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肝脏病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克洲,郑树森,陈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287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00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027页
- 主题词:肝疾病-诊疗-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肝脏病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1
第一章 肝脏的结构与功能1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1
一、肝脏大体解剖1
前言3
二、肝脏的组织结构4
第二节 肝脏的功能6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7
二、肝脏的造血功能14
三、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15
四、胆汁和胆汁酸的作用15
五、肝脏的再生16
六、肝外胆外胆管系的主要功能17
第二章 肝脏与免疫19
第一节 免疫调节19
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19
二、凋亡及各种抑制性受体的负反馈调节22
三、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23
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24
五、抗原、抗体和补体的免疫调节25
第二节 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26
一、肝病与免疫耐受性26
二、免疫耐受性的研究意义29
三、免疫缺陷与慢性肝病30
一、超敏反应31
第三节 免疫病理31
二、免疫细胞与免疫病理的关系33
三、免疫分子与免疫病理的关系35
第三章 肝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37
一、肝炎病理37
二、脂肪肝病理41
三、酒精性肝损害病理43
四、原发性肝癌病理44
第一节 全身症状46
一、发热46
第四章 肝脏病主要症状及体征46
二、乏力48
三、体重减轻48
第二节 消化道症状49
一、食欲不振49
二、恶心与呕吐50
三、腹痛与腹胀51
四、腹泻与便秘54
五、消化道出血55
第三节 黄疸57
第四节 肝脏肿大61
第五节 脾脏肿大63
第六节 水肿及腹水65
第七节 内分泌代谢异常72
一、性激素代谢异常72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73
三、糖代谢异常74
第八节 皮肤表现74
一、皮肤变黑74
二、皮下出血74
三、皮肤瘙痒75
四、黄色疣75
六、肝掌76
五、蜘蛛痣76
第九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77
一、暴发性肝衰竭与体液平衡失调77
二、肝硬化与体液平衡失调79
三、肝性脑病与体液平衡失调82
四、肝肾综合征与体液平衡失调82
五、肝手术患者的体液平衡失调83
第五章 肝脏病诊断方法85
第一节 临床诊断85
一、病史85
二、体征检查86
一、肝功能试验的意义89
二、临床常用的肝功能试验89
第二节 肝功能试验89
三、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101
第三节 肝纤维化血清学试验103
一、反映间质代谢的指标104
二、反映慢性肝损伤指标和参与调节肝纤维化形成细胞因子的检测107
三、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评价与综合判断分析108
第四节 肝脏疾病的核医学诊断技术110
一、肝显像110
二、肝胆显像112
三、肝动脉灌注和血池显像115
四、门静脉显像117
五、肝细胞癌阳性显像119
六、肝受体显像121
第五节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124
一、超声显像基本原理及种类124
二、超声声像图表现127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138
一、CT的基本原理139
二、正常肝胆CT图像140
三、肝胆疾病的CT诊断140
四、CT检查注意事项143
第七节 磁共振成像术143
一、NMR显像的基本原理144
三、肝脏疾病的MRI诊断145
二、正常肝脏的MRI图像145
四、实验动物的物质代谢研究147
五、MRI与CT的比较147
第八节 肝血管造影148
第九节 门静脉造影151
一、脾门静脉造影151
二、脐门静脉造影152
第十节 肝胆造影153
一、经皮经肝胆管造影153
二、静脉胆系造影155
第十一节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157
第十二节 门静脉压测定159
第十三节 肝穿刺及肝活组织检查160
第十四节 免疫学诊断172
一、酶联免疫测定172
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174
三、固相放射免疫测定176
四、免疫胶体金技术178
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79
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81
七、流式细胞术183
第十五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应用186
一、核酸分子杂交186
二、聚合酶链反应191
三、DNA芯片技术195
第十六节 其他检查技术200
一、腹腔镜检查200
二、肝血流图201
三、脑电图203
第六章 肝脏病的治疗205
第一节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205
一、干扰素206
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212
