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弹载星载应用雷达有效载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弹载星载应用雷达有效载荷](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106417.jpg)
- 郝祖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83533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雷达-载荷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弹载星载应用雷达有效载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缩略语1
第1章 雷达技术发展及应用概论1
1.1 引言1
1.2 雷达基础技术发展趋势2
1.2.1 电子工程基础技术2
1.2.2 雷达系统技术3
1.3 雷达应用领域发展趋势5
1.3.1 交通管制雷达5
1.3.2 气象观测雷达5
1.3.3 航天活动雷达5
1.3.4 微波遥感雷达6
1.3.5 地基武器雷达6
1.3.6 弹载武器雷达6
1.3.7 机载武器雷达6
1.4.2 电磁干扰环境7
1.4.1 雷达作战目标7
1.4 雷达工作环境7
1.4.3 杂波环境8
1.4.4 隐身技术9
1.4.5 辐射与反辐射10
1.5 雷达制导与微波遥感10
1.5.1 制导概述10
1.5.2 精确制导概述12
1.5.3 智能制导概述16
1.5.4 微波遥感概述17
1.6 几种典型弹载星载雷达有效载荷18
1.6.1 末制导雷达导引头18
1.6.2 遥控应答机18
1.6.3 无线电引信19
1.6.4 合成孔径雷达19
1.6.5 雷达高度计19
1.6.7 交会对接测量雷达20
1.6.6 微波辐射计与散射计20
2.1 国外雷达导引头发展概况21
2.1.1 防空防天导弹导引头21
第2章 末制导雷达导引头21
2.1.2 飞航(反舰)导弹导引头23
2.1.3 地地(舰)、空地(舰)导弹导引头24
2.1.4 反辐射导弹导引头24
2.2 导引头性能需求26
2.2.1 基本功能26
2.2.2 主要技术要求27
2.3 导引头应用需求发展趋势及限制28
2.3.1 导引头需求发展28
2.3.2 导引头弹载应用局限性及限制29
2.4 雷达基本技术新发展在导引头中应用前景30
2.4.1 发射和接收31
2.4.2 天线阵列31
2.4.5 自动分类32
2.4.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32
2.4.4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32
2.4.6 时空最优化33
2.4.7 频率最优化34
2.4.8 甚宽带34
2.4.9 雷达反隐身、反反辐射34
2.5 导引头总体技术主要发展方向35
2.5.1 导引头体制35
2.5.2 高精度直接命中36
2.5.3 高分辨成像37
2.5.4 灵活可变的辐射波形37
2.5.5 复合导引头38
2.5.6 固态相控阵38
2.5.7 信息处理技术智能化39
2.5.8 导引头中应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40
2.5.9 多普勒、捷变频体制的折中40
2.6.1 环境、杂波对导引头工作的影响41
2.6 导引头抗地(海)杂波性能和可采用的技术途径41
2.6.2 抑制杂波的技术途径43
2.7 导引头的干扰源及抗干扰能力分析44
2.7.1 干扰源及抗干扰措施44
2.7.2 典型干扰信号机理47
2.7.3 典型导引头抗干扰能力49
2.7.4 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评估51
2.8 导引头体制及组成52
2.8.1 主动导引头52
2.8.2 半主动导引头60
2.8.3 被动导引头66
2.8.4 匹配导引头70
2.8.5 复合导引头72
2.9 雷达导引头总体指标分析与估算80
2.9.1 信号检测80
2.9.2 作用距离估算86
2.9.3 测量精度估值91
2.9.4 分辨力分析100
第3章 遥控应答机103
3.1 概述103
3.1.1 指令制导系统基本组成与特点103
3.1.2 遥控应答机发展概述105
3.2 遥控应答机工作机理107
3.2.1 概述107
3.2.2 遥控应答机设计准则108
3.2.3 遥控应答机的控制功能108
3.2.4 遥控应答机的探测功能109
3.3 应答机的典型体制112
3.3.1 非相干应答机112
3.3.2 相干应答机114
3.3.3 组合式信标—应答机117
3.3.4 双输入应答机118
3.3.5 连续波应答机118
3.3.6 伪随机编码(PN)测距应答机119
3.3.7 合作目标定位雷达—应答机系统120
3.3.8 统一测控应答机121
3.4 指令传输典型体制122
3.4.1 频分体制122
3.4.2 时分体制123
3.4.3 时分—频分复合体制125
3.5 遥控应答机总体指标分析与估算126
3.5.1 询问及指令传输距离126
3.4.4 码分体制126
3.5.2 应答距离128
3.5.3 遥控应答机参数对系统精度的影响130
3.5.4 应答式合作目标定位性能分析134
3.6 抗干扰能力概述135
3.6.1 脉冲宽度选择135
3.6.2 脉冲重复频率选择136
3.6.3 抗过载措施136
3.6.5 编码码组选择137
3.6.4 频率和极化选择137
第4章 无线电引信138
4.1 概述138
4.2 雷达引信组成与特点140
4.2.1 引信的基本组成140
4.2.2 导弹引信特点141
4.2.3 国外几种典型导弹引信组成142
4.3 引信工作机理145
4.3.1 几种引信工作的物理机理145
4.3.2 弹目交会的几何关系147
4.3.3 非触发雷达引信战技指标要求147
4.4 几种典型雷达引信体制及工作原理149
4.4.1 单频等幅连续波多普勒引信150
4.4.2 调频连续波引信150
4.4.3 伪随机编码引信152
4.4.4 脉冲体制引信154
4.4.5 比相体制引信156
4.4.6 噪声体制引信157
4.5 雷达引信总体指标分析与估算159
4.5.1 天线参数159
4.5.2 引信最大作用距离指标的确定160
4.5.3 雷达引信作用距离估算160
