业的有关资料1432

第九篇 信用调查分析1437

第一章 分析评估模型1437

第一节 5C模型1437

第二节 LAPP模型1440

第三节 SWOT模型1441

第四节 Chesser信用评分模型1442

第五节 Zata分析模型1443

第六节 消费贷款的评分模型1444

第七节 生产系统的因子分析模型1446

第二章 搜集整理信息1462

第一节 外部环境1468

第三章 信用分析评估的框架与方法1468

第二节 组织结构和权限1470

第三节 业务流程1475

第四节 行业分析1483

第五节 产品与市场1498

第六节 人力资源1503

第七节 财务分析1506

第八节 重大事项分析1506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内容1509

第十篇 财务分析1509

第一章 财务分析1509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512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分析1544

第四节 损益表分析1548

第二章 财务报告的审核与调整1553

第一节 信贷企业财务报告审核与调整的必要性1553

第二节 财务报告审核1556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的审核与调整1561

第四节 损益表的审核与调整1568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的审核与调整1572

第三章 现金流量分析1579

第一节 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模型1579

第二节 现金流量的计算1585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1604

第四节 现金流量的预测1605

第五节 现金流量与信贷风险分类1619

第六节 客户价值评估1622

第一节 利润来源与结构分析1637

第四章 盈利能力分析1637

第二节 盈利比率分析1652

第三节 成本费用分析1663

第五章 偿债能力分析1675

第一节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675

第二节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683

第三节 或有负债分析1699

第六章 资产结构与营运能力分析1706

第一节 资产结构分析1706

第二节 经营规模分析1717

第三节 营运能力分析1722

附录一 对信贷企业财条状况的综合分析1735

附录二 企业财务通则1744

第十一篇 非财务因素分析1755

第一章 非财务因素调查分析1755

第一节 非财务因素调查分析的作用1755

第二节 非财务因素的主要内容1757

第三节 非财务因素载体和获取途径1770

第四节 分析注意事项1771

第一节 分析信贷客户外部环境的意义1775

第二章 外部环境调查分析1775

第二节 信贷企业外部环境的结构1777

第三节 行业环境分析1783

第四节 法律环境分析1792

第三章 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1801

第一节 调查客户的基本素质1801

第二节 调查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1806

第三节 调查客户人力资源管理水平1821

第四章 企业内部控制调查分析1825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种类1825

第二节 组织体系与人事控制1829

第三节 职位与业务分工1831

第四节 控制目标1834

第五节 决策1836

第五章 贷款担保调查1837

第一节 担保概述1837

第二节 担保总体分析1840

第三节 保证分析1844

第四节 抵押分析1851

第五节 质押分析1855

第六节 个人信用担保分析1858

第七节 法定代表人信用担保分析1862

第六章 信用额度的分析与估算1867

第一节 企业负债限度1867

第二节 信用控制额度估算1870

第三节 信用需求量测算法1874

第十二篇 撰写客户评估报告1891

第一章 撰写客户评估报告1891

第一节 撰写客户评估报告的原则1891

第二节 客户评估报告的参考格式1894

附录 典型案例分析19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