三、其他药物220
第二节 肝脏病抗菌药物的应用222
一、肝脏疾病的介入诊断238
第三节 肝脏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238
二、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243
第四节 基因治疗251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251
二、肝脏病基因治疗的临床实践252
第五节 免疫调节治疗260
一、胸腺素及胸腺肽260
二、糖皮质激素262
三、环磷酰胺264
四、环孢素A264
第六节 肝脏病辅助药物临床应用265
一、保护肝细胞药物266
二、中草药制剂270
第七节 物理治疗及康复272
一、激光疗法272
二、可见光疗法274
三、近红外信息辐射疗法275
四、短波疗法276
五、超短波疗法276
六、微波疗法276
七、其他物理疗法276
一、肝脏病内科护理277
第八节 肝脏病护理277
二、肝脏病外科护理281
三、并发症的护理283
第七章 中医学对肝脏病的认识与治疗287
第一节 病因病机概述287
第二节 常见肝病的辨证施治290
一、病毒性肝炎290
二、肝硬化295
三、酒精性肝病297
四、脂肪肝299
第三节 治疗肝脏病常用中药的现代研究300
第一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302
第八章 感染性肝脏疾病302
第二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307
第三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323
第四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329
第五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333
第六节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336
第七节 TT病毒感染340
第八节 慢性肝炎344
第九节 重型肝炎356
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65
第十一节 黄热病368
第十二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373
第十三节 EB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76
第十四节 疱疹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79
第十五节 麻疹与肝损害381
第十六节 风疹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83
第十七节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88
第十八节 肠道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94
第十九节 腺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96
第二十节 出血热病毒感染与肝损害399
第二十一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07
第二十二节 川崎病与肝损害421
第二十三节 立克次体病与肝损害423
第二十四节 衣原体病与肝损害426
第二十五节 伤寒性肝炎430
第二十六节 细菌性肺炎与肝损害434
第二十七节 肝结核438
第二十八节 麻风与肝损害444
第二十九节 败血症与肝损害447
第三十节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与肝损害454
第三十一节 军团病与肝损害457
第三十二节 放线菌病与肝损害459
第三十三节 细菌性肝脓肿461
第三十四节 阿米巴肝脓肿466
第三十五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473
第三十六节 疟疾475
第三十七节 黑热病482
第三十八节 弓形虫病486
第三十九节 锥虫病与肝损害491
一、非洲锥虫病491
二、南美洲锥虫病493
第四十节 肝梅毒494
第四十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502
第四十二节 肝胆蛔虫病509
第四十三节 犬弓蛔虫病512
第四十四节 华支睾吸虫病515
第四十五节 肺吸虫病520
第四十六节 血吸虫病525
第四十七节 肝棘球蚴病533
第九章 内科肝脏疾病540
第一节 肝纤维化540
第二节 肝硬化556
一、肝炎后肝硬化557
二、酒精性肝硬化562
三、胆汁性肝硬化565
四、肝硬化主要并发症治疗56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症577
第四节 肝性脑病582
第五节 胆汁淤积综合征592
一、酒精性肝脏损伤607
第六节 中毒性肝脏损伤607
二、药源性肝脏损伤610
三、毒物中毒性肝脏损伤624
四、工业和环境中毒性肝脏损伤629
第七节 脂肪肝633
第八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636
第九节 肝淀粉样变性643
第十节 肝脏结节病645
第十一节 血色病650
第十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653
第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与肝损害658
第十四节 克隆病与肝损害661
第十五节 休克与肝损害663
第十六节 淤血肝667
第十七节 心源性黄疸与心源性肝硬化672
第十八节 肾病与肝损害682
一、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肝损害682
二、肾脏病所致的肝损害683
三、肾脏移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肝损害684
第十九节 血液病与肝损害686
一、溶血性贫血686
二、铁粒幼细胞贫血690
三、特发性骨髓外化生症691
四、组织细胞病692
