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6953.jpg)
- 郭力生,耿秀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3120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急性病:放射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核辐射事故与事故应急1
第一节 历史上的核辐射事故1
一、国外核辐射事故简介1
目录1
二、国内核辐射事故简介13
第二节 核事故的特点及分级21
一、核事故的基本特点21
二、核事故的分级30
一、核事故应急状态分级34
第三节 核事故应急状态分级及应急计划区划分34
二、核事故应急计划区划分35
参考文献38
第二章 核辐射的生物效应39
第一节 辐射损伤原理39
一、电离辐射的原初作用39
二、DNA的辐射损伤与修复42
三、辐射对细胞的效应46
一、辐射效应的分类52
第二节 辐射效应的分类及影响因素52
二、影响辐射效应的一些因素54
第三节 辐射的确定性效应58
一、对生殖系统的影响59
二、对造血系统的影响60
三、对眼晶体的影响61
四、对皮肤的影响62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3
六、全身照射后的死亡63
八、出生前受照对胎儿的影响64
七、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64
第四节 辐射的远后效应和随机性效应65
一、远后效应的资料来源66
二、影响分析、评价辐射远后效应的因素67
三、辐射的随机性效应68
四、辐射的遗传效应73
第五节 小剂量电离辐射效应76
一、小剂量的剂量范围76
二、小剂量一次照射效应77
三、小剂量低剂量率效应81
四、小剂量电离辐射的适应性反应83
参考文献85
第三章 一些放射性核素的危害与防治86
第一节 反应堆事故中毒理学意义较大的核素86
第二节 放射性碘88
一、理化特性88
一、内污染的途径及在体内的代谢特点89
二、生物危害94
一、理化特点95
二、内污染的来源及在人体的代谢95
第三节 放射性铯95
三、生物危害98
第四节 放射性锶99
一、理化特性99
二、内污染的来源及在人体内的代谢100
三、生物危害106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人体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和措施108
一、医学处理原则108
二、医学处理措施110
参考文献118
一、干预的概念119
第四章 核事故时的防护对策与措施119
第一节 干预的概念与基本原则119
二、干预的基本原则120
第二节 应急防护措施121
一、隐蔽122
二、服用稳定性碘123
三、撤离123
五、控制进出口通路124
六、临时避迁124
四、个人防护124
七、永久性重新定居125
八、消除放射性污染126
九、对食品和水的干预126
十、对人员的医学处理127
十一、减轻核事故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128
第三节 应用稳定性碘的问题129
一、对不同人群组的考虑130
二、稳定性碘的副作用与服用限制134
三、影响稳定性碘预防效果的因素137
四、稳定性碘的储存、发放、剂型选择及持续服用次数142
第四节 干预水平、导出干预水平及应急照射的控制145
一、干预水平146
二、导出干预水平150
三、应急照射的控制151
参考文献154
第五章 核事故时对环境的监测与评价156
第一节 监测的目的及内容156
一、监测目的156
二、监测内容158
三、监测方案161
第二节 应急监测的组织实施特点168
一、兼容性是应急监测能及时启动的关键169
二、适用性是做好应急监测的基础169
三、有效性是完成应急监测的要求170
四、适度性是做好应急监测准备的重要原则170
第三节 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172
一、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选取172
二、采样方法和样品预处理175
三、分析测量方法和仪器180
四、监测的质量保证189
一、与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比较191
第四节 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91
二、公众内照射剂量估算模式198
三、对进出口食品的监测与评价206
参考文献208
第六章 核辐射事故时个人剂量监测和估算210
第一节 对人员的辐射监测210
一、外照射的监测210
二、体内污染的监测216
一、事故剂量估算的基本原则和程序220
第二节 外照射剂量的估算220
二、事故剂量的表达222
三、事故剂量的计算223
四、事故剂量结果的评价231
第三节 内照射剂量的估算234
一、事故内照射剂量评估的要求234
二、参考水平及剂量转换系数235
三、内照射剂量评价步骤250
一、应急工作人员252
第四节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作人员的剂量估算252
二、恢复作业工作人员256
参考文献262
第七章 核辐射损伤的医学处理264
第一节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264
一、急性放射病的发病学特点265
二、急性放射病的分类266
三、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267
四、急性放射病的诊断283
五、急性放射病的治疗294
第二节 辐射防护剂的应用315
一、概述316
二、可用于核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的几种辐射防护剂316
三、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的临床应用简述320
第三节 皮肤放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321
一、皮肤放射损伤的发病学因素322
二、皮肤放射损伤的诊断323
三、皮肤放射损伤的治疗326
一、放射性物质污染皮肤的处理331
第四节 皮肤、伤口放射性物质污染及放射复合伤的处理331
二、放射性物质污染伤口的处理333
三、放烧复合伤的处理原则335
参考文献338
第八章 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与分级救治339
第一节 我国的核应急医学救援体系339
一、国家核应急工作方针339
二、我国核应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及职责340
第二节 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345
二、医学应急计划346
一、医学应急的基本任务346
三、医学应急准备348
四、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353
第三节 核与放射事故的分级救治355
一、一级医疗救治的组织机构和任务355
二、二级医疗救治的组织机构和任务359
三、三级医疗救治的组织机构和任务361
四、放射事故的分级救治362
五、关于急救站363
参考文献364