4.5.4 积累延时和启动延时161
4.5.5 引爆概率162
4.5.6 雷达引信的信号处理162
4.6 引信的干扰与抗干扰164
4.6.1 引信的干扰164
4.6.2 引信抗干扰技术措施166
4.7 引信应用实例168
4.7.1 伪随机编码脉冲多普勒引信168
4.7.2 脉冲多普勒空爆引信169
4.8 引信智能化概述170
5.1.1 发展概况172
5.1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概况及应用172
第5章 合成孔径雷达172
5.1.2 典型应用领域179
5.1.3 SAR应用实例及设计特点182
5.2 成像雷达基本工作原理及成像方式185
5.2.1 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与特点185
5.2.2 成像方式及雷达几何学188
5.3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的指标体系及总体参数选择192
5.3.1 SAR系统指标体系192
5.3.2 影响合成孔径雷达总体指标的其他参数199
5.4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系统组成及总体性能分析202
5.4.1 系统组成与综合202
5.4.2 合成孔径雷达作用距离方程207
5.4.3 SAR接收机动态范围设计208
5.4.4 影响SAR图像质量诸因素分析210
5.4.5 合成孔径雷达的主要分系统213
5.4.6 合成孔径雷达主要关键技术217
5.5.1 方位模糊218
5.5 合成孔径雷达的模糊及多视218
5.5.2 距离模糊220
5.5.3 脉冲重复频率选择222
5.5.4 多视处理224
5.6 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226
5.6.1 概述226
5.6.2 外定标226
5.6.3 内定标229
5.6.4 校准误差源231
5.7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232
5.7.1 处理概述232
5.7.2 SAR信号处理特点及处理准则234
5.7.3 SAR数字处理典型步骤236
5.7.4 运动补偿237
5.8 成像处理的实现240
6.1 概述243
9.1.5 关键技术243
第6章 雷达高度计243
6.2 面目标测高原理245
6.2.1 面目标回波的基本特性245
6.2.2 高度回波信号模型分析246
6.2.3 高度计雷达方程248
6.3 雷达高度计体制及组成250
6.3.1 窄脉冲体制250
6.3.2 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251
6.3.3 线性调频(LFM)连续波体制252
6.3.4 脉冲压缩体制253
6.4 测高误差分析254
6.4.1 平均高度测量254
6.4.2 起伏误差256
6.4.3 噪声误差257
6.4.4 平均测高误差258
6.4.5 波束指向精度对测高误差的影响258
6.5 典型雷达高度计259
6.5.1 S-193雷达高度计259
6.5.2 Topex雷达高度计261
6.5.3 ERS-1雷达高度计263
6.5.4 先进多模雷达高度计264
6.5.5 综合观测平台——Seasat-A265
6.5.6 小型化弹载脉冲雷达高度计266
6.6 高精度、高分辨星载雷达高度计设计举例268
6.6.1 系统性能要求及卫星轨道参数268
6.6.2 雷达高度计技术参数268
6.6.3 系统体制及主要参数选择269
6.6.4 高精度、高分辨雷达高度计组成269
6.7.1 海洋应用270
6.7 雷达高度计应用270
6.7.2 冰川学应用271
6.7.3 资源探测应用271
6.7.4 军事应用271
第7章 辐射计与散射计272
7.1 辐射计272
7.1.1 概述272
7.1.2 辐射计工作机理273
7.1.3 辐射计体制与组成275
7.1.4 多波段扫描辐射计281
7.1.5 辐射计应用与校准285
7.2 散射计286
7.2.1 概述286
7.2.2 散射计工作机理288
7.2.3 散射计体制与组成289
7.2.4 典型散射计292
第8章 交会对接测量雷达295
8.1 航天雷达发展与应用295
8.1.1 航天雷达应用概述295
8.1.2 雷达交会对接发展概述297
8.2 交会对接对测量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301
8.2.1 交会对接运行过程301
8.2.2 测量雷达功能要求及对接条件303
8.2.3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05
8.3.2 测量系统体制307
8.3 交会对接雷达测量系统基本体制与组成307
8.3.1 方案选择设计思想307
8.3.3 雷达测量系统组成及简要工作原理314
8.4 测量系统总体指标分析与估算320
8.4.1 作用距离估算321
8.4.2 测距精度估算326
8.4.3 测速精度估算327
8.4.4 测角精度估算329
8.4.5 角速度测量精度估算331
8.5 可靠性与电磁兼容331
8.5.1 二次雷达系统可靠性框图332
8.5.2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333
8.5.3 电磁兼容性335
8.5.4 热设计与抗振设计336
8.5.5 可靠性增长336
9.1.1 概述338
9.1 电子编号与识别系统338
第9章 雷达有效载荷技术拓展与应用338
9.1.2 系统体制及组成339
9.1.3 电子编号卡组成341
9.1.4 典型系统性能及特点342
9.1.6 应用领域344
9.2 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345
9.2.1 概述345
9.2.2 典型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347
9.2.3 雷达体制及组成348
9.3 脱靶量测量雷达352
9.3.1 概述352
9.3.2 性能要求及靶机条件353
9.3.3 脱靶量测量雷达体制354
9.3.4 FMCW遥测脱靶量测量系统实例357
参考文献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