五、免疫系统肿瘤—淋巴瘤694
六、白血病701
第二十节 糖尿病与肝损害708
第二十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肝损害713
第二十二节 其他内分泌疾病与肝损害717
第二十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肝损害720
第二十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肝损害724
第二十五节 硬皮病与肝损害727
第二十六节 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与肝损害730
第二十七节 系统性血管炎与肝损害732
第二十八节 口、眼干燥和关节综合征与肝损害733
第二十九节 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735
第十章 小儿肝脏疾病738
第一节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738
第二节 Crigler-Najjar综合征741
第三节 Gilbert综合征743
第四节 Dubin-Johnson综合征745
第五节 Rotor综合征747
第六节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748
第七节 家族性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751
第八节 溶血后胆汁淤积753
第九节 Tangier综合征757
第十节 B?rger-Gr?tz综合征758
第十一节 Wolman病759
第十二节 胆固醇酯累积病760
第十三节 戈谢病761
第十四节 家族性淋巴组织细胞病综合征763
第十五节 尼曼-匹克病764
第十六节 肝糖原累积病766
第十七节 半乳糖血症771
第十八节 黏多糖病774
第十九节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778
第二十节 遗传性尿素循环酶缺乏症780
第二十一节 Zellweger综合征782
第二十二节 瑞氏综合征783
第二十三节 核黄疸787
第二十四节 卟啉病789
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790
二、急性间歇性卟啉病791
第二十五节 与α1-抗胰蛋白酶遗传性缺陷有关的肝脏疾病792
第二十六节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795
第二十七节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796
第二十八节 先天性胆道闭锁802
第二十九节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810
第三十节 先天性多囊肝813
第一节 肝脏肿瘤815
一、肝脏恶性肿瘤815
第十一章 外科肝脏疾病815
二、肝脏良性肿瘤833
三、肝脏的非寄生虫性囊肿836
第二节 肝脏血管性疾病837
一、肝动脉系病变838
二、门静脉系病变843
三、窦状隙病变848
四、肝静脉系病变850
第三节 肝外伤855
第四节 胆道疾病所致肝损害865
第五节 腹腔内感染与肝损害868
第一节 妊娠急性脂肪肝876
第十二章 妇产科肝脏疾病876
第二节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878
第三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肝损害882
第四节 妊娠伴发病毒性肝炎884
一、妊娠伴发急性病毒性肝炎884
二、妊娠伴发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886
第五节 女性盆腔感染与肝损害887
一、淋球菌所致急性输卵管炎887
二、妇科手术后感染889
三、产褥感染889
第七节 妊娠剧吐与肝损害890
第六节 肝脏破裂890
第八节 HELLP综合征891
第十三章 麻醉、手术与肝脏893
第一节 麻醉、手术对肝脏血流量的影响893
第二节 麻醉药物与肝功能894
第三节 肝脏手术及肝病患者非肝脏手术的麻醉896
第四节 肝脏病患者行非肝脏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898
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估898
二、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查900
三、肝病患者的手术时机901
一、肝昏迷903
二、肝肾综合征903
第五节 肝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903
三、肝肺综合征904
四、腹水905
五、脓毒血症、腹腔感染905
六、术后出血、渗血905
七、多脏器功能不全905
第六节 术后黄疸906
第十四章 人工肝脏908
第一节 人工肝脏作用机制与类型909
一、非生物型人工肝脏910
二、生物型人工肝脏918
三、混合型人工肝脏924
第二节 人工肝脏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928
一、适应证928
二、禁忌证929
三、治疗方案929
四、人工肝脏的抗凝技术931
五、临床疗效934
第三节 人工肝脏并发症及防治937
一、出血937
二、凝血939
三、低血压939
四、继发感染942
五、过敏反应945
六、其他949
第十五章 肝移植956
第一节 肝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956
一、适应证956
二、禁忌证960
三、肝移植的适宜时机961
第二节 肝移植手术962
一、原位全肝移植963
二、减体积式肝移植967
三、劈离式肝移植968
四、活体部分肝移植970
五、背驮式肝移植971
六、辅助性肝移植972
第三节 肝移植内科问题974
一、内科一般问题974
二、排斥反应与免疫抑制治疗982
第四节 肝移植感染并发症995
一、细菌感染997
二、真菌感染997
三、原虫感染998
四、病毒感染999
第五节 肝移植胆道并发症1002
一、胆漏1003
二、胆道